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 摒弃烧纸陋习 坚持真正传统文化

现在的我们,很多人都在讨论清明节放假问题,讨论清明节祭扫祖坟问题。不少人都认为,清明节上坟烧纸,是民族传统文化,不应该被丢弃。

关于烧纸是不是应该被丢弃,本文不想多谈。但是有一点我认为必须要说清楚,就是清明节到底是什么,真正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

恐怕,很多说清明节上坟烧纸是传统文化的人,不一定清楚,原本,清明节跟上坟祭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没错,你没看错,清明节并不是祭祖的日子,只不过因为它跟寒食节有关系,才演变成现在这样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弄清楚,这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行的。一旦搞错了上坟的日子,逝去的祖先,可能是收不到你的哀思的。

原本作为节日,清明节要晚于寒食节。在国家把清明节作为公休日之前,我们村里上坟,一直是在寒食这一天。而清明节,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一个普通节气。只是因为清明跟寒食碰巧差了一天,又因为国家放的是清明节假,人们才逐渐的淡忘了寒食,只记得清明节。

不少人都知道的是,寒食的由来,是春秋时晋国晋文公时期的介子推。虽然不见于正史记载,但介子推割骨奉君的故事,在民间,特别是原晋国统治地区广为流传。晋文公为春秋五霸之一,名重耳。在重耳成为晋文公之前,曾经有十九年在列国周游避祸。这十九年当中,始终有一帮家臣对他不离不弃,经历了很多的艰难,介之推就是这些家臣之一。所谓“割骨奉君”,指的是有一次,重耳一帮人流浪到野外,实在找不到东西吃了,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给重耳煮了吃,也算是救过重耳一命。

后来晋文公带领这帮人回到晋国,当了国君,经过与楚国的“退避三舍”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奠定了自己霸主的地位。随后晋文公大肆封赏功臣,却独独忘了介子推。于是介子推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于今山西介休的绵山。后来晋文公想起来介子推救自己命的事,到绵山寻找介子推。由于找不到人,决定放火把介子推逼出来,谁知道不但没有把介子推逼出来,反而将他们母子一起烧死了。

得知情况的晋文公大哭一场,在绵山祭奠介子推,并决定以后将这一天设为祭奠先人的日子。在这一天,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全国禁火吃冷食,以示对介子推“不忘初心”。此后,这一习俗沿袭下来。所以,真正的传统文化,是这一天上坟祭祖,禁止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点火的。禁止点火,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烧纸不是。

我去过介休的绵山,那里山高而且陡峭,壁立千仞。山区的面积也很大,藏个把人确实不好找。现在,那里也一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寒食节的发源地,在推广旅游。

当然,后来随着纸发明,上坟祭祖,烧纸成了最重要的形式。寒食节的时候,已经是春天,草木复苏,只不过在北方,一般的草都还没长出来。即使有一些草长出来了,也还不是十分旺盛。头一年在坟地长出来的草,这个时候已经枯萎但是很高,曾经茂盛的遮蔽了坟茔四周。把这些草除掉,可以作为新长出来的植物的肥料,也可以给祭奠先祖的人腾出空间。所以上坟,最主要的内容,除了摆贡品祭祖,除草也是内容之一。

如果家里的父母都还健在,上坟的时候,出嫁的姑娘是不用回来的。所谓祭祖,主要祭奠的,是祖辈,一般只要求家里的男子到场。只有家里的成年男子不在家,才可能让女的出马。不过,这里的女子,主要指媳妇,或者家庭的主妇,不包括未出嫁或已出嫁的姑娘。

只有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已经故去,出阁的姑娘才会回来上坟祭祀。婆家的日子过得好,自己比较顺心的,到了坟上大多是走个过场,烧完纸回家。反之,日子过得不好,或者不顺心的,到了父母的坟上往往会大哭一场。这样的哭,村里人称为“送冤”。意思是,有苦没地方诉,只有向自己的爹娘来诉说。

每年寒食上坟,经常会见到不少已经出嫁多年的,有的甚至岁数很大,村里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妇女,在坟地里哭的死去活来。遇到认识的,上去劝一劝,等于有人给递个台阶。如果遇不到认识的,真不知道这些人会哭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我小的时候,很多人上坟带的祭品都十分简单,不过是馒头油条什么的。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包点饺子带上,摆到坟前的盘子里意思一下,结束的时候就都收走了。后来人们条件好了,祭品渐渐丰富起来,鱼、鸡、点心什么的,直接掰碎了扔在坟上。大概,“齐人有一妻一妾”那个时候,人们就开始这样上坟祭祖了。不然,齐人不会有机会,捡到能把自己嘴唇染上油渍的东西吃。其实,在我看来,祭品这些,都是做给活人看的,大家都知道,扔了就算是扔了,亲人或者祖辈们是享用不到的,不然也不会便宜了蒙骗妻妾的齐人了。

除了祭祖,寒食也是很多人踏青郊游的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不用上坟的人,也是不少的。寒食时节,北方地区才真的告别寒冬,草木萌发桃李盛开,确实是游玩的好日子。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