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市民遗忘的福合沟
福合沟,《汕头市志》有载:“位于汕头市福合市场以西福海街以东。清光绪九年(1883)郭厝内西北面福合路直通韩江,沟面宽可通往来木船,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时期潮梅内陆土什及农副产品贸易通道,福合沟两旁随着商贾活动日盛,建起民宅、商行、货栈共66幢,地基面积3526平方米。”(见《汕头市志》第一卷P352)
近期,我对着一张汕头埠老地图,回思老一辈市民曾经说过的有关福合沟的话题,蓦然发现,上述史志资料“语焉不详”,记录不确,福合沟的历史作用,远不止“贸易通道”。
“未有乌桥溪,先有福合沟”
儿时听一位叫仆伯的老人说:“未有乌桥溪,先有福合沟。”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是听更老辈的人说的,我请他去问更老辈的那个人,他说已经死了。
多年后我读了乡土地理书籍才知道,乌桥溪就是洄澜新溪,是1873年因交通和排洪需要才开凿的。由此说来,福合沟是在乌桥溪开凿之前就存在的,它是韩江支流梅溪河的一条开汊,开凿乌桥溪之后,乌桥溪横过它的源头入海,它的源头也改变了,成为乌桥溪的分汊。
它原先是没有名字的,它的名字和福合埕纠合在一起。是先有福合埕,而后有福合沟之名,还是先有福合沟之名,而后有福合埕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早在清咸丰年间,就有一个叫“万合”的福建人在后来叫福合埕的地方创了一家竹木店,店号就叫“福合”,福合店经营的竹木都是从福建“放排”下来的。万合做了很多面绣着“福合”的三角旗,每只杉排或竹排都插上一面,这样做便于货物清点,也便于在水路上“萍水相逢”的同为“福合”服务的撑排人有个识记,可以互相照应。那时汕头正处于初创时期,竹木需求量很大,经常整条沟面泊满“福合”旗帜飘飘的竹木排,自然而然,这条沟就被叫做“福合沟”,福合沟西侧福合竹木店所在的“埕地”就叫“福合埕”。据说,上世纪20年代初填平福合沟以后,福合竹木店还在,经营业务只是制作出售一些家用竹、木器。
我友卢成长先生告诉我:他听叔父说过,“福合”的名字是方耀给起的。当年,潮州总兵方耀监督开凿洄澜新溪的工程,顺便整浚这条还没有名字的水沟,当时水沟两侧已是繁华的商住宅区,于是方耀给这条水沟起名“福合”,福,幸福;合,投契、融洽。祝福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团结友爱,生活幸福。
30年前,我的忘年交吴汉波先生则告诉我:福合沟的得名与洪家祠有关。清光绪年间,某任澄海知县到汕头埠巡察地理。他来到这条未有名字的水沟边,属下请求他给这条水沟起个名字。县官正在思考间,忽闻沟东侧人声喧哗,转身一看,原来是洪氏族人在洪家祠举行祭祀仪式。看着洪氏人家肩挑手提祭品从各处赶来拜祖,县官灵感触动,就说:“这条沟就叫福合沟吧。”福,祭祀用的酒肉;合,共同(洪氏族人共同贡献酒肉祭祀列祖列宗)。吴先生还说,此典故记录在某地方史料中。他说的书名我忘记了,近几年来有意识寻找,还未找到,老吴先生已作古多年,无法起古人而问,只能录下,备考。
“填平福合沟作马路”的福平路
福合沟的具体位置在哪里?现在70岁以上的汕头原住民可能大多数人会这样答:“现在的福平路。”这个答案是有依据的,以前汕头流传着福平路是“填平福合沟作马路”的说法,但这样的回答只能打70分。正确的答案是:“现在的福平路加上民权路南端从外马路至福平路这一段。”上20年代末的地图正是这样标画的,完整地保留福合沟的遗留标记。福合沟,源头自乌桥溪,从北向南流,流过茭萣地,转为从西向东流,流到盐埕地,转为由北向南流入海(后来的海坦地填作外马路,所以老地图上的福平路与外马路相接)。1924年,福合沟填平作福平路,但水源还留着,修一条盖石板的暗渠,渠水一直流进市政府大院,然后流出来经过公园路流进中山公园前的月眉河。市政府大院里的花花草草,全靠这渠水浇灌。
福合沟水流经盐埕头,我的祖父见过,讲给我听。潘鸿生医生则是听他父亲潘兆辉(以前汕头有名的外科医师)说的:以前福合沟还有载客舟楫,每天都有不少人从上游坐船到盐埕头,再改乘轻便车到澄海。
我最近顿悟了一件公案。40多年前,与我同在一个农业生产队劳动的“五类分子”余浩源(黄埔军校第七期学生)对我说,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残杀革命党人。饶平籍革命党人陈涌波、余永泰与潮安籍革命党人许雪秋等人被军阀吴祥达抓捕,惨杀于汕头埠的盐埕头。吴祥达行凶前,革命党人组织营救,在一艘木货船的船底下,潜伏着几名“浪里白条”,木货船在韩江水道上驶近盐埕头,伺机行事,可惜吴祥达提前行动,营救失败。对这个传说,多年来我有一个疑团:盐埕头离韩江水道最近也得100多米,革命党在如此远的距离何必使用“水底潜伏”之招数呢?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最近忽然想通了,这“韩江水道”应该是福合沟。
汕头埠最早的生命之源
最近,我读着一张民国初期的汕头市地图,形成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没有福合沟,汕头埠的发祥地就不会是以“老妈宫”为标志物的“老市”,就不会有在1860年清政府宣布汕头开埠之前,这里已有一个繁华的沙汕头存在。
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汕头老妈宫和关帝爷宫,是汕头最早的代表性建筑物。当年,东南沿海一带的船商、小商贩在成陆的沙汕头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尊妈祖是保护神,关帝爷则是财神。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在1854年漳潮会馆建成之前,这里已有200多间店屋,生意兴隆。漳潮会馆建成后,尤其是1860年官方宣布汕头开埠后,汕头商业中心转移,这一带称为“老市”。这一段历史已写入各种志书,但似乎无人提问“为什么这一片区能热闹繁华起来?”这个问题不可忽略。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福合沟为生活在这个片区的民众提供了生命的源泉。这个片区就在福合沟畔。这个片区的中心妈祖宫和关帝爷宫离福合沟也不过50米之遥。
1854年以后,汕头埠的商业中心之所以能向西南转移,是因为西南片区发现了地下淡水源,继漳潮会馆成功开挖了“汕头第一井”之后,“四安一镇邦”、“四永一升平”相继诞生,这些商住区,几乎幢幢楼房有一口井,还有街头巷尾的一些公井,井水淡,都能食用。“未曾行商先行水”,生命之源泉备矣。
汕头市的另一大板块崎碌的崛起,也是得益于地下淡水资源。
就在西南兴建商业中心的同时,福合沟畔也在大兴土木建造住宅区。清代末期汕头埠形成四大住宅建筑群——郭厝内、内新乡、乾泰厝内、茭萣地,其中除了乾泰厝内,其余三大建筑群都位于福合沟边上。可见当年的福合沟渠还是很大的,能为日益增多的埠头人口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福合沟,在汕头埠的发展史上,有过不可替代的功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