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子牙和周公旦分别分封齐国和鲁国,两者的治国方略有什么异同?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以经济为立国基础,到齐桓公使用管仲时,集大成。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以礼乐制度为立国基础,作为周王室在东夷地区监督文化的桥头堡。
2、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应该很强大却为什么一直被齐国欺负?
西周两大开国勋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这段对话决定了齐国、鲁国的治国方略与国运。《淮南子·齐俗训》记载: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周公旦说他要用礼治治鲁国,姜太公就说鲁国必定日渐衰弱;姜太公说他要用法治治齐国,周公旦就说齐国必定会改朝换代。
齐鲁两国皆在山东境内,一度互约为兄弟之国,两国立国之初都只有百里之地,但两国同心协力,吞并了不少东夷部落的土地,最终都变成了强国。齐国变强后继续扩张,不仅从东夷手中夺地,还从王室分封的诸侯手中夺地;鲁国则恪守礼制,不旦不侵占诸侯国的土地,还分封公室子弟,将鲁国一分为三。时间久了,齐国越来越强,最终由侯国变成公国,又由公国变成王国;鲁国则在王室保护下成长,王室衰弱后不得不依附于齐国。
周武王取得天下后,分封姜太公于齐国,分封周公旦于鲁国,姜太公赴齐国治国,周公旦则留朝中辅政,鲁国由周公旦长子治理。齐国有一个学问大儒名为华士,华士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姜太公三次召华士入国辅政,华士都傲慢的拒绝了,姜太公大怒,命士兵前去将华士斩首示众。周公旦听闻后说华士是名人,岂可诛杀?姜太公说:华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我无法使用他,他就是弃民、逆民、不杀他以威慑民众,我统治谁去?
齐国重用贤能之人,国力发展十分迅速,周边的法外之地皆被占领,第五代齐君齐哀公开始攻占姬姓诸侯的领地。齐国的强大威胁到了王室,最终周夷王将齐哀公召到京城,以不尊王道为由将其烹杀。齐国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还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代天子行征伐大权,不可谓不威风,即便田氏代齐后,齐国也是一个赫赫大国,实力十分强劲。
鲁桓公有四个儿子,除了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外,其他三个儿子都获得分封,形成了三桓势力,史载“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到孔子时代三桓欺凌国君,鲁国式微,孔子发起过隳三都之战,不过最终失败了。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公元前256年,弱小的鲁国被楚国攻灭。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
4、周公旦是封在鲁国么?
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语)。
姬伯禽 前1043年-前998年 在位46年
5、周公旦是被封在鲁国还是周国啊??
周朝分封给卿大夫或王室子弟的采邑,与周姓却有直接关系:
一是西周周公旦的采邑。周公旦因辅佐武王伐纣灭殷有功,封于鲁(今山东省西南部),但他本人没有就封,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于鲁。他本人留在镐京,辅佐武王与成王,他的采邑在周,故称周公。召公爽,封于燕(今河北省北部),他本人未就封,留在镐京辅佐武王与成王,召公的采邑在召。因为周公旦的采邑在周,他的次子的采邑也在周,故他的次子的子孙,后来姓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672064.html
6、周公是现在哪里人
古代周公,说的是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
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约公元前1100年),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7、周公封地
周公的封地是周为武王所封,至于鲁的封地,是在他平叛三监之乱时灭了奄国,周成王封的。但是周成王年幼需要周公辅助,于是周公将自己的儿子伯禽封在鲁都城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