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阆中古镇风景
贡院\\张飞庙\\华光楼\\民俗会馆\\杜家客栈\\李家大院\\张家小院\\胡家小院,可乘坐嘉陵江仿古游船畅游嘉陵江。
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距省会成都300公里。现辖71个乡镇(48个乡、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耕地64万余亩,人口86万,其中城市人口近20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蒙、满、苗、彝、壮、侗、水、黎、布衣、高山、纳西等民族。
主要为汉族,人口占99%以上;其次为回族,设有博树回族乡。 阆中境内有两大山系:嘉陵江以东属巴山山脉,以西属剑门山脉,两大山脉分支余脉,在阆中市分别呈西北至中南,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东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处在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最高点为龙泉镇的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点为最南端的朱镇乡猫儿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
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7C,月较差和年较差不大,常年无霜期29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33.8毫米。 阆中境内有“一江四河”:嘉陵江纵贯南北,东河、构溪河与西河、白溪河分别从东西两侧注入嘉陵江,与遍布全县的169条溪流结成树枝状水网,水资源丰富。
嘉陵江上十三座航电枢纽工程,其中两座就在阆中境内,即河溪金银台和市郊沙溪场航电工程,这两大工程全部竣工后,不仅大大增加发电量,而且千吨轮船可以从上海、重庆经阆中直达广元。金银台大坝至阆中城长达25公里的宽阔水面,还是旅游开发的黄金水域。
阆中自然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豌豆、薯类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油桐、蚕桑、药材为大主;猪、牛、羊、鸡、鸭、鹅、鱼饲养普遍;药材、广柑、红桔、雪梨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遍布农村的蔬菜、瓜果、药材、蚕桑、林木、畜禽、水产、观光农业等产业带。
已探明矿产10余种。井盐业开始于唐代,砂金开采于民国。
阆中储油构造良好,石油、天然气自八十年代初开发利用。 阆中交通方便。
除水上交通外,公路有国道212线、省道302线纵横通过。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至成、渝两地快捷方便。
市内全部乡镇通公路。邮电通讯网联国内外,电话城乡普及。
古城简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为巴蜀要冲,川北重镇。据考古证实,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
战国时为巴国国都,秦灭巴置阆中县迄今2300多年。历代在此设郡、州、府、道治所,蜀汉张飞镇守阆中7年,死于阆中,葬于阆中;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封治阆中;明末清初为四川省临时省会达10余年之久。
阆中一直被封建帝王视为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阆中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水在山中,城在水中,风光钟灵毓秀,如诗如画。
阆山阆水养育了世界西汉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辅佐刘邦还定三秦的巴人领袖范目、唐宋尹陈兄弟四状元和蜀中花木兰韩娥等无数名人、无数文人骚客慕爱阆中风光,来此旅游并留下大量珍贵墨宝和不朽诗篇。阆中古城保护完整,风格独秀中华。
古城建址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是四川唯一保存规模最大的古城,现有古城面积1.78平方公里,也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
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阆中文化底蕴淳厚,名胜古迹众多。
阆中是华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传说伏羲的母亲华胥在此孕育了伏羲,阆中是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雄浑、神秘的巴渝舞是中国舞蹈研究的活化石;阆中是三国寻踪游的主要目的地,吸引着大量海外游客,阆中是中国汉唐天文研究中心,唐代风水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在此隐居,阆中是中国状元之乡,从隋推行科举考试以来,共考中4名状元,116名进士,400多名举人。阆中宗教文化繁荣,儒、道、佛、伊斯兰、基督教五教并存。
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巴寺、福音堂、贡院、华光楼等文物景点200多处。味道纯正的民间灯戏,技艺精湛的皮影、剪纸,可以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阆中灵奥秀丽,阆中天下稀少;携无限风光,容万千云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阆中这片热土在中共阆中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更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朋友请来走一走看一看,定能让你回味无穷……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地理位置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与巴中、仪陇县相邻,西北与剑阁县毗连,西南、正南与南部县接壤,北与苍溪县交界。总面积。
2.阆中的历史文化
阆中素有“阆苑仙镜、风水宝地”之美誉。
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城中保存着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街古巷。
阆中市有220多处人文景观,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如风景秀美的锦屏山和历史悠久的腾王阁等。阆中建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1984年6月,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区文物名胜众多,杜甫、元稹、李淳风、袁天罡、吕洞宾、司马光、苏轼、陆游、张善孖、丰子恺等先后来阆,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和珍贵墨宝。阆中城区地面文物点有2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均居四川省县级政区之首。
馆藏文物有3000余件,其中国家等级文物2000余件。阆中文化的主体是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云台观、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贡院为代表的科举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灯戏、亮花鞋、剪纸等艺术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
阆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也是巴国境内紧邻苴国的一个地方。巴国最后一个国都就定于阆中。
巴人善战,早已闻名,远在殷商时,商王就曾多次与巴人交战,周武王姬发也用巴人组成3000人的前锋——“虎贲”军,牧野一战,使纣王全军覆灭。《华阳国志·巴志》说:“阆中有渝水(嘉陵江古称),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
初为汉前锋,数陷阵,锐气喜舞。(汉高)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
乃令乐人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晋书·乐志》也说:“高祖乐其(指巴人)猛锐,数观其舞,使乐人习之。”
曹操令王粲改创其辞,名昭舞,晋、宋又改为文舞、武舞。杜佑说,巴人从周以来的武舞,即干戚舞、巴渝舞、牟弩舞,后演变成文武舞。
阆中灯戏1200多年前,在道教盛行的邻县苍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坛(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两类戏班相互糅合形成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经阆中民间艺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阆中灯戏。川北皮影2000多年前,在陕西地区出现羊皮戏,俗称皮影戏。
皮影戏运用幕影演出道理,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清代各地方的戏剧唱腔的多样促使皮影艺术表演达到鼎盛时期,阆中的皮影戏就是四川的代表,它巧妙的糅合进苍溪灯戏(川派傩戏)唱腔进行表演,影响了整个四川皮影艺术的发展,称之为“川北皮影”。
3.阆中风景区有那些
贡院\\张飞庙\\华光楼\\民俗会馆\\杜家客栈\\李家大院\\张家小院\\胡家小院,可乘坐嘉陵江仿古游船畅游嘉陵江。
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距省会成都300公里。现辖71个乡镇(48个乡、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耕地64万余亩,人口86万,其中城市人口近20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回、蒙、满、苗、彝、壮、侗、水、黎、布衣、高山、纳西等民族。
主要为汉族,人口占99%以上;其次为回族,设有博树回族乡。 阆中境内有两大山系:嘉陵江以东属巴山山脉,以西属剑门山脉,两大山脉分支余脉,在阆中市分别呈西北至中南,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东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处在川北低山区向川中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最高点为龙泉镇的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点为最南端的朱镇乡猫儿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内平坝、低丘陵、高丘陵、低山、台地、山原兼而有之,属低山地貌为主和少数丘陵带坝地形。
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7C,月较差和年较差不大,常年无霜期29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33.8毫米。 阆中境内有“一江四河”:嘉陵江纵贯南北,东河、构溪河与西河、白溪河分别从东西两侧注入嘉陵江,与遍布全县的169条溪流结成树枝状水网,水资源丰富。
嘉陵江上十三座航电枢纽工程,其中两座就在阆中境内,即河溪金银台和市郊沙溪场航电工程,这两大工程全部竣工后,不仅大大增加发电量,而且千吨轮船可以从上海、重庆经阆中直达广元。金银台大坝至阆中城长达25公里的宽阔水面,还是旅游开发的黄金水域。
阆中自然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豌豆、薯类为主; 经济作物以棉花、油菜、油桐、蚕桑、药材为大主;猪、牛、羊、鸡、鸭、鹅、鱼饲养普遍;药材、广柑、红桔、雪梨等畅销国内外。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遍布农村的蔬菜、瓜果、药材、蚕桑、林木、畜禽、水产、观光农业等产业带。
已探明矿产10余种。井盐业开始于唐代,砂金开采于民国。
阆中储油构造良好,石油、天然气自八十年代初开发利用。 阆中交通方便。
除水上交通外,公路有国道212线、省道302线纵横通过。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至成、渝两地快捷方便。
市内全部乡镇通公路。邮电通讯网联国内外,电话城乡普及。
古城简介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为巴蜀要冲,川北重镇。据考古证实,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
战国时为巴国国都,秦灭巴置阆中县迄今2300多年。历代在此设郡、州、府、道治所,蜀汉张飞镇守阆中7年,死于阆中,葬于阆中;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封治阆中;明末清初为四川省临时省会达10余年之久。
阆中一直被封建帝王视为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阆中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水在山中,城在水中,风光钟灵毓秀,如诗如画。
阆山阆水养育了世界西汉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辅佐刘邦还定三秦的巴人领袖范目、唐宋尹陈兄弟四状元和蜀中花木兰韩娥等无数名人、无数文人骚客慕爱阆中风光,来此旅游并留下大量珍贵墨宝和不朽诗篇。阆中古城保护完整,风格独秀中华。
古城建址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是四川唯一保存规模最大的古城,现有古城面积1.78平方公里,也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
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是中国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阆中文化底蕴淳厚,名胜古迹众多。
阆中是华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传说伏羲的母亲华胥在此孕育了伏羲,阆中是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雄浑、神秘的巴渝舞是中国舞蹈研究的活化石;阆中是三国寻踪游的主要目的地,吸引着大量海外游客,阆中是中国汉唐天文研究中心,唐代风水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在此隐居,阆中是中国状元之乡,从隋推行科举考试以来,共考中4名状元,116名进士,400多名举人。阆中宗教文化繁荣,儒、道、佛、伊斯兰、基督教五教并存。
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巴寺、福音堂、贡院、华光楼等文物景点200多处。味道纯正的民间灯戏,技艺精湛的皮影、剪纸,可以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阆中灵奥秀丽,阆中天下稀少;携无限风光,容万千云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阆中这片热土在中共阆中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更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朋友请来走一走看一看,定能让你回味无穷……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地理位置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与巴中、仪陇县相邻,西北与剑阁县毗连,西南、正南与南部县接壤,北与苍溪县交界。总面积1887平方公里,境内聚居有汉、回、藏、蒙古、高山、纳西等19个民族。
历史渊源 阆中的城市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相传为中国远古帝王伏羲诞生的地方。
商周时代,阆中是巴国北部重镇。战国中期(公元前330年),巴国由重庆迁都阆中。
秦统一后,于公元前314年置。
4.八卦池的传说是怎样的
圣王坪成汤东庙正南不远的山岭上,有座长乐亭,亭南坡下有个八卦池。
民间有这样的民谣:“析城山顶圣王坪,云城汉地如仙境,天盘八卦已排就,神仙稳坐卦中心”。关于这个八卦池,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圣王坪是玉皇大帝选定建宫庭的风水宝地,当他将基石、木料、金砖、玉瓦都已备齐,正准备开工修建时,神农伏羲突然求见玉皇说:“此地是块风水宝地,但不足之处是,其底不实,建造宫庭恐宝座不稳。
”玉皇听后,立刻命手下停止修建,将贵重的金砖玉瓦封存于山洞中,又命伏羲设法将洞口封好。其它基石不便收存,成年累月,风化成虎踞龙盘的石林。
再说伏羲受命封洞口,着实令其费神。好在他从小好学,攻读史书和天文历法,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阴阳八卦,把“乾、坤、坎、离、艮、震、巽、兑”八字,用八种符号来代表“天、地、水、火、山、雷、风、泽”之间的万物变化情况,去观察和测算天时地理的发展变化。
这时他想,何不用八卦的神奇来封洞口呢?于是他便着手画了一幅八卦图,用八块精雕细刻的龙图卦号的条石砌成了现在亦可见班驳的八卦池。 以上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5.中国十大名城
1、丽江 丽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
居于青藏高原南端、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云岭山脉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两种以上地形特征。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平坝相结合的地貌特征及自然景观资源,同时气候变化显著。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如画,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体,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2、平遥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Shè]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
这个平面呈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
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 3、阳朔 阳朔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面。
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度。全县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辖6镇3乡。
全县人口30万,汉族占87%,其他还有壮、瑶、回、洞、苗等11个少数民族。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风景名胜区。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观特色,造就了阳朔这方人间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赐,给予了阳朔富甲天下的灵山秀水。
全县拥有奇特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8大景区,250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个国家,300多位总统、总理、首相、部长等到阳朔观光考察。
4、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境内,这里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游客至此,仿佛置身于古徽州历史文化大观园之中。
特色景观 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曲径通幽;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雕刻精美。集牌坊、古民居、宋祠“三绝”,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等徽州古建筑之大成。
徽州古城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古埠、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知名景点,每处景点皆展示着古徽州文化的不同内涵,其中渔梁古埠是雄霸明清商界三百余年徽商的起航地;许国石坊为八角结构,举世无双;斗山街是徽商族居的古民居街道;徽园更是集牌坊、古民居、宋祠“三绝”,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等徽州古建筑之大成。走进歙县,走进徽州古城,您将充分领会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5、镇远 镇远隶属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部武陵山区,是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界湖南新晃,南邻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是贵州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镇远──国历史文化名城,融佛、儒、道三教文化内涵于一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吸引了国内外批游客观光、考察。
全县对外开放旅游的历史文物名有200余处; 自然风光景观景点300余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点有3处。镇远旅游资源以其山川奇隽秀、野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内涵深邃、侗族苗族等民俗等民俗风情别具风采,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欣赏价值。
6、景德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
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 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
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 7、山海关 山海关景区位于秦皇岛市区东部15公里处,建于明洪武年间(1381年),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相传,最后的“一”字,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
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而山海关又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是中国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椅旋、气候宜人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