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如何破坏中国的风水龙脉
当时除了压住朝鲜,更重要得是要钉住中国,后来在东北(满人“龙兴之地”)也有大量的木桩被钉在大小兴安岭以及鹿鼎山(六顶山)等处。
伪“大新京都市规划”,就是将日本人统治区以及所谓“官厅区”放在长春的上风上水处——杏花村,并且通过南湖和南岭,将日本区城市向南方平原展开,构成开敞的构图;然后用绞索形的“大同公园”、南满铁路和伊通河这三条带状区域套在城东、城北中国人居住区的外围,意思是将中国人象套牛套马一样地套住,永为日本人的牛马奴隶。此外,东北城市建设中,旅顺白玉山的慰灵塔、鞍山市区的神社山、以及沈阳满铁附属地、抚顺、大连等城市,都是日本人在地势高的地区建设日本风格的纪念式建筑,凌驾于中国大地的上空。
在中国东北,原渤海古国上京龙泉府龙脉,即大清龙兴之地,日本侵华期间亦在此风水龙脉之地作了些手脚。一位网友如是说“笔者近日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西南方向瀑布峡谷下游发现一个风水宝地。
在牡丹江畔,火山台地形成的平岗之下,一座浑圆的山丘南面临江,北面有半圆形的石崖拱卫,山丘边云蒸霞蔚,气贯长虹,石崖前有一个天然的石佛,前面看似胸怀沟壑的佛祖,左边看像一个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右边看像一个头戴方巾的圣人学者,向前略倾,呼之欲出。从山头东望,牡丹江蜿蜒向下,似巨大的龙身镶嵌在坚硬的石壁中,绵延三十里,从渤海国背侧径直向东而去,像一条昂首的巨龙,驮着渤海国。
而这山丘,就像一个龙嘴里的明珠,灵气十足,聚集了来自张广才岭和镜泊湖的气脉。而这一丘一佛一沟壑的景观又象一个巨大的砚台,与渤海国东侧的平顶山(风水师多评该山为渤海国的笔架)成为绝配。
而这里山拥水抱,深藏不露,氤氲飘荡,水盘桓于此而聚气,又蕴势泻下,几经曲折,到渤海国宫城北侧一公里的石砬子处的江湾(现渤海风情园黑水古寨)处,气又一次汇聚,形成山环水抱的绝佳风水,成为渤海国王宫后巨大的气脉。由此可见,此地就是渤海国的龙脉,支撑了渤海时期的勃勃生机和强盛的统治。
1937年,日本人在上京龙泉府龙脉的江对岸西南方向修建了一个水电站--现镜泊湖发电厂,出水口正对这里,对龙脉的风水有了严重的冲克。”。
2.中国早期传到日本的风水著作有哪些
风水传入日本是在7世纪左右,随着遣隋使、遣唐使传人,也有的认为是从朝鲜传人的, 具体情况已经无从考证。
日本平安时代前半期宇多天皇宽平年间(889 ~898年),藤原佐世编成的《日本见在书 目录》著录来自中国的道教经典时,奄“五行家类”中,列有如下几部风水著作:《青乌子》、《哀女经》、《黄帝龙首经》。另有几部著作可能是与风水有关的,即《黄帝注金匮经》、《龙虎 上经》、《印书禹步》等。
说明中国早期风水著作是与道教经典一起传人日本的。当时风水 思想的体系也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之上,所以早期的风水著作被列入道教著作不足 为怪。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