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封控,使得人们在家的时间大大增加。由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在家里待着,家庭空间被挤压,家庭成员的空间可能相互重叠,甚至彼此侵犯和入侵。一些家庭因此而爆发冲突。
如何在居家期间做到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充分意识到并尊重家庭成员的人际边界。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家庭的所有空间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家里所有的地方。道理上没有错,但现实中这样做却行不通。居家隔离对这些不言自明的规则提出了新挑战,因为所有人的所有活动都集中在家庭的空间里,大家对空间有了更多的需要。
家庭的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人人都需要在家庭有限的空间中完成所有的事情,由于空间引发的冲突变得频繁和激烈,这需要家庭成员意识到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需要,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有相对明确的边界。意识到这个边界的存在之后,大家才可能来谈如何更好地尊重边界,拥有更和睦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边界是边界可以是具体的、有形的,家里的房门就是最常见的边界。被关着的房门就意味着房间里面的人需要独立空间。
边界也可以是抽象的、无形的,好像每个人随身都带着一个空间泡,这个空间泡之内的空间都属于个人,其他人应该在空间泡之外,相互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过于靠近会被人们知觉为入侵、越界,哪怕是家人之间。
边界也可以是相对的、动态的。白天在家工作、上课时家人之间需要较大的边界,最好镜头中不出现其他人。但晚上大家在餐厅吃饭或客厅里看电视,彼此之间可以距离很近。
在家庭边界中,声音是很特别的存在。过大的声音会被看作是一种入侵。尽管家庭成员在各自独立的空间中,但如果有声音穿墙而入(打电话、播放视频、做运动等),直接影响到他人,也会是对他人边界的入侵。这个方面引发的冲突最为频繁。
意识到家庭成员在居家隔离期间需要有新的人际边界之后,家庭成员需要共同讨论和了解彼此的需要和新需要。
把自己的需要清晰地说出来非常重要。有时候即使说出来家人也不一定理解,不说出来就更不可能理解了。比如说,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当孩子说自己上课时需要独立而安静的空间时,爷爷的理解是孙子只有上课时才需要关上房门,奶奶的理解是没事不能进去打扰,但如果送水果、送牛奶还是可以进去的,爸爸的理解是自己看电视时的音量要比平时稍小,妈妈的理解是自己可以照常做家务、做饭,只要不进孩子的房间打扫即可。
但对孩子来说,奶奶的进入、爸爸看电视的声音、妈妈在厨房用料理机的声音对他都是入侵。而且他希望只要自己需要时,都可以关着房门,其他家人进入时都需要先敲门,获得同意后再进入。这些需要都是可以被说出来的。
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家庭成员需要讨论并形成新的使用空间的规则:怎么使用空间,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家庭资源。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并不是家庭居住面积越大家庭成员的感受越好。过大的人均面积常让人们有孤单感,而过小的人均面积则会使家庭矛盾激增。重要的不是绝对的人均面积,而是家庭成员是否有明确的使用空间的规则。这些规则不是惩罚,也不是只针对某一个家庭成员,而是针对所有的成员。
以上文提到的情境为例:孩子有独立空间的需要、其他人进门得先敲门,如果形成了规则,那孩子进入其他关着的门之前也必须得先敲门,这样如果父母居家办公,不受打扰也会得保障。如果父母不放心,担心孩子关着门打游戏,不妨也约定:孩子有关房门的权利,父母信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孩子的行为也要值得信任。这样的规则其实建立在每个人做好自我管理的基础上。
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家庭成员需要尊重彼此对空间的使用,减少或降低对他人空间的干扰和入侵。其实家庭成员的尊重是始终需要的,只是居家隔离期间做到这一点格外不容易,一是因为家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加,随时可能会有矛盾,更多的尊重才能减少矛盾;二是家人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
在疫情期间,人们会因为外在环境的无法掌控、太多的不确定性、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而产生无助、沮丧、情绪低落、愤怒等情绪,尽管这些情绪不一定有明确指向对象,但它更容易被指向家庭成员,人们会因为很小的事情爆发出巨大的怒火。对有些家庭来说,尊重的名单上家人排在最后。在这样的家庭中,居家隔离期间爆发的冲突也会最多。
既然家人之间不可能没有冲突,重要的就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冲突:一旦有空间冲突的可能性,要尽早沟通和重新安排,这样可以预防在先。即使发生了冲突,也要本着解决冲突的态度去沟通,而不是假装冲突没发生,或听任自己的情绪如洪流奔泄,在失控中伤及家人。
幸福的家庭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家庭成员处理冲突的方式更有效。居家隔离期间,随时可能会有一些突发的新需求使得成员之间会发生冲突,比如孩子上体育课临时要转移到客厅,但妈妈正在客厅参加一个视频会议,而且正在做发言,两个人兵荒马乱地完成了阵地转移。事后妈妈指责孩子没有提前告知,孩子也一脸无辜,说自己提前并不知道要做运动。两个人当然可以越吵越激烈,但也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两个人都为自己的态度道歉,坐下来讨论:今天是无心之过,但可以怎样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再次发生,可以怎样做?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来源:作者:严文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