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群里看到一个焦急的妈妈:
高二孩子话越来越少,最近老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内,不按时吃饭,也不与家人沟通,该怎么办呢?
一扇房门,其实反映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压力、信任,还有怀疑的态度。
首先,孩子回家直接关上门,并不代表他在偷偷摸摸地做一些“坏”事情,可能是在写作业、听歌、和朋友聊天等等。
家长总是希望,能知道孩子的动向,好帮助孩子把握方向解决困难,而孩子总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总是需要自己空间来处理自己的事情和心情。
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是“最独特”的,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人能理解,即使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所以我们常听到孩子对妈妈说:“跟你说了也不懂”,于是,孩子的话就变得越来越少。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这行为是正常的。
青春期孩子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荷尔蒙突增,大脑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情感容易压倒理智。
他们渴望独立,想脱离父母的控制,掌握自主权,体会自己长大的那种感觉,也需要满足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这将会为孩子以后走进社会,能够清楚自己与他人的边界,是一种很好练习。
和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感
家庭里面的界限是让每个人保有自己的独立感,父母该放手时就得放手。
许多父母假借爱的名义,强行进入孩子的“房间”,希望孩子打开房门,在自己的“注视下”,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殊不知,越是约束,越是抗拒。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就会反抗家长的介入,变得逆反,会用种种家长难以理解的方式进行反抗。
家长不要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更要引导孩子建立清晰的界限感,要理解孩子想要独立空间的愿望,这是必经的过程。
之前有位妈妈说:平时管孩子管的很紧,课程每天排的满满当当。到了青春期,孩子总是习惯反锁自己在房间里,没日没夜地玩游戏,每天只吃一顿饭,打骂都不管用。
学完心理课以后,我逐渐放开心结,不再执着于让他打开房门。只是提醒他按时作息,饿了就可以随时出来吃饭,也会问一下游戏战果如何等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反而没有以前那么上瘾玩游戏了。
许多家长只是理论上能接受放手,但内心深处惧怕孩子跌跌撞撞,总是不自觉地拼命抓紧孩子而不自知。
其实,这基于我们大人长久以来忽略孩子的“房间”——独立、自由,以致孩子不是为自己学习,不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孩子最讨厌的几种沟通方式,恰好是父母最喜欢用的方式:
聊天都变成了说教,说什么最终都能落到“你要好好学习”上;
探讨变成了审问,审问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有没有认真听课;
假装给孩子自由,却要求孩子选择自己期待的那一个选项……
在与孩子沟通之前,先摒弃掉以前给孩子贴上的标签,先把说教、审问的方式都丢掉,想想孩子背后的心理动机。
当孩子遭遇沟通不畅,自我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容易发生和父母争吵,吵不过父母,只会反锁房门,自我内耗。
不管是把自己锁起来也好,争吵也好,都是在对家长发出信号:我想和你好好沟通,可你却从来不听我的心声。
改变,从对话开始;对话,从倾听开始。父母放下焦虑,和孩子平等沟通,换位思考,不要一味指责。
有了高质量的沟通打底,孩子们会更容易合作,也更乐于听父母的话。
当孩子在和父母意见发生不同的时候,会躲进房间,这时候我们要给孩子一些时间,等孩子愿意交流了再交流,不要去逼孩子。
设想一下:
如果孩子没有反锁房门,家长主动帮孩子关门会怎样?
也许情况没你想得那么糟,父母关门是一个主动的、尊重的动作,即:给予孩子空间和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
你越是能持理解的态度,他就越能感受到你的爱和认可。
那时,你会发现,孩子的叛逆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