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认为,十八也暗示了十八层地狱,很多人从而不会选择十八楼,对此十八楼的房子有讲究吗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十八楼的房子有讲究吗
十八楼的高层房子有讲究吗
4、13、14层:数字本无罪……
很多人买房不喜欢4、13、14这几个数字,所以现在很多开发商就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用D、E、F等一些字母替换,或者直接越过这两个数字,3层上面就是5层,12层上面就是15层。
主要原因大家应该也都清楚,中国人忌讳4,是因为“4”与“死”同音,加上“1”后,“14”就是“幺四”,约等于“要死”!这不行,太不吉利,得换!电梯里千万不能出现这样的数字,楼层甚至门牌号上也不能出现这些数字。
而西方人忌讳13,那是因为达·芬奇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基督耶稣和弟子们一起吃饭,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犹大。
其实,数字本无罪,这些后来的意义也是别人强加于它们的,不过如果家里有特别信这个的,为了家庭和睦,还是尽量不要选择这些楼层了。
买房子14楼和18楼有什么讲究吗
这个只是谐音心里关系,其实真实说起来的话,关于”4”不管是楼层还是房号,它也不一定是最忌讳的,这个主要判断根据是房主的生辰八字来测算(风水www.azg168.cn)
买房高层18楼好不好?
说起来,住几楼还真不仅仅是电梯按钮上的那么个小问题。要把它列成一道方程式来算的话,空气、噪声、景观、消防、电磁辐射、日照,甚至还有风水禁忌,这些参数,一个都不能少。
30层住宅几层好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遮挡及采光情况;
(2) 生活的便利程度;
(3) 环境要求;
(4) 家庭人口年龄构成及健康状况;
(5) 住宅楼的总层数。
选怎样的楼层最理想,实际上,每层都有自己的小气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楼层。
从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要说心理上舒适,这是最好的。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气循环减缓,空气换气受阻,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中间楼层也如上所说,并非像开发商宣传的理想。
因此,业内人士提出两点可供人们选择高层住宅时参考:如果是年龄相对较大的居住者,可选择4—6层的楼层,自然景色优美,树和水都是极好的过滤器,不让尘土通过。如果是年轻人则提倡选高不选低,选择15层以上的楼层,空气相对清新、景色也很优美。
一般来说,层次越高,遮挡越少,采光越好,且能避开低层次楼内外嘈杂环境及临街的交通噪声和粉尘污染,特别适合于在家生活时间较短的中青年人居住;层次低,上下楼比较方便,适宜于老年人居住,可增加其户外活动的机会。
哪些层次属于好层次,同样也与住宅楼的总层数有关,同样四五层在多层住宅中属于高层次,而在高层住宅中又属于低层次。一般来说,在不考虑个人因素的情况下,住宅楼在总层数的1/3以上、2/3以下为较好层次,如六层住宅楼以三四层,十八层塔楼以六层至十二层为最佳。此另外对层次的选择,还与购房者对数字的偏好有关,如喜欢8、9,讨厌13、14,等等。
住宅楼的首层由于受遮挡可能性最大,且有污水外溢、地面潮湿的可能,人来人往安全性差,在购房者选择层次时往往不被看好;住宅楼顶层建筑质量问题发生频率高,如渗漏,并且存在隔热不好,供水不足,上下楼最为不便等缺陷,许多人买房最忌买底层和顶层。
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
(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
(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
8层以下优势关键词:方便舒适、老人、儿童、景观、高利用率
1.居住舒适: 8层以下的建筑接近地面,可以看到地面人物和景物,给人以亲切安宁、有天有地的感觉,它的舒适度、方便度和空间尺度优于高层。在通风、采光、日照等方面都可以基本满足生活需求。
2.方便家中老人儿童进出:如果家中有老人或者孩子,最好选择8层以下居住,因为老人一般行动不便,居住在高层假如遇上停电,那么进出会更加不便,家中用水也会因停电而断水,在低段楼层则不会受到影响。
3.价格低空间利用率高:开发商一般会在这段楼层把空间设计得灵活,比如1楼有地下室,花园,车库等空间,其他层有露台、阳光房、天井等布局,这些空间往往半卖半送,购房者可以花小钱得到更多的房屋面积。现在不少高层住宅将户型设计为“短进深、大面宽”,大大拓宽了住户的观景视野,也使室内通风采光效果更佳。
高层住宅买房选楼层可以根据“住宅楼在总层数的1/3以上、2/3以下为较好层次”规则进行选择。18高层住宅6-7层最好推荐阅读:高层住宅风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