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地风俗,腊月可以扔掉不要的盘子和碗吗?(腊月讲究)

根据当地风俗,腊月可以扔掉不要的盘子和碗吗?

首先,腊月里可以扔掉不必要的盘子碗么?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不要随便乱扔,建议你做好这几件事。

腊月里不可以扔掉不要的盘子碗,不吉利。

“碗”寓意着“完”,旧碗扔了,寓意你扔了就“完蛋”了。如果你把“饭碗”扔了,也就意味着你把工作、生意扔掉了;旧的盘子碗也不能随随便便送人,碗“完”谐音,寓意完蛋,把饭碗送给别人了,等于把自己的饭碗丢了;如果是把旧盘子碗送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可以的,寓意完结、延续。所以,旧盘子碗不能扔。但可以用红布包起来埋到土里。

腊月里如果不小心把盘子碗打碎了,要嘴里念念有词“(碎碎)岁岁平安!”不然的话一整年就会不顺利。

盘子碗如果有破损的或是破边的就别用了,最好买新的。我们老家那边每当谁家白事的时候,总是要用一个破碗盛满碗的饭,然后在上边插上不灭香,放在灵前。是为了怀念逝者。

但喜丧(80岁以上的老人)的盘子碗可以拿去给自己的家人用。给小孩子用,可以避邪免灾,增寿;大人用,招财过宝添寿。

以上就是腊月里的盘子碗为什么不能扔和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腊月里都小心点,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开开心心过大年!

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当天习俗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小年,又称为“祭灶”,在时间上南北方有差异,有人说是腊月二十三,有人说是腊月二十四,小年过后,一直到除夕,是人们置办年货的高峰期,正式进入“年”的范畴,在小年当天有很多习俗,有些能做,有些不能做,下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先说说小年的时间问题,为何有人说腊月二十三?有人说腊月二十四?笔者询问了不同区域的朋友,同时又查询了相关资料,得出了3个答案。

其一,南方和北方的习俗不同,最普遍的一种说法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有山东的朋友说,他们当地过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同样,有广东的朋友说,他们当地过小年的时间是腊月二十三,所以,从大区域划分,南北方有差异,而具体到实际某些地方,可能也会有不同。

其二,民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意思是说当官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平民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跑船的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即使是现在,也有部分区域遵循“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如果平民家庭在腊月二十三晚上放鞭炮过小年,有显摆的意思,会受到邻居们的嘲笑。

其三,在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过小年的时间会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来决定,如果腊月二十三那天,家里的成员都在家,那么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如果家庭成员到不齐,那就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从上面3个结论可以看出,不同的区域,在过小年的时间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不过,这无所谓,毕竟区域不同,大家也不必过于纠结,按照自己当地的时间决定即可,不论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小年的仪式少不了,我国的民俗文化比较浓重,在小年这天,有些事情需要做,但是也有些事情不能做。

小年当天需要做什么?

小年的习俗较多,不同区域的习俗有一定的差别,比较统一的主要有3个,第一是祭灶,第二是吃祭灶糖,第三是扫尘土。

祭灶:小年最重要的一项习俗就是祭灶,全国统一的习俗,祭灶就是祭灶王爷,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然后要"请"回来一副新的灶王像,吃饭之前,要先给灶王爷盛一些,让灶王爷先吃。

吃祭灶糖:在小年这天,会有吃祭灶糖的习俗,也称为“麻糖”,上面很多芝麻,吃起来会粘牙,寓意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同时脆甜香酥的祭灶糖,也有日子美好的寓意。

扫尘土:小年当天,会有打扫屋子的习俗,扫去一年的尘土,迎接新的一年,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每间屋子都要打扫,该洗的洗,该擦的擦,家庭成员都忙起来,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小年当天不能做什么?

小年当天除了要做的事情外,还有一些事情不建议做,寓意不好,不过,有些是区域性的说法,有些已经不适合现在。

女方不能回娘家:一些地区会有小年期间不能回娘家的习俗,对于出嫁女来说,过小年只能在婆家过,不能回娘家,如果回娘家过年,可能会对娘家的人不好。

不能借东西:小年开始就进入了“年”,如果去别人家借东西,会吃闭门羹,原因是主家会认为小年当天借东西,会把一年的财运借走,所以,不要去别人家借东西,以免发生不愉快。

不能杀生:过年期间离不开肉类,猪、羊、鸡、鱼等,但是,在小年这天是不能宰杀这些动物的,如果在小年当天杀生,一年的运势可能会受影响,毕竟动物也生命。

以上3种小年当天要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还在流传,有些已经被抛弃,如果说要做的3件事,家家户户都能遵守,那么对于不能做的3件事来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遵守了,大家想想自己当地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呢?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没有以前浓,因为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都过年,祭灶糖想吃就买,屋子脏了就打扫,过不过年无所谓了!这句话虽然不好听,但仔细考虑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个人的观点,希望民俗传统不能丢,年味还是浓一些好,你怎么看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