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的故事|“一指禅”作家黄冗
视频加载中...
(建议全屏浏览效果更佳)
记者手记:以我的感动来讲述“一指禅”作家的故事
“一指禅”作家黄冗。吴海燕 摄
残疾人的世界是怎样的?在认识黄冗之前,这是一个让我感到陌生的领域。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采访的一天天深入,我渐渐走进这个群体,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从陌生变为亲切和敬重。他们如同“折翼天使”般,在爱的天空翱翔,令人深思、令人敬佩、令人震撼。
初识 “十大杰出青年”
第一次见到黄冗,是因为黄冗当选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十大杰出青年”,我去拍照。早就听说黄冗是位残疾人,我对将要拍摄的场景预想了很多情况,担心现场拍摄会比较麻烦,甚至无所适从。但一见到黄冗,我感觉特别意外,他就像一名普通的大男孩,自信而阳光。
“大记者,一定要把我拍帅点哦!”没想到,黄冗非常幽默。
黄冗的人生历程确实坎坷。他出生时,因为窒息而造成脑瘫。
黄冗正在用电脑进行写作。吴海燕 摄
“我可能是一个多余的人,所以起名叫‘冗’!”有一次,黄冗跟我开起了玩笑。
实际上,黄冗父母当时选名字时,听说“冗”有一种长命百岁的含义,所以选择了这个字。
黄冗1岁才会哭,但不能站立,脖子软绵绵地耷拉着,口水像省略号一样没完没了地流着;8岁时,他终于能独立走路了,但是跌跤又成了家常便饭。
“上学难、生活难、恋爱难……”黄冗曾经对自己很绝望。在举步维艰的日子里,他把保尔·柯察金当成自己的偶像。在“保尔精神”的激励下他探寻着写作之路,顽强地与病魔抗争。
黄冗正在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书籍。吴海燕 摄
1991年,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给了黄冗工作的机会。在西峰新峰公司下属的福利公司,黄冗利用自己的文学特长负责福利公司的宣传工作。刚开始,黄冗不会用电脑,完全是靠手写。双手残疾的他握笔十分吃力,写几个字手心就冒汗,笔在手里直打滑,几乎要使出浑身力气才能写出几个如同甲骨文一般的字。不仅字令人眼花缭乱,有时因为用力不均还会将稿纸戳个洞,稿子废了,本子也废了。
由于语言交流的困难,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并不被大家所了解,只能在残疾人之间小范围地沟通。黄冗自己是一名残疾人,最能体会他们的感情,他暗暗下决心要写一部反映残疾人生活的长篇小说。
黄冗正在和妈妈一起上网。吴海燕 摄
然而写长篇小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黄冗每天除了吃饭、上卫生间之外所有时间都在写作,就这样每天顶多才写800个字。一晃几年过去了,小说终于完成了,可是他看着那密密麻麻、歪歪斜斜的字迹傻眼了,有些字连他自己都看着费劲,别人就更无法辨认了。无奈之下黄冗又将修改过的30多万字的小说一笔一划地抄写一遍。由于长时间坐着血液循环不畅,屁股上长起了褥疮,不能坐着写,他干脆双膝跪在地上趴在床上写。
6年后,黄冗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残爱》。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黄冗独自乘坐电梯。吴海燕 摄
后来有了电脑,他开始琢磨着自己打字。因为左手完全用不上力,他就尝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来敲键盘。寒来暑往,他的“一指禅”逐渐娴熟,并慢慢变成了铅字。几年里,他先后在《中国西部文学》《新疆经济报》《乌石化报》、广播电台等陆续发表小说、散文、诗歌、通讯180余篇,出版了诗歌集《路,远方》,其中诗歌《自白》在“蓓蕾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中获奖,被收入优秀作品选。
震撼 人生与残疾无关
和黄冗成为微信好友之后,聊天互动不太多。
有一天,他突然给我发了段歌曲视频。
黄冗使用即时聊天软件和朋友聊天。吴海燕 摄
“这是我写的歌词!”黄冗随后发来了一句话。
这就是黄冗,他的人生与残疾无关。
因为喜欢音乐,他开始尝试着写歌词。他所作的《我的情在石化》《人生路》等歌词,先后被著名音乐人唐新成、马耀成谱曲,其中《我告诉你》还登上了新疆电视台。歌曲《我要飞翔》在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中获得“优秀歌词奖”。北京奥组委邀请他参加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的纪念活动。他是唯一一名残疾人获奖者,也是新疆唯一的获奖者。
黄冗走在单位的荣誉栏前,上面也摆放了他的荣誉证书和素描作品。吴海燕 摄
身体残疾,精神却富足。在黄冗身上,你看不到丝毫消极的病痛,唯有向上的阳光和美好的生活。
除了音乐,黄冗还学绘画。
第一次听说他会画画时,我有些出乎意料。因为他的双手只有两根手指能动。
不过,在黄冗看来,这并不能阻挡他绘画的热情。他摸索独创出专属的绘画方法:向一个方向运笔,然后同时转动纸张。每画一张画,就要在桌子上转数百个甚至数千个圆圈。
黄冗正在素描。吴海燕 摄
勤学苦练后,黄冗的一幅幅绘画登上公司的黑板报,他觉得自己成了“有用之人”,在一笔一画间重新品味着生命的价值。
看着黄冗画的一幅幅素描,我不由得生出几分佩服和敬仰。
黄冗翻看自己的素描作品。吴海燕 摄
感动 从未停步
一年冬天,黄冗得知一个同事生病住院了非常着急。
单位工会正好派车去慰问,顺便把黄冗也捎到了医院。
每个人都有朋友,黄冗也不例外。
我很好奇黄冗为何如此担心,也来到了医院。
黄冗和家人一起吃饭。吴海燕 摄
原来,黄冗的这位同事也是在福利公司上班,她可以说是黄冗的笔友,两人同为文学爱好者,经常切磋、交流。
那天临走时,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夕阳下,黄冗依依不舍与同事握手告别。
黄冗供职的福利公司里,一共有肢体、言语、精神、听力、智力等六个类别77名残疾员工。
黄冗参与单位组织的义务劳动。吴海燕 摄
无论从经济上、文化上,还是能力上来讲,残疾人可能处于“弱势”,但“弱势”并不等于“弱志”。在黄冗身边,几乎每一位残疾人都不因“苦活”而放弃,不为“困难”而灰心,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用勤奋耕耘着明天的希望。
黄冗被单位评为“自强模范”。吴海燕 摄
黄冗的诗《路,远方》中有一句:用心就能寻到爱的真谛,我会将种子撒在前方的小径。
“冬奥圣火点燃了冬季,点亮了华人的胸膛,骄傲与自豪心中流淌,滚烫的泪溢出眼眶,是激情与泪水的碰撞!”2022年12月,黄冗将自己精心为冬奥会创作的歌词寄往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参加冬奥会歌曲征集评选。
爱是阳光下的尊严人生。爱为不幸的折翼“天使”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黄冗相关视频——
文章作者:吴海燕
视频制作:杲均丰
黄冗视频拍摄:张瑜
出品:新华网新疆频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