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习俗:子推馍与晋文公及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明天就是清明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期间人们要扫祖墓、除杂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灵,同时也是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的日子。加之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在陕北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习俗,今天就聊聊“子推馍”与晋文公及随行大臣介子推的那些事。
重耳流亡走马水 介子推葬身火海
子洲县境内淮宁河流域的裴家湾等乡镇一带,习惯被称为南川,也叫重耳川,多少年来当地百姓一直有做“子推馍”的习俗,这与晋文公重耳及随行大臣介子推有着重要关系。相传晋献公当政期间,宠爱妃子骊姬,使得年过40的次子重耳外出逃命。重耳进入狄国后不久便到了无定河支流的走马水上游,在那里他广结朋友,与随行人员一起研究和探讨晋国的现状和未来。
其中一位随行大臣叫介子推,与重耳同甘共苦,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向当地百姓推广和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奚齐后来当了晋国国君,但由于不得民心,之后和卓子先后被杀。夷吾在国内大臣的劝说下首先回国被立为晋惠公,担心重耳抢他的君位,于是派人到狄国去刺杀重耳。公元前644年,在走马川生活了11年的重耳不得已继续流亡。
晋惠公死后他的儿子成为晋怀公,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到晋国当上国君,成为晋文公。为纪念重耳在这里生活的经历,走马川也叫重耳川。介子推作为追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的随行人员之一,等到晋文公回国后,介子推却了对自己的重赏,而是与母隐居绵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介山)。
之后,晋文公想给他封官赐爵,介子推也不接受。无奈之下的晋文公只得放火烧山,原本想逼他出来,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
百姓为纪念介子推 已流传千百年
为了纪念介子推,当地百姓便用面粉捏成坟头形状的大馒头,然后再捏一些形态各异极富创意的飞禽走兽爬在上面,蒸出后成为花样繁多的面花,并且起名叫“子推馍”,表示对介子推坟墓的守护,以纪念曾经在这里生活并深受百姓喜爱,帮助过黎民百姓的介子推。随着时间的推移,“子推馍”(面花)已不仅仅作为祭祀的祭品了,它作为一种手工艺品,已经融入到了淮宁河流域群众的生产生活、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之中。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的顶子四周贴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面塑的小馍。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除了做“子推馍”外,面花也是必不可少的。勤劳智慧的当地百姓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而所用的工具包括剪子、梳子、锥子等生活日用品,红豆、枣、黑豆等都可拿来当辅助材料。有心灵手巧的家长,还专门会给孩子捏一对专属的生肖面花。蒸出来后,或烤干或晒干,还会拿可食用的颜料给面花上色,眼睛、四肢、尾巴等都用不同颜色,看上去栩栩如生。
“子推馍”和面花从最开始的自己食用,慢慢发展还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包括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学生给自己的老师送等,这些都是与他人分享节日的美食,也展现了人们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还有家庭将各种小面花用线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等高处,留着让孩子慢慢享用。如今在榆林城区,偶尔也能看到有少数老年人手里拿着几串面花在街上卖。
千百年来,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很多老人都会给子孙后代说起这段历史。如今,在榆林和延安的部分地方,包括子洲县的淮宁河流域,仍有不少家庭会做“子推馍”和面花。华商记者 王健 郝锦龙
编辑:李玲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