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7.16)
这段话应是五十岁以前所说。皇侃疏:
当孔子尔时年已四十五六。所以必五十而学《易》者,人年五十,是知命之年也。《易》有大演之数五十,是穷理尽命之书,故五十而学《易》也。
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奋斗的一生,其间虽屡遭挫折,也有过牢骚,却从未真正放弃过。不是他不信天命,是他知道唯有尽人事,才有资格由天命。
《易》原本是占卜之书,是一套八卦符号系统,后来孔子结合自己的人生思考,做《十翼》阐发哲理,将其上升为哲学高度。易理,就是对规律的把握。
善易者不卜。《易》被赋予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如今也有人用其占卦,而且有三原则: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占卦是对未来的预测,对将要做的事是警示还是激励,完全在于我们如何解卦。
或许,我们可以用心理学家菲尔·津巴多对心理测验的态度,对待《易》之占卜,他说:
要想在某一职业和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能力和标准测验中的特质。虽然最好的测验可以对人们在一般情况下能做多好进行有价值的预测,但对于特定个体则可能会是一个决定性的错误。当在操作中注入了雄心、想象、希望、个人自豪感和努力时,人们完全可以突破悲观的预言。也许明白什么时候你应该更多地相信你自己而不是检测结果,这才是关键的。
无论结果如何,信念往往比现实更重要,只要相信目标与方向正确,所有的困惑、烦恼都会成为你的机遇。不要为小的挫折而困扰,孔子也只是无大过而已。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