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先生离开我们的那些岁月 2009-2-13 15:33

自还珠以降,芸芸江湖,群雄并起,论及翘楚,莫如古龙金庸梁羽生了。梁羽生开风气之先,金庸继之发扬光大,古龙天纵奇才,剑走偏锋,独辟蹊径,开创出侠之新境界。1985年9月是大侠笔下鹰飞的日子,鼎立三足中最年轻的古龙捧酒长眠;2009年新年之初大师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亦驾鹤远游;维余金大侠,也将步如耄耋之年,所剩岁月无多矣。人生匆匆,一个个传奇已经或正在离我们远去,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呢。

纪念先生离开我们的那些岁月 2009-2-13 15:33

­

古龙先生的作品我全部看完过,是无一遗漏的,还包括那些别人代笔完成的作品,如《那一剑的风情》和《怒剑狂花》,《边城刀声》这样的作品。其中,也是有经品的,比如《天涯 明月 刀》。 ­

金老的呢?似乎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电视剧中开始接触了他的作品,那时是觉得多不错的。他的作品是全部有电视剧的,我看武侠就是先知道金老的作品的。但是那个时候还只看电视,是不看武侠小说的,觉得那么厚的一本什么时候才看得完?我最早开始知道的作家名字也就是金老了。早古龙先生的名字大概有六七年左右吧。 ­

金老的作品,我是一部也没有看完过,看了《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和《侠客行》,但是都只读了那么一小部分,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觉得那不是自己所想的江湖吧。 ­

相对来说,最喜欢的金老作品就算是电视剧版的《笑傲江湖》吧,原因是没有和朝廷伐任何的交道,很喜欢这样的纯碎的江湖。人物呢?我看好萧峰,他的豪气和对朋友的热情让人心服。我想,谁交到这样的朋友也不会后悔的吧?可是,我就不喜欢别的人了:张无忌的优柔寡断:郭靖的傻气;石破天的天真(我甚至觉得开始是无知);都觉得不是很舒服,无原因的不喜欢。 ­

梁羽生的作品呢?有人说他是新派小说的开山祖师,但是我不觉得。谁规定武侠小说要怎么怎么写才算新? ­

金老和梁老一样,都只是继承了传统的武侠,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了,反正很对的。看过梁老一些作品,记得他的《萍踪侠影录》还是我看过的第二部武侠作品呢,后来又看了一些,如《云海玉弓缘》《江湖三女侠》等等。但是我又觉得呢,梁老笔下的大侠和金老笔下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和古龙先生笔下的“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又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呢,好象要低调一些吧。不同与郭靖的死守襄阳的大义和李寻欢的独闯少林之为证明自己不是凶手而且要找出凶手的侠义。这是三种不同的侠。 ­

个人认为金老的作品是开头平淡无奇的,后面就涌出庞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内容。而梁老呢?相反。好象只有前面要有看头些,后面显得有些平淡无奇了。读过的作品呢,还是有十几部的,比如:《白发魔女传》《武当一剑》《牧野流星》《侠骨丹心》等等这些作品。很多章节的开头都是一首古词,很不错的有些。每一部作品都是那么厚厚的一册,给人的感觉很充实的。他们延续了下来的武侠作品呢,我似乎没有去认真的看吧,觉得用来打发时间还不错的。 ­

看得最多和最了解的得算是古龙先生的作品了,我觉得按才是我想要找到的江湖意境。从萧十一郎开始,我认识了或者为才华横溢的大师和风流不拘的浪子。人生中于是也多了那么一件遗憾的事情:先生去世的时候我都还没有出生呢。个人认为,这是武侠界的一个大的损失呢。

在很多地方,已经看到过很多关于先生的为人和作品的评论,但是我还是想说几点的。 ­

⑴金古之争:不可否认我不喜欢金老的作品,但是我也不偏袒古龙先生。二人分别是以博大精深和诡异离奇出名的。以武侠版百期上面的话来说是:金老是号令天下的武林盟主,而古龙先生则是纵横江湖的浪子。是我的话,还是愿意做纵横天下的浪子,因为我有和古龙先生一样的艰苦环境,却没有金老的环境。若要问所有的武侠界中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也许和我一样吧?小李飞刀破尽天下一切武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因为它代表的是正义和宽容。 ­

金老和古龙先生笔下的差异是很大的:古龙先生笔下没有浪漫的爱情,也没有把正邪分得那么清楚,更加没有那些主要人物的奇遇。而金老笔下也没有西门吹雪剑神那样的风采,更没有小李飞刀傲视天下的霸气和诡异的故事情节。所以,有了所谓的古派和金派之分。而谁更好,也不能说喜欢谁的人多谁就好,那只是出名的问题,这,不是选秀。是不能那么拿来比较的。这呢,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家庭下产生的两大名家写出的不同的江湖的意境与江湖中的人和事。 ­

⑵先生的为人:很是羡慕先生的为人,可以为所欲为,那是完全不受拘束的自由生活。个人觉得先生最像自己作品中的胡铁花这个人,也是一个爱酒如命浪子。最终被酒所害的先生在《楚留香传奇》的《大沙漠》中,古龙先生借用他的话说了一句:我很喜欢这些女人,为什么她们都不喜欢我呢? ­

先生是渴望爱,却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被伤害。那种心情有几人能懂?我,懂! 有人说先生写的陆小凤和楚留香这样的风流浪子呢,只是先生向往的人生生活,更多的是,先生拥有的是萧十一郎的孤独、李寻欢内心的忧伤和孟星魂心底的无奈吧。很喜欢先生的一句话:没有人愿意做浪子,也没有人天生就是浪子的,他们总是 ­

竟一些伤心的事之后才成为了浪子的。先生这一为浪子呢?伤心的事情似乎太多了。他风流过,也爱过,但是却不怀恨任何一个抛弃他的女人,有几人做得到? ­

⑶先生的作品:从《萧十一郎》到最后的的《楚留香传奇》和《七种武器》,我读懂了先生写的任何一部作品,我觉得经典是占了大部分,除了前面开始创作的时候的一些作品,那是没有摆传统的作品。后面的,就让人看了之后是 ­

欲罢不能的,于是我才爱上了古龙先生,我个人更是认为他是我自己读人生的老师。不知道这么说有人反对没有? ­

“古龙之前无新派!”这是一个评论家说的先生的作品,我也这么认为,也有很多人说过这点的,那么我再重复一次吧。在别的武侠作品中,我没看到的东西很多的:没有人能写出如李寻欢这样的出场就拥有傲视群豪的霸气的绝顶高手;没有人能写出可以在闪电般的瞬间就决出胜负的如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那样的决斗;没有人写出的刀剑可以有傅红雪叶开手中的刀那么锋利和燕十三谢晓峰手中的剑的那样的美妙;没有人写得出看似美貌无比的女人会在你身边呆了很久之后突然翻脸给你那么一刀;更没有人写得出李寻欢和郭嵩阳、陆小凤与花满楼之间的那种朋友间的感情。 ­

试问天下,只有在古龙先生的作品中才可以看到这些。先生的话是:人类,不应该只有他们优秀的一面,他们也有缺点的,也存在内心的挣扎,也渴望被爱。并且,先生的作品中存在的很多东西是别人不敢写的。他写的是对人生的感悟,是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包括了他们的孤独和寂寞,而不是只有快乐和威风的一面。能让人们在看他的作品的同时,去读人生,去品位那种意境。先生有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敢于说自己写作是为了吃饭。也许,我以后也是如此吧?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是让人难以预料的,跌宕起伏,诡异而又合乎原理。读后的感觉是回味无穷的。于是,先生的作品我至少都看过三遍的,每次都希望在里面看到更多的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学来有用的东西。在先生作品中,没有以女人作为主角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说是先生看不起女人?我不知道怎么说这个问题,也许只有先生知道的吧。 ­

⑷综合:有人说,看金老是打发时间,看古龙先生是读人生!二十岁前读金庸好,二十岁后读古龙好!这些说法都很对的,真的。 ­

虽然说我还没到二十岁,但是我学到的很多东西知道了该怎么样去面对,这些都是在学校学不到的而又有用于社会的。在我看先生的作品之前,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武侠境界的。 ­

这,我想就是我要找的江湖吧。

没错。

好象,对我 来说,喜欢先生的作品是有点在逃避现实的,真的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心都不在了,去随先生漂流在那所谓的江湖中的天涯了吧。在以前,我是看了很多再怎么好的武侠作品也评价不出来个所以然的,只知道说好,不错。现在我懂了,就是因为那种意境是我想要的。那是一种没见过的,见到第一次就深爱的境界。在这里,有今天才认识就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的朋友;有很多人生中实用的名言警句~~~~~~ ­

于是,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了古龙先生这个人,知道了小李的飞刀;香帅的轻功;小凤的手指;知道了剑神西门发剑法;知道了司空的偷技;知道了小傅和小叶的刀;关系多更好的人呢?也就是我的知己们呢?知道了郭大路的做事的幽默;知道了十一郎的内心的寂寞和孤独;知道了老实和尚的老实(其实后面这几样都是我自己的性格)。于是,有那么几个人总爱让我给他们讲故事,讲先生作品当中的故事,他们会听得津津有味。有事无事的时候,习惯的来写先生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看自己还知道多少。提到那些名字,我都会莫名其妙的心血澎湃,因为这是我的自豪,更多的是对先生无比的崇敬。 ­

在社区,曾经和人争金古都到了差点要打架的地步了,呵呵,看来大家都是受不了自己喜欢的作家被别人打击的人,现在觉得呢倒是很滑稽的呢。至少,在那里我不是了解得最少的。 ­

似乎斋子里的朋友们呢,话都不多,以斑竹的话来说的是:喜欢先生的人都比较低调的。是吗?好象除了我一个人吧? ­

也许大家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提到古龙的时候习惯在后面加两个先生二字,其实这是因为喜欢所以才更加的尊敬。但是,提到金庸的时候我没有加,你也就不能说这不是尊敬的做法,不能这么比较的。我同样尊重这些人的。 ­

先生离开我们将近24年了,相信先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有人就说,在武侠界上,再出一个金庸 是很难的,但是却绝对是出不了古龙先生这样的作家。 ­

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

我永远为先生而自豪。 ­

问世间,有谁能掠夺“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的霸气与风采? ­

窗外,黑夜,孤灯,有月,无酒。 ­

是很想为先生醉一回的,却一直没有这个机会,那就今年的9月21吧,相信大家都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的。 ­

到时候,大家一起为先生干杯吧。 ­

先生,你听到了碰杯的声音吗?也来尝一杯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