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八字命理学之前,先要掌握天干、地支的基本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就可以学习排八字了。
排八字,是学习八字的第一步,其方法较为简单,只要知道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按照下面的方法,四柱就“立”起来了。
一、排年柱
古代的人们在暑往寒来、春华秋实的生活体验中逐渐认识了年的存在,产生了年的概念。用干支纪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测定了回归年的近似长度。《尚书·尧典》中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一年366天。殷代后,认定一个回归年是365.25日。到秦汉时,规定这个数值为“岁”。需要注意的是年和岁的含义是不同的,年是以月亮运动为依据的,是阴历的时间单位。从阴历的正月初一朔日到十二月三十日(有时是29日)也就是354天为一年。而岁是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365.25日,是阳历的时间单位。我们过春节都说是过年,而没有人说过岁。不过,人的年龄要称为岁,可能与太岁纪年法有关。所谓太岁纪年,就是木星纪年法,木星就是太岁。太岁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十二年(11.86年),恰与十二地支相对应。2007年是亥年,俗称猪年,太岁在亥方,即西北稍偏南的方位。俗话说“在太岁头上动土”,是指猪年在亥的方位动工修造。
今天我们常说的阴历,实际是阴阳合历,比较准确的说法应当叫农历。它是把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即一个朔望月作为一个月,同时又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作为一年。这种历法的长处在于月相代表着日期,比如每月的初一必为朔日,绝对看不到月亮。十五、十六必为满月,七、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同时,又与一个回归年的春夏秋冬相协调,是很符合我国农业立国的国情的。
排年柱的方法很简单,翻开万年历,一查便知。如某人是1941年生人,1941年是辛巳年,辛巳就是该人的年柱。其它年份的四柱查法依此类推。用掌上干支图也可以推算出年柱,那就不用翻“本本”了。
排年柱有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一,一律用农历,只知道公历则需要对应为农历;其二,以立春为年的分界,也就是说立春节气是年的界线,立春前出生的,哪怕差几分几秒,也要用上一年的干支;立春之后出生的,哪怕差几分几秒,也要用当年的干支。
二、排月柱
古代先民在昼夜交替中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晚满天星斗,月亮时圆时缺,圆若玉盘,缺若蛾眉,不到30天周而复始。或许月亮的盈亏引起了月的观念,用干支纪月也就随之产生了。
1.月份与地支的对应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这种对应关系是死杠杠,必须熟练掌握。
月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是变化的。为什么呢?如果把天干比作苍天,地支比作大地的话,人类的感觉就是大地静而不动,而天在不断地移动变化。所以,要根据每年的年柱为固定的月份地支配上天干。
配天干需要记熟《年上起月古歌》,依歌诀而推定天干。
古歌: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
丁壬壬寅顺行流。
更有戊癸何处起?
甲寅之上好追求。
甲己之年丙作首——年柱的天干为甲或己的,正月的干支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等……其他年柱的天干依歌诀而推。
配月柱的天干是从正月即寅月开始的,寅为虎,所以又称为“五虎遁”,意思是赶着老虎往前跑。
配月柱还要注意二十四节气的分界,不是正月初一开始就是寅月,二月初一就是卯月,而是根据节气来分属不同的地支月份。比如2009年立春时间是正月初十,初九日出生的孩子还是肖鼠,仍看作2008年的腊月。初十凌晨一点多立春,过了立春时间的当天就是寅月了。2009年是己丑年,根据“甲己之年丙作首”,月柱就是丙寅。
十二个月的节令分界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节与月份的对应关系如下:
正月寅 立春——惊蛰
二月卯 惊蛰——清明
三月辰 清明——立夏
四月巳 立夏——芒种
五月午 芒种——小暑
六月未 小暑——立秋
七月申 立秋——白露
八月酉 白露——寒露
九月戌 寒露——立冬
十月亥 立冬——大雪
十一月子 大雪——小寒
十二月丑 小寒——立春
三、排日柱
排日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万年历。
另外,盲派有一套推日柱的具体办法,不用翻“本本”就算出来了,显得神奇而高超。有兴趣者可以另行求教。
四、排时柱
排时柱需要依据日柱的干支,同样有一首歌诀:
甲己还作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处发,
壬子是真途。
甲己还作甲,日柱的天干是甲或己,从子时开始配置,子时为甲子,丑时为乙丑,寅时为丙寅,依次类推。其它日柱的天干同样依歌诀而推。
配时柱的天干是从子时开始的,子为鼠,所以又称为“五鼠遁”,意思是赶着老鼠往前跑。
命理界有“夜子时”和“早子时”的说法,也是学术争论的问题。所谓夜子时,是指晚上11点到零点之间的时间;早子时是零点到次日一点。一种主张是:凡夜子时生人,日柱仍用当日的日柱,而时柱要用次日子时的干支;凡早子时生人,其日柱要用次日的日柱,时柱也用次日的时柱。换句话说,夜子时生人的日柱为前一天干支,早子时生人的日柱为第二天干支,时柱一律使用第二天的时柱。另一种主张是晚上11点后的子时就已经是第二天了,日柱应当以第二天的为准。孰对孰错,难作定论。笔者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赞同过第一种说法。但实践中发现,还是第二种说法的准确率高。
学会了五虎遁、五鼠遁,再加上一本万年历,排四柱就易如反掌、随手拈来。比如,某人生于阴历1998年腊月10日夜23点35分,1998年是戊寅,腊月10日介于小寒与次年的立春之间,还是丑月。依“更有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的歌诀,月柱为癸丑。查万年历知道10日为戊寅,但已经过了子时,应当看作第二天了,故日柱为己卯。再依“甲己还作甲”的歌诀,子时则为甲子。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这种历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据有人推算,若从黄帝建立甲子元年始,到1984年甲子已经是第78个甲子周期。按每个甲子是60年算,那么60×78=4680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如此久远的历法历史。
或许有人疑问,为什么我们中国采用干支历法沿用数千年而至今不衰?这确实是一个“谜”,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天人合一的文化,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却包含着非常神秘的意义。天干、地支的配合,是远古先人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的智慧结晶,天干就相当于天,大宇宙;地支就相当于地,承载万物的大地。天干、地支中包含着天地运行的大规律,当然也包含着因天地运转而产生的天灾人祸。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