牛年行大运!俗语“腊月三十登高台,正月初一要捡柴”,啥讲究?(腊月讲究)

牛年行大运!俗语“腊月三十登高台,正月初一要捡柴”,啥讲究?

大家新年好!腊月三十登高台,正月初一要捡柴啥讲究,我来给您聊一聊。

腊月三十登高台说的是这么几件事情。三十贴门神打旗,家家户户贴门神,一般都要借住凳子,梯子为一登高台。

年夜饭前,敬畏天地燃放鞭炮,要登高台把鞭炮高高挂起。

参正南要过年,三十的晚上登高台,举目观看福禄寿三星高照。

过去过年准备的各种各样的吃的东西,在除夕夜要高高挂起来,防止老鼠和猫的糟蹋。

正月初一要捡柴,柴与财谐音,捡柴就是捡财。老百姓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从钻木取火,古人学会保存火种,从野蛮走向文明,推动社会不段进步。

登高是为了看得更远,是回味过往是对是错的自省与升华;捡柴是希望的计划草稿,写满了憧憬,也总结出得失。一经点燃,给过去画上休止符,而今迈步从头越!

大年初二,牢记“吃3样做2事”,寓意牛年发财,有规矩才有年味

老祖宗流传下来很多有意义的小民俗,作为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更是有很多,从进入头年的腊月开始就有很多讲究,几乎都是在为春节做准备,比如这年初一要吃饺子,吃汤圆,吃糕,早起要给长辈拜磕头拜年,要放新年开门炮,认真地做了这些年俗,才有真正的年味。



那到了初二这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吃些什么呢,可能南北东西的风俗都不一样,今天就来简单梳理一下了初二这天有哪些讲究,大家来畅聊一下各地有何不一样的地方。

大年初二首先要“吃3样美食”

1.吃面——长长久久,顺顺利利,健康长寿

有俗语道“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元宵,新年初的每一天都有各自该吃的美食,这年初二这天就该吃面条了,中国人讲究“迎长送短”,这长的就是面条,正好对应“送客饺子迎客面”,初二这天开始走亲戚,迎来客人吃碗面,寓意顺顺当当,长长久久,健康又长寿。



2.吃馄饨——吃“元宝”,财运到

北方人的习俗,在正月初二这天要吃“馄饨”,这是因为馄饨形似“元宝”,做生意的朋友都会在中午吃一碗馄饨,俗称为“元宝汤”,寓意开年财运连连,顺风顺水。



3.吃发糕——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

据说是一位孤苦伶仃的乞丐发明了“发糕”,并通过卖发糕而发了财,但是发达后人家没有“飘”,而是经常接济那些穷困百姓,留下美谈被人们颂扬,自此这“发糕”也被流传下来,新年吃发糕有“发财高升”的寓意,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大年初二要记着“做2件事”

1.回娘家

大年初二这天出嫁的女儿都是要回娘家的,有的地方也会在年初四这天,但都是一个意思,为啥非在初二这天回门,据说还有一点小传说。



传说和朱元璋有关,老朱同志把自己的女儿安庆公主下嫁给了不太显赫的人家,公主嫌弃婆家寒酸,年初一那天就借口拜年回家了,老朱乃穷苦出生,自不会瞧不起女婿家,非常气愤女儿不懂孝道,新年不先给公婆拜年,反而先跑回家,于是勒令公主立刻回夫家,待明日再来拜父母,于是这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初二回门当然要准备些孝敬长辈的礼品了,而且一定要双数,显得吉利,不过我们这里都已经演变成年三十之前回门去送礼,年初二基本都是空手带着孩子回门的,下午时腰包鼓鼓的又欢天喜地地回家了,好不好笑。

2.拜财神

小时候的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就是有了这些老规矩才显得特别有年味,比如这请财神和拜财神,一般在新年这一天会有人来送(请)财神,所谓的送财神其实只不过就是在你家大门上贴个财神的剪纸或者年画,不是白贴的,得有钞票伺候的,寓意就是新年送财神进门,恭贺发财。



在初二的时候我们要来拜财神,其实也就是“送财神”,这时候要准备一些祭品,毕恭毕敬地拜上一拜,然后将财神画烧为灰烬,意思就是“送财神”,同时在中午的时候要吃“元宝汤(馄饨)”,这一整天还要注意言辞不要乱说话,为什么呢?可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吧”。

​——有话说——

怎么样,在大年初二你们那里是不是也会有很多民俗活动呢?去问一问家中的老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还有很多已经失传的民俗活动,我想什么是“年味”,这些小小的民俗规矩就是是支撑“年味”的一个因素,走出去看一看,问一问,搜集一下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当地有哪些活动?

我是阿胡的小食光,擅长一些美食小文章,喜欢我的分享的可以关注我,让你在美食的道路上越走越美丽,感谢你的阅读,谢谢大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