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打虎,古代的虎患有多严重?
虎年说虎,我们说说古代的虎患。
对于虎患这个词,很多年轻的朋友感到陌生。老虎是珍稀濒危物种,而且不少被关进了动物园,怎么会有虎患呢?
然而,在古代一切都是另一种情况了。
最直观的例子是,我们在各类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打虎的情节。老虎为祸一方,惊扰四民,甚至进入城区吃人,官府就要动员猎户打虎了。
《水浒中》有武松打虎,李逵杀虎,李忠更是号称“打虎将”;《西游记》中有刘太保打斑斓虎、悟空打猛虎的情节。
艺术来源于生活。演义小说中的打虎情节间接说明了古代的虎患比较严重,乃至成为小说家信手拈来的素材。
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经记载一个故事:说晋国有个人叫冯妇,善于打虎,名气很大。后来,冯妇做了善士,不再打虎了。但有一次,冯妇到野外去,看到很多人追逐一只老虎。老虎逃到了山里,没人敢去追了。
打虎,可以为人解救危难,但是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而且还会被人讥笑。冯妇陷入了矛盾之中。这便是“再作冯妇”这个成语的来历。
“再作冯妇”某种角度上说明古代确有虎患的。
事实上,从秦汉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朝,虎患都是存在的。当时不是有句话吗,“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
古代驿道常常要经过山高林密处,这些地方常常就潜伏着老虎。行人如果强行通过,就有被吃掉的危险。
曹操诗《苦寒行》中有写“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曹操率兵亲征高干时,途中经过大行山羊肠坂道,就要时刻提防周遭老虎之类的猛兽。
在正史中有关虎患的记载并不多,即便有,也是寥寥数语。比如,《魏书》有“尝有虎害”“河南有虎七”,《元史》有“东海珠、牢山旧多虎”等零星的记载。
这里面有个故事需要注意。说北朝有个叫刘仕儁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后,刘仕儁为母守孝,就住在了坟墓旁边。期间,刘仕儁时常受到虎狼的侵扰。
根据史料记载,刘仕儁是彭城人。这里的彭城就是古代的徐州,徐州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人口流动频繁。徐州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深山老林或地处偏远的城市了。
当然,对于人类来说,这还不是最可怕了。毕竟人行走山中,侵扰了老虎的地盘,老虎发起攻击,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如果老虎主动发起攻击,或者主动到人多的地方上去活动,那就是真正的灾难了。关于这一点,《新唐书》《宋史》《元史》等正史中也有不少记载。我们列举如下:
唐代大历四年(769)八月,有虎进入了长安城长寿坊,并到宰臣元载家庙去活动,后来遭到了射杀。
唐代建中三年(782)九月,有虎进入宣阳里,咬伤两人;
宋开宝八年(975)十月,有老虎白天进入了江陵府,咬伤两人;
元至元二十七年,也就是1290年,江浙行省辖内,有老虎进入城市;
老虎是山中猛兽,为什么会进入城市呢?
普遍的观点认为,城市周围的林木遭到破坏,老虎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为了生存,老虎只好向周边拓展活动空间。
我们以长安城为例。长安城在唐代达到极盛时期。所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长安繁盛的背后隐藏了人与自然生态的矛盾。
一方面,因为要造宫殿和房屋,长安城木材消耗极大,周遭森林资源遭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人口大幅增长,人多就要吃粮食,吃粮食就要开垦荒地,砍伐森林。这种情况下,泾水、渭水和北洛河过度的开垦就出现了。
不仅在长安,其他城市情况也大抵如此。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经济重心南移后,虎患的地域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研究发现,唐宋之后,一直明末清初都是虎患的高发期。虎患的记载地点,不仅有北方,还有广袤的江南地区。
在人类的过度干预下,老虎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这就为老虎进入城市提供了可能。
然而,统治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些朴素的道理,反而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认为老虎入侵是阴阳五行失调的一种表现。对于老虎的入侵,一概称之为虎患,并组织人员进行射杀。
对于射杀老虎的人,朝廷则褒奖他们的勇武以及忠君为民精神,民众更是对他们爱戴有加。可以想象,武松打虎后,不仅得到了赏银,还得到了都头的头衔,被世人传为佳话。这是可以理解的。#历史真知棒#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