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夜饭是合家团聚、辞旧迎新的传统。除夕的“年夜饭”是上海人最为看重的一顿餐食,吃饭时一家人必须聚集在一起,菜肴也要比平时丰盛得多,称“吃团圆饭”,也叫“合家欢”。
传统年夜饭的菜肴一般是“老八样”,有些地区称“蛮八样”。上海各地的老八样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爆鱼、肉皮、焖蛋、咸肉是不可缺少的,甜点中必有八宝饭。
哪怕是在日子尚不太富裕的岁月,上海人家也特别善于“穷年富过”,很讲究年夜饭的口彩:四喜烤麸、塌菜冬笋(塌菜在上海话中与“脱苦菜”谐音)、蛋饺(象形的金元宝)、八宝饭、汤圆等,这些为来年讨口彩的菜肴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备。此外,年夜饭里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读来和“发财”谐音的发菜、象征着“升”和“发”的发芽豆和黄豆芽、又名安乐菜的豌豆,这些寓意吉祥的菜品都是年夜饭的常客。
上海还有句谚语:“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因此年夜饭也会吃些芋头。说起最经典的年夜饭菜肴,还要数“全家福”:锅底是鸡汤,放几片火腿和咸肉吊鲜头。里面的食材有肉圆、肉皮、冬笋、熏鱼、菠菜、百叶包、线粉等等,吃起来别提多鲜美了。
年夜饭吃完后,全家还要聚在一起品尝糖果、瓜子、花生、蜜枣、柿饼等零食。其中,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果品,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 这些果品和守岁酒要一直吃到第二年。
饭后,家庭成员无论老小都不就寝,围坐一起谈笑、吃美食,或做游戏、打扑克、下棋等。等到12点钟声敲响,迎接新年,然后才可以睡觉,叫“守岁”。随着网络普及,给亲朋好友发短信、微信祝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习惯。过去传说是老天爷在此夜会打开天门,将金银财宝撒往人间。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希望能过富裕生活的心理。一般要点起红蜡烛,香炉里插着一大把香。等到香、烛燃毕之时,也就已经是五更鸡啼了。老派的上海人坐在守岁桌旁,看大红蜡烛的烛芯结出各种模样,名之为“如意”等吉祥的称呼,表示对年岁的祝贺。
资料:上海市档案局(馆)官微“档案春秋”(作者:仲富兰)、上海通志馆、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上海发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