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一个山庄名字时,寓意兴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对山庄产生好感,还能够传达出山庄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 如何选择一个寓意兴旺的山庄名字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具有寓意兴旺的山庄名字,并且分析它们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寓意兴旺的山庄名字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春日煦暖的阳光柔柔地照着,风有点凉。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一切仿佛约定好了,公仪驻足在商水叶氏庄园的大门之前。
叶氏庄园位于因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城邓城,背靠沙河。
好一座威武的门楼!
伫立在门楼前,顿时有一种自己变得渺小的感觉,从上往下看那门楼高级二十米,最上边是飞檐挑脊,饰以花雕墙砖,木檩,下边是一个用以瞭望的长方形的窗口,再下边就是一长方形的黑底金字的“叶氏庄园”匾额,再往下就是朱红的大门了,宽约3米,在高大门楼建筑的映衬下,那门倒是显得狭窄了,让公仪没想到的是,门槛足足有半米高,且是木板的,高抬腿方能迈过去。
原来,俗话说“你家门槛高啊,”这句话应是指高门大户的人家,自己配不上或高攀不上的意思。
有些事,不亲身经历是不知道的。
大门往里缩进去有两米,两边外展的是墙,公仪看两边墙壁上相对应各有一个约成人两个拳头大小的圆孔,嵌在石头上,石头砌在墙里边,距地有半米高,但公仪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在正门的左右两边,各有稍矮一些的门楼,大门没开,只是在每面高墙之上,各有三个长方形的瞭望孔,距最上边的屋顶仅有半米,很窄,仅容一人探身,听当地人讲,这是为了保护宅子的安全,做瞭望用的。
墙、屋顶一色的青砖灰瓦,古朴而厚重。
正对大门的广场上,坐落着一方青色白筋横卧巨石,正面上书红色“邓城诚信广场”,背面上书金色“诚信之根,水韵庄园”几个大字。
因为公仪的目光先被门楼吸引住了,看完了门楼,才顾得上看这方巨石。
在门楼的左边,有一方标识: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叶氏庄园”河南省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黑底白字,有一种敦实的感觉。
进了大门,迎面就看到了,“中原民间故宫——叶氏庄园”简介,才知道这庄园是豫东巨富叶方科及其后人所建。叶氏家族主要依靠水运发家,通过勤俭持家和诚信经营而成为当地巨富。
整个庄园时始建于清康熙时期,随后在叶家商业不断兴旺的基础上又分多期工程逐步建造,至咸丰时方大略完备,共耗银百余万两,历时一百多年,占地20000多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
踏进一进院之护院楼,为更夫护院之房,外为门楼。
护院?公仪明白门楼对外开小窗的缘由了。
叶氏庄园,田园地势平坦空阔,无险可据,大富之后,目标实在太大,唯有高楼,深墙,才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听说,民国时,邓城受土匪袭扰,叶家抗击,一死一伤。
由是可思,钱财远没命重要。古人云:不可漏帛,信已有哉。
一号院为“三进堂楼院。”主楼高约11米,宽约7米,通共有6根立柱。原棂门正中悬挂有匾额,上题“慎徐新”三个榜书大字,就是“小心谨慎、不图冒进、开拓创新”之意。这样的治家思想和创业理念即使就在 也并不过时,公仪认为。
这儿由叶氏第十二代传人叶海荣掌管,他曾任商水西半部在域首事,就成了他的办公场所,或调解民事,或召集社首、地保开会。
有一点公仪不太明白,公即是公,私即是私,为什么把办公场所设在自己家里呢?
主楼的主要功能是供婚礼时新人落轿和丧事祭吊之用, 大型宴会,同族会议,以及年节叩拜,书画展览都在这里举行。
二楼主要用于供奉叶氏祖先牌位。有一溜窄窄的木楼梯直通上去,看来,越是大家,越注重对子孙的宗族观念的教育,让子孙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肩负一份家族的责任,争创家族的荣光,对后世子孙的影响实在不小。
曾国潘于戎马倥偬之时,一日也不曾忘记这一点,才有了曾家的长盛不衰。
伫立在大厅内,看墙上悬挂叶氏发家史,知道叶家创业亦是艰难:叶氏先祖叶绍颐明末清初因“官派特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邓城自古为军事要冲,其名称就因三国邓晨、邓艾在此屯田而得名。
当时沙河航运发达,邓城与沙河毗邻,行旅商贾多在此留宿中转。叶绍颐夫妇在邓城集开一小茶馆维持生计。
一日,一山西客商在此歇息饮茶,因疏忽将所带的钱袋忘在了茶馆。叶绍颐发现后打开一看,里面装有金银、账本,他忙把包裹收好,以待客商来取。
客商回头寻找时,他们原物奉还,客商深为叶绍颐忠厚诚实感动,拿出部分钱财表示酬谢,但叶氏夫妇分文不取,就与叶氏结为异姓兄弟。
商客就以合伙做生意的名义,提供资金,从山西运来货物交其销售,后又屡赠巨款为叶氏置田,并资助其他经营,还毫无保留地授予经营之道。
由于叶氏夫妇为人忠厚诚信,生意很有起色,时间不长,就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巨富。
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他们就想建一座百年老宅,在京城从宫内内得到故宫布局图纸,回来后按照故宫样式设计,但稍作改动,在子午线上设置了五个门,以示与皇家有区别。
读着叶氏的感人事迹,望着宅内的八仙桌、太师椅、茶几、炭炉,看着“宗族和平”的匾额,叶氏家谱,叶氏名人传,感慨良多,叶氏一脉有如此之大成就,实是这代代叶家人自强不息,奋斗努力的结果。
二厅院由三座楼房组成,门字形布局,外观上小巧玲珑,但结构严谨。房屋起架低于大厅院约1米,更低于后院堂楼。单间走廊,檐上垂花,五级台阶,梁檐全封闭,左右两窗全菱形绕枝图案,二楼每间都开一个小窗。与豪华气派的前院相比,更显得朴实无华。
叶海荣的侄儿叶柄旭和袁世凯的侄女袁河清结婚时的新房就是在这堂楼的上方,东西厢房是他们子女的居所,主要奉承男东女西的 民俗风情。
只 厢房门前所挂对联公仪觉得不太对仗:“礼仪读书为汉唐,承先孝友垂古今。”
厅内悬挂中堂为字、山水画,除山水画显丘壑之外,其余品位一般。
倒是厅内展示的织布机显示了这个家族勤劳的痕迹。秉承了叶氏庄园:凡公仪后裔,矢勤矢俭祖训。
堂楼院是三进堂楼院面积最大而且最高的建筑。华贵气派,高大威武,装饰精美,雕刻的刀功比较突出。
堂楼院的建筑全部为单间走廊,呈太师椅状,每所房屋都是深深的跟脚,宽宽的墙,小小的间道,粗粗的梁,在建筑上力求坚固,达到百年不修缮,千年不倒塌。
堂楼院最后的主人叶海荣就在楼下的上房居住。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叶海荣的岳父陈星聚,他是临颍县陈村人,曾任台湾知府,是著名的抗法名将。
其他子孙住在两侧厢房,三楼只放杂物不住人。但二楼是相通的,也被称为转厢楼。
厅内正房悬挂的是一幅牡丹图,且配两联:“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这里,公仪见到了播种用的木篓、蒸馍用的方形的木蒸笼、木斗、木塔桶等,还有一些公仪叫不上名字,但应是古人常所用家什。
也真难为这些管理者,这些旧物件是从全国各地搜集过来,汇聚于此,以叶宅为依托,建成这座“商水县叶氏庄园民俗博物馆。”
伫立在院中和暖暖春日阳光下,望飞檐斗拱,镇脊珍兽,华美的砖雕。300多年了,门头上的砖雕、木雕仍然完好,公仪的心一阵阵震动,为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为古代建筑的精细做工,还为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愁。
走出叶氏庄园大门,看庄园路东为原大仓,但门楼上有五角星一颗,这灰色砖瓦的建筑在公仪心中定格,空格在这个春天里。
高低有别,华淡相见,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建筑考究的青砖斑驳的叶氏庄园啊,让人浮想联翩。
领头人的重要性、家族的担当意识、家族的发展,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春天里袭上心头,让公仪难以安心。
车驶上沙河大堤,迎面就看见邓艾的官帽披风的汉白玉雕像,凭河而立,不甚高,亦不甚宏伟,雕塑下有介绍:邓艾,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241年,邓艾向司马懿建议,实行屯田,储备军粮,邓艾曾率军在此筑城屯田,邓城由此而得名。
公仪明白了这一段历史的由来。
远观沙河河水如碧玉,实在是让人心生欢喜。
沿河堤东行,瞥见沙河中以七八只船为基搭建的浮桥,原来,浮桥可以这样建,真是行万里路方知自己的见识少。
车前行五里,抵许村,看见一挑角飞檐的红色琉璃瓦凉亭,公仪知道,到了刘秀饮马台了,看介绍: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据民间传说,王莽撵刘秀时,刘秀曾在此饮马,故称刘秀饮马台。刘秀的身躯不甚高大,那身后白马身形也略显小,咋看咋不般配,只是,造了这么一个点,让游人有情可寄,也聊以慰藉了。
可喜的是,刘秀身后那碧绿的沙河水,对岸那绿油油的大片麦地,麦地中那盛开的油菜花和脚下的黄田沙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如此良辰美景,不留个影实在说不过去,遂脚踏黄土,背依沙河水,在这蓝天长河之中,留下一张心仪的相片。
返程之时,听说,附近还有汉代时的白果树一棵,但因坡陡、车难以下行,不得不放弃,也算是美中不足吧!
饶是如此,已经够了,美景,实在难得。
03292016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健康都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要关注宠物的健康。只有健康才能带来幸福。在兴旺山庄,我们注重健康,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服务,让你和你的家人以及宠物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记得,健康是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起珍惜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