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吴越先民的龙图腾祭祀 ,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端”意味着初始,过好端午节也意味着开启下半年的好运之旅。不过在传统文化中,5月5日被视为阳气最盛之日,物极必反,阳气太盛便会产生“阳毒”,影响运势。所以5月也被称作“毒月”。端午节的习俗注重辟邪、辟邪灾异等。那么,端午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在这一天有什么样的禁忌呢?
1.忌吃娘家粽
毒五月,真的不是空穴来风,一些禁忌一定要记得啊在一些地区,有这么一种说法:“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都不剩”,感觉就特别恐怖,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在农村也算是一种禁忌吧,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思想还是较为传统的,他们抱着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有了这么一种说法。其实在旧时的农村,交通非常不便,很多女儿在出嫁之后就很少回家探望父母。而端午就是一个年后探望父母的节日,为了这一天,女儿女婿会提前买好礼物,提前一两天,初三、初四时,闺女回娘家探望父母。
2、忌下河游泳
在一些地方,端午节这天是比较忌讳下河游泳的,特别是一些淹死过人的河流和湖泊,因为在这一天,上了岁数的老人都觉得阴气特别重,毕竟是拜祭祖先和纪念先贤的日子,水鬼也会特别凶,很容易被他们找上当成是替身……记得小时候特别皮,又不知道有这个禁忌,和几个小伙伴在水边玩耍,都没下河,就被奶奶狠狠的训了一顿,再也不敢在这天去水边玩耍了。
3、忌香囊丢失
在北方的一些地区,端午节这天有给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也就衍生了忌香囊丢失的禁忌,如果小孩子在这几天把脖子上挂的香囊弄丢了,那这这一年都会霉运缠身,虽然感觉没啥科学依据,但是这几天父母还是会随时检查小孩子脖子上的香囊,以便丢失后能够及时的找回来,端午节过后,小孩子要及时将所佩戴的香包扔到水中才行。
4、忌恶日
古人把农历五月当作“恶月”,农历五月初五为重五,更不吉利,所以这天一些地区有“躲五”的习俗,即一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5、忌办喜事
端午节一般都是祭祀先人和纪念先贤,不管是投江自尽屈原,还是伍子胥,又或者是孝女曹娥,这天要包很多粽子投入江中,就像是上坟一样,和清明差不多,祭祀时难免悲伤,也影响人们的心情,所以端午这天,基本都诸事不宜,不适合参加娱乐活动。
6、忌行房事
农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毒气攻身,邪气旺盛,非常不适合男女行房事,而端午是九毒第一天,所以古人把这一天定为归宁日,女儿回娘家省亲,夫妻分房而睡,这样就没办法行房事了。
古人这些禁忌,看似荒诞,但经过现代科学证明,却不无道理。比如,从气场来看,阴阳平衡为正宗,阳气至极则伤肾,此时房事凶险多。从季节来看,此时气温突升,毒虫盛行,真茵泛滥,也容易伤害健康,喝雄黄酒,插桃枝艾叶,也都是为了驱虫祛毒。…故谨遵古训,不触禁忌,还是有益无害的。
常静心,多喝温水,多吃菜,少吃肉。节欲望,免消耗!
朋友们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禁忌,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