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笔名怎么取?

笔名一般都是搞文学的一些人的假名,是他们发表作品时用的名字。本名包含着家族的标志与父母的意愿,我们的名字是被选择的,而笔名就是自我意识的表达,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结果,他表达了我们的处事态度与价值观念。笔名在中国的出现时期并不早,在明代时就已经出现,如《金瓶梅词话》的作者便是以笔名的形式署名的。笔名出现最多的时候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文人,他们大多都是用笔名来创作并发表作品的。

取笔名的方法

怎样取一个好听的笔名

以姓名的形式出现

用姓名的形式取笔名有很多方式,可以用原姓加上新的名组成笔名,这样的笔名在不舍弃原姓的同时自己给自己赋予一个新的名字,新的名字在选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寓意、字义或诗词等一类的方法,为自己的名字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看法了,如丁明哲的笔名白丁,以姓为名,又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含义。马千木的笔名马识途,取自“老马识途”,又保留了原姓。也可以将谐音的字作为笔名,如胡振邦的笔名呼延青,聊星光的笔名羽山,“廖”去掉“广”和“人”便是“羽”和“彡”,彡又与山谐音,故为羽山,这个笔名也可以说使用拆字的方法取的笔名,如万家宝的笔名曹禺,“万”的繁体字就是“萬”,拆为草字头和“禺”,草字头就取草的谐音曹,便叫曹禺。也可以选择原名中的部分字作为笔名,如洪吴天的笔名吴天,沈季平的笔名平子。

脱离原名,突显个人魅力

如果脱离原名,不再考虑原姓名,就有三种情况,完全抛开原姓名、另起姓名和不按姓名的格式取笔名。随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姓名为自己的姓名,没有深意、没有讲究。如女作家蒋伟,她的笔名丁玲便是如此。也有很多人会选择用母姓为笔名的姓氏,这在我国就很常见,如周树人的笔名鲁迅,“鲁”姓便是取自母姓。还有就是随意的取名,这类名字往往并没有姓名的格式,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或其他的意义,可以取自诗词歌赋,也可以是信手拈来的字词,没有词性、字数的限制。

集体性的取名

这一类的笔名可以是一个人的也可以是一个集体的,往往是含有数字、量词或谐音的笔名,如“四名”,也就是,张永年、谷万川、李树藩与杨殿的笔名,而“山仁”就是“三人”的谐音字,是,霍泛、马印秋与王玉堂三个人的笔名。也可以将集体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可以为未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做准备,也可以是对自己的生活的一个概括。

好听的笔名大全

柳乔、静豪、湃斯、师寅、树帆、广枚、普盛、荣嵘、亦骅、峻羽、权葆、钦睿、遵蓉、丛敬、乔斯、启泽、新旭、恩汐、润影、先英、同元、荣朵、景豫、真石、冠淳

笔名作为发表个人作品时的个人的代名词,笔名是作者面对大众的、最切近作者自身的词汇,读者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联想到作者自己的故事。将自己的笔名与自己的作品风格;联系到一起能够让读者更为清晰的了解作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