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山亭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 文/山亭镇 王国平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传说千年前即五代十国期间,妈祖曾祖父林保吉,官至统军兵马使,在高平山之战中立有战功,率百十家人家丁辞官隐归于如今的山亭镇港里村,成为港里村的名望贵族。当时黄螺港港湾条件优越,鱼米丰足,但每到台风季节,波涛汹涌海水肆虐,掀翻渔船摧毁农舍,乡亲们痛不欲生,为方便乡亲们捕鱼生活,保护乡亲们生命财产安全,林保吉亲率家丁与港里的百姓利用崩落的五色石建起了防护堤和停靠码头,码头建成后,为缅怀先祖林蕴之功德,遂起名为“贤良港”,并沿用至1974年前,这座千年古码头一直是通往湄洲岛的唯一码头。据当地老人介绍,五十年前,每当海水涨潮,微波拍岸,浪花如雪,鸥鸟舟楫,相随入港,非常壮观;每年八月十五大潮,大潮奔腾冲进黄螺港,涌入“流通河”、“铁灶前”和“后湄头”,其势不亚于浙江钱塘江狂潮,故有“螺港秋潮”奇观,古时候是莆田沿海十二景之一。故清代忠门东吴进士吴德昭有诗云:

风起芦花水国秋,黄螺港曲海浪流。

声闻鸿雁寒偏早,浪激蚊蟾怒未收。

情急吴胥涛更撼,别离捷屈思犹愁。

贤良胜景捻今在,何心广陵绿翔游。

象山黄亘对莆禧,螺港潮添流火时。

一线银钩翻直上,千条雪练起如蛇。

无垠仿佛江淮浪,有月还符朔望期。

恍若广陵涛涌沸,奔腾万马快争奇。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更有现代文人朱金明创作的《贤良港赋》:“港里秋潮,惊涛裂岸,乱石崩云,潮声振空。抚黄螺之灵动,则应天有阴晴;枕白波之荡漾,犹知月有圆缺。瞻彼名港,云龙际会,招鸥飞而鱼翔;龟蛇交合,引风生而水起。大象吞波,聆水族放歌;石塔连云,为商旅引航。烟霭氤氲,三炷香常临蜃气;紫雾朦胧,八卦井频传童谣。浮曦跃金,晨起双龙戏水;鱼希江抛银,晚来群鲤濯波。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斗转星移,当年600多米长的古码头如今已难觅踪迹,已找不到当年\"渔梁浮槎争渡\"的迹象,但码头并没有消失,而是随着村居扩建而被填埋了。如今随着港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实施,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的面前,重现昔日之昌盛繁华,重温昔日美丽而神奇的妈祖传说。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恢复古码头旧貌与重现港湾胜景。话说闽国时代,陆上战局纷乱,但沿海贸易却不断繁荣,而螺港码头,自然成了农、渔、商贸易的理想场所,四面八方的商人云集于此,通过商船将各地的特产、货物运送到码头进行贸易,岸上、沙滩上商贾讨价还价声、争先竞卖声汇成一片,说书的、唱戏的、传法的等三教九流各自在此叙说自己的故事。是故自宋代以来,这里已经是商船通往泉州开展贸易、是渔船通往外海捕捞的唯一而且最大的码头,也是妈祖信仰传扬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源头,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然而自1974年码头移到文甲后,旧时贤良港澳的繁华风光已不再现,2008年妈祖城围海造地工程后,海域虽在海潮已息!目前为了恢复古码头旧貌,计划于灵慈东宫与灵慈西宫间约200米长、5米高、3米宽被沙土填埋处可先期挖掘,并部分整修,形成环形小澳口,重置帆船游船,开展水上旅游,渔港西边开设海滨浴场,码头对面建设推浪设置,推潮入港,重现“千条白练走银蛇,百舸争渡飞鸥鸟”之胜景。码头沿岸的民房采用“穿衣戴帽”的方式按渔村风格进行改造,通过旅游业带动餐饮业、民宿业、零售业等蓬勃发展。重现“潮涌流火明,舟入鸥鸟飞。童叟岸上嬉,渔生唱晚归”的安闲与繁华。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重塑狮山了望救商的景点与故事。在三炷礁东侧约百米,千年古码头的起始处有座小山包,山包前有三块形如怪兽的巨大“五色石”,前探入海,惊涛拍岸,千疮百孔,后与山体崎岖交错,宛如狮头,故称狮山。此山的中间巨石处有一座不知年代的古代人工凝浇沙石灰很坚固的古墓,古墓穴前端因长年受海浪冲击崩坏,露出了两个墓孔,远看真得如雄狮之鼻孔,故港人称此地名为“狮鼻孔\"!每逢刮风下雨时,狮鼻孔会吐出雾气,乡人都叫做“狮子吐雾”。\"狮鼻孔\"的右前侧怪石顶端的石缝中,长着一株被港人代代传奇的\"风水树\",经专家考证:此树实名为柞树,别名凿子树,葫芦树,红心树刺,也称蒙古栎,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的根系发达的常绿小灌木,系国家二级的珍贵树种,此\"风水树\"虽不很粗大,但形象却很特别,树杆分出大小不一的几股树杈,其中有三股大的树杈长的特别荣茂!从风水树后侧的小道上山,是一个平坦的小山包,据港里的老人介绍,相传小山包上有一个“了望楼”,怀着爱心的妈祖林默小时候常常会在台风天气坐在“了望楼”上望海,及时处置海面上的险情。一天,一商船经过文甲海面,遇风浪触礁漏水,危在顷刻之间,舟人哀号求救。妈祖念动咒语,掷草入海,化为杉木护住商船,使之转危为安。(计划以实景、雕像、声光及3D水幕影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重现地鼎得“筶杯”的景点与故事。在港里村的宋代古码头中间,有一座古老的妈祖宫庙,人称“灵慈东宫”,目前还保有的重要文物有:宋代梅花柱、宋代八卦井、宋代宫边二十三阶台阶、宋代鳄鱼石等。在东宫旁有一口井,井口围栏用四块石板合成正方形,四角衔接处不是用石灰粘合,而是把石板直接雕凿成榫卯结构,井栏四面合刻八卦,每面二卦,呈古钱型彻石,今井中仍有清水。相传宋朝时,贤良港繁华商贸的码头上来了名铸鼎师,给老百姓修补铸鼎。由于技术精湛而且工钱便宜,深受港里村民的欢迎。常常是东家请、西家请,一到港里村,就得在石井旁的客栈(计划重修)上连续住上好几天,忙的根本无法回家。妈祖林默自小研习占卜之术,却苦于无占卜之工具,这一天,她来到灵慈东宫旁的井边打水,看到码头上围着许多人,好奇地等待着铸鼎师一家家地给他们修补铸造锅鼎。好奇的妈祖林默也挤进去看。这时候,有一个老渔民,抱了一个使用经年破鼎来,要求马上补好,老婆在家里,急等着用,煮晚饭。补鼎师即时动手为他补鼎。烧融的鼎砂溶液补上去后,需用锤子轻轻敲打再磨平,可是海边的破鼎,本已锈蚀严重,只要轻轻一打,就越破越大。只能敲掉了再补,补来又补去,就是补不成。调皮的妈祖风趣地说了句:“补鼎补鼎锅,越补越塌锅。”几个小孩站在旁边一听,也齐声叫嚷着:“补鼎补鼎锅,越补越塌锅。”补鼎师听了,心里十分难受生气,怒吼着把孩子们全都赶走。只有妈祖林默通过观察思考,建议补鼎师用碗面按压铁钞溶液,鼎终于补好了。补鼎师带着感恩之情想送妈祖林默礼物,妈祖林默却只是用两个破碗要了点钞铁,可没想到的是,钞铁冷却后落地,就变成了两个月牙形的筶杯,一个凸面朝上,一个凸面朝下。研习占卜之术的妈祖林默突然灵光闪现,何不用此物来占卜,指示阴阳,这也就是“筶杯”的由来(计划以雕像与声光结合的方式重现妈祖的故事)。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提升“流通弯角”与流通河形象。在灵慈西宫的西面,淡水河与与古码头交汇处,有一片开阔地与部分民房,就是古时的“流通弯角”,兴化莆田一直传讼“顶城里、下港里”之繁华,就是这个地方。这里有面街的商行、酒店、客栈、米行、杂货铺、理发店、国医馆等等,应有尽有。如今再也无迹可寻。计划通过改造提升,再现“流通弯角”古时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过三江”的繁荣与景现。流通弯角旁有一条流通河,起于接水亭,止于灵慈西宫,蜿蜒700米,流经“流通弯角”,故而得名。目前通过前期改造,河面虽只剩下了短短的100之长,但涓涓细流,依然淙淙潺潺地流淌着,水清见底,河面宽约10米,河岸两侧绿树如荫、景色优美。计划通过种植荷花,改造提升夜景工程,使流通河周边实现“人和水净花红夜美”之胜景。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本期编辑: 佘晓霞

主 管:北岸党工委宣传部

主 办:北岸开发区报道组

投稿邮箱:ptmlba@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山亭旅游攻略五:千年古码头之“螺港潮音”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