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将至,辛苦劳碌一年,好不容易亲戚朋友凑在一起庆祝节日,难免会放纵一下、大吃大喝。热菜凉菜下酒菜,煎炸烹炒样样全,再加上啤酒、白酒、红酒混着喝,非常容易引起身体不适。“不堪重负”之时,身体会频频发出警报:体重增加、长出小肚腩、肌肤发暗粗糙、肝损伤、胃损伤……如此连续作战,想要保持身体不受负面影响,确实需要“警醒”。
【过饱过腻小心急性胆囊炎】
亲人朋友欢聚一堂,大吃特吃,好不热闹,肝胆专家提醒,吃得太饱或过于油腻,可能招来急性胆囊炎。尤其是已经出现过胆绞痛的“带石”人群,在过饱过油饮食后,触发急性胆囊炎的概率大增,甚至可能发生夺命的急性胰腺炎。
原先,市民许先生一向偏爱重油重口味的食物,五香扣肉、肥叉烧、炖圆蹄等都是他的至爱。在他生日宴上,家人专门为他点了东坡肉,许先生几乎尽兴吃完。没想到,晚上一家人到卡拉OK欢唱时,许先生突发不适,自感右上腹绞痛,于是回家休息并服用消化药。到次日凌晨,许先生绞痛症状加重,并且放射至右肩背疼痛,伴发低烧。家人发现许先生的眼睛和皮肤都有些发黄,感觉情况不妙,立即将他送到医院。
急诊检查证实,许先生胆囊有结石,较大的结石嵌顿在胆囊管出口,胆囊收缩推送下,嵌顿在胆囊管的结石进一步掉入胆总管,导致胆总管堵塞。医生问诊后认为,许先生本身有胆石症,暴食油腻的高脂肪食物后,触发了急性胆囊炎。
专家建议,过节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食物结构上,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严格控制脂肪、胆固醇摄入,肥肉、油炸食品、香煎食品、动物内脏、浮油肉汤、蛋黄、鱼子、蟹黄等要少吃,每日脂肪摄入量不宜超过50g,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应限制在200mg以内,主张植物油烹调。
健康知多点——七招教你过节勿多食
提前列好食材采购计划。建议大家提前计划好需要准备的菜式和相应的食材,去超市严格按计划采购。建议不要在肚子饿的时候逛超市,否则很容易买下一堆计划之外的食材。
拒绝购买不健康的食品。为避免忍不住摄入糖果、甜点等不健康的食品,建议大家限制或拒绝购买这些食品;如果你意志力不坚定已经买了,那就把它们都藏起来,正所谓“眼不见嘴不馋”。
减少食物分量。盘子盛得多就会不自觉吃得更多。研究表明,如将食物分量扩大一倍,大家会不自觉多摄入35%的热量。相反,如果减少食物分量,摄入量也会相应减少。不过要注意,在合理范围内减少食物分量,不然吃得太少,身体反而会下意识摄入其他食物补充能量。
使用小盘子盛菜。聚餐时,建议大家使用小一点的盘子,这样盘子空间减小,盛取食物减少,从而减少最终摄入量。相反,如果换成两倍大的盘子或碗,大家会倾向于多摄入13%和51%的热量。
用细长杯子喝酒。每克酒精含有29千焦热量,一杯250毫升的红酒大约含有954千焦卡路里。此外,酒精会麻痹肠胃,延迟向大脑发出“吃饱”的信号,结果导致我们摄入更多热量。用细长杯子(如香槟杯)喝酒不仅看起来举止优雅,同时又高又细的杯子相比较矮胖的杯子看起来装了更多酒,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少聚餐时的饮酒量。
利用社交影响力约束彼此。聚会时,人们会无意识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如果坐在旁边的人很能吃,那我们也会不由自主摄入更多的热量。因此,如果遇到饭局,从自己做起,控制食物摄入量,利用社交影响力引导周围的人下意识模仿,从而有效控制食量。
减少精加工食品的摄入。想减少热量摄入又不想少吃,最简单方法就是减少食物能量密度。精加工食品往往比天然食材能量密度高。研究表明,将精加工食品(如糖果、饼干、熏制食品等)替换成天然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燕麦等),不仅没牺牲吃东西的满足感,反而更容易维持甚至减轻体重。
【饮酒过量13个险情】
1.误吸。误吸是醉酒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家庭聚会除了觥筹交错,还有山珍海味,这就导致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食物。醉酒呕吐时胃内容物容易进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或诱发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搏。因此,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防止误吸是“重中之重”,醉酒者一定不能仰卧,要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2.双硫仑样反应。酒桌上,有些人会说自己正在吃药不能饮酒,那您可千万不要再劝酒了,这类人喝了酒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醇在体内初步代谢,转化为乙醛。一些抗生素中的某些基团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醛无法降解,继而蓄积在体内,造成乙醛中毒现象——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一般会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腹痛、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血压降低及嗜睡幻觉等症状,严重者会发展至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临床上,双硫仑样反应易被误诊为药物过敏或心脏病发作。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史。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主要有三类。(1)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最为敏感,患者在应用头孢哌酮期间以及停药后的5天内饮酒皆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此外,在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口服或静脉注射含有酒精的药物(如硝酸甘油和氢化可的松)也会引发。(2)硝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
3.急性胰腺炎。美国每年大约有1/2~2/3的急性胰腺炎与酒精中毒有关。虽然国内较少见,但也时有发生。酒精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导致发病:(1)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2)导致十二指肠内压升高,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3)Oddi氏括约肌(胆总管、胰管末端括约肌)痉挛、水肿等,导致胰管内压升高;(4)刺激胃窦部G细胞(一种分泌细胞)分泌胃泌素,激发胰腺分泌量增加;(5)从胃吸收,刺激胃壁细胞分泌盐酸,继而引起十二指肠内胰泌素和促胰酶素分泌,最终导致胰腺分泌亢进等。
4.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长期酗酒者要尤为警惕该病,患者多急性发病,表现为几十秒到几小时不等的肌肉疼痛、肿胀、痉挛;有些患者会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随后感觉肌肉肿胀、紧缩,体位变动或受压时产生剧痛;既可累及全身肌肉,也可仅局限于部分肌肉,其可能与醉酒昏睡时局部长时间受压导致肌肉循环障碍等有关。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尿液呈暗褐色的情况,轻者1~2周即可恢复,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不全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问题。 对于急性酒精中毒者,应定时翻身(意识不清者至少每2小时1次),避免肢体受压。
5.低体温。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判断力下降或迟缓,导致醉酒者易在寒冷环境中出现低体温。其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意外死亡。由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体温散失较快,因此往往在完全“冻僵”之前,就可因心律失常而死亡。因此,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时,保温是必要措施。如果患者出现低体温,应该把体温缓慢地提高到正常水平(每小时提高≤0.6℃)。迅速复温可引起不可逆的低血压。
6.心脏急症。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酒精中毒者要配合医生需求进行心电图检测,尤其是老年和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
7.脑出血等颅内出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乙醇中毒引起的脑出血,占总死亡的1.3%。饮酒后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骤然升高,尤其是本就患有高血压者,血压会进一步升高, 致使血管壁破裂,导致出血或痉挛,引发脑出血。醉酒后颅内出血易被误诊主要是因为恶心、昏迷等也是醉酒的表现,容易混淆。人在喝醉时易发生车祸、斗殴等事故,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几率也会增加。
8.低血糖症。饮酒后低血糖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一为餐后酒精性低血糖, 多数见于饮酒后3小时;二为空腹酒精性低血糖,见于大量饮酒后不吃食物, 体内的肝糖原耗竭后。与急性酒精中毒的先兴奋 (欣快感、言语增多、语无伦次、步态不稳等)、后抑制 (昏睡、昏迷等)不同,酒精性低血糖者兴奋症状不明显,往往直接进入抑制状态。
9.肺动脉栓塞。若患者饮酒后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晕厥,更应高度警惕;另外还需注意的是,饮酒后的肺动脉栓塞,常在体位变换( 下蹲、站起、如厕等) 之后出现。
10.乙醇性酮症酸中毒。饮酒后糖原异生受抑制,酮体生成加速,可导致酮症。由于症状不是在饮酒后迅速出现,因此不易被发现。此类患者可出现腹痛、头晕、心悸、气促等表现,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呕吐咖啡样物、黑便、发热、黄疸、腹泻或严重意识障碍。
11.甲醇中毒。甲醇是略有乙醇味的液体,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主要特征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谵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
12.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长期饮酒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使其正常代谢受阻,体内积蓄的大量乳酸、酮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降低细胞内酶活性,使细胞摄取钾的能力减弱,形成高钾血症。急性酒精中毒还可伴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患者会表现为肢体无力、抬头困难。患者可在补钾或补钙后数天或2周内恢复。
13.膀胱破裂。饮酒后,会使尿意感觉迟钝、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加重尿潴留;加快的血液循环会使肾脏有效血流灌注增多,膀胱内尿量短时间内快速增加, 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导致壁变薄,加重尿潴留;此时,若患者呕吐、体位变动、排尿用力过急、跌倒撞击腹部,均会导致膀胱内压骤升,发生膀胱破裂。醉酒后膀胱破裂的患者因大量尿液及膀胱壁出血进入,腹腔;刺激腹膜渗出,腹膜刺激征明显,同时常合并出血性休克。
健康知多点——酒后别做这些事
1.别立刻睡觉
酒精是靠肝消化,立刻睡觉,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对肝不利,易得酒精肝。建议用冷水洗脸,坐着休息。若是重度酒精中毒,很可能一睡不醒,这种情况下家人要陪在身边,隔两小时叫醒醉酒者,喂点白开水或蜂蜜水,直到醒酒为止。
2.别抠喉咙
喝大了有人爱抠喉咙,把吐出来缓解醉酒症状,但很危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军祥表示,催吐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日久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出现反流性食管炎。醉酒者意识不清,易吸入呕吐物引起窒息。
3.别喝浓茶
茶碱有利尿作用,加速酒精中尚未分解的乙醛进入肾脏,而乙醛对泌尿系统有很大的损伤,加上酒精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而浓茶同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二者相合,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
4.别做足疗
很多人喜欢在酒足饭饱后去做足部按摩放松一下。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李小军提醒,喝酒后做足疗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血管更加扩张,不利于酒精的排泄。脚底有许多内脏器官的反射区,按摩这些穴位会促进血流加速,体内的酒精又能使血管扩张,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而昏昏沉沉,醉酒后的患者做足疗可能会加剧肝脏对酒精的吸收,造成肝功能损害。此外,极度疲劳、饥饿或过饱醉酒及饭后半小时内都不宜进行足部按摩。
5.不宜性生活
江苏省中医院泌尿男科主任倪良玉提醒,喝酒后性生活不可取,由于人体在酒后会出现充血水肿现象,特别是前列腺,这时急着过性生活易导致前列腺疾病,损害睾丸,尤其备孕期间。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