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农历四月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到了农历五月。农历五月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端午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端午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很多国家也都有庆贺端午节的活动。在2009年的9月,端午节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端午节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源自于古人对天象的崇拜,是上古时期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干支时间以及八卦是联合在一起的,端午节刚好在仲夏时节,此时苍龙七宿运行至正南中(乾)位,是龙飞天的日子,在《易经》中称这种现象为“飞龙在天”。“龙”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因此便有了在仲夏端午节人们用扒龙舟等形式来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的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除了和上面这个说法有关以外,在民间最广为流传的观点便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了。屈原是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等政策,但是却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并被赶出都城流放,在公元前278年,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后,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中,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划船捕捞,但是却没有捕捞到屈原的石头,为了寄托对屈原的相思之情,人们荡舟在江河之上,人们又担心江里的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便将江米团投入到江中,随后便慢慢发展成现在的在端午节时龙舟竞赛、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里关于端午节的说法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端午一不吃、二不做、三要做”,做好才能安康过端午,那么俗语中的六件事情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一不吃:端午不吃娘家粽。众所周知,端午节的节日美食就是粽子,尽管我国南北方的风俗有差异,饮食习惯不同,但是在端午节到来时,人们都会吃粽子来祝贺端午节的到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粽子都可以吃,对于出嫁的女人来说,在端午节时却不能吃娘家的粽子。
在民间有“端午不吃娘家粽,一个亲人都不剩”的说法,意思是在端午节时出嫁的女儿吃娘家的粽子的话,会对娘家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还要和过去人们“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系,人们认为,出嫁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不再是娘家人,而是婆家人,而粽子是娘家人在端午节祭拜祖先的贡品,古人认为,祭拜祖先的贡品只有自己家的人吃才会有福气,如果将贡品送给外人吃的话,就会将家里的福气一并分给外人,因为出嫁的女儿就已经不再是自己家的人,因此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吃娘家的粽子的。
二不做:不下河游泳。端午节是仲夏时节的开始,因此在端午节后,天气会越发地炎热起来,很多人为了图凉快便有了下河游泳降暑气的想法,但是在这一整个农历五月中,人们都不能下河游泳。这是因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尤其是端午节是五月初五,古人认为重五是很不吉利的日子,如果在端午节下河游泳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溺死鬼”缠身,因此在端午节时不能下河游泳。
夫妻不行房事:在民间人们将农历五月称为“五毒月、九毒日”,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和二十七这九天是“天地交泰九毒日”,五月十四是天地交泰日,因此这十天的时间里因为天地气场不正,如果行房事的话,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五月初五是九毒日的首日,为了避免中邪伤身体,在民间便有了端午节严禁房事的禁忌。
三要做:
一、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节日美食,说到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相信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节吃粽子除了纪念屈原以外,还有其他的寓意。粽子的谐音为“中子”,因此在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可以得儿子的说法。粽子的粽和“中”音相近,端午节吃粽子有“高中功名”的说法。粽和“宗”音近,端午节吃粽子还有“光宗耀祖”的说法。
二、挂艾草。在民间有“端午至,五毒出”的说法,意思是在端午节后,蝎子、蛇、壁虎、蟾蜍和蝎子这五种有毒的动物便会出没,为了防止这五种有毒的动物对我们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在民间便有了端午节在门口、窗户上面悬挂艾草的习俗。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它所产生的气味能驱除害虫,净化空气等作用,因此端午节挂艾草便有了祈祷平安健康的寓意。
三、佩戴香囊。在民间有端午节小孩子要佩戴香囊的传统,香囊用丝布、朱砂、雄黄、香药等制作而成,再用五色丝线扣成索,不仅看起来很好看,闻起来很清香四溢。刚才说到,端午节后五毒就会出没,而香囊中的特殊香味,有驱赶五毒的作用,因此端午节佩戴香囊有驱蚊避疫、强身健体的作用。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在你们那里有“端午一不吃、二不做、三要做”的说法吗?你们那里关于端午节有哪些说法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