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端午更有趣

“雨歇池塘泛青波,天光自成白玉色”就像这首来自古风歌曲《不记年》中所唱美景一样,春去夏至,告别了阴雨绵绵的清明,我们迎来了有着久远历史的端午节。

一提起端午,我们大吃货国的人,第一个想起的大概就是粽子了。肉粽、蛋黄粽、蜜枣粽,说多了还能来场甜咸之争。

可在古代,端午节的时候,古人们可并不单单只是吃粽子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们的端午都是怎么过的。

端午射柳

端午节射柳取乐,本是金元旧俗,为天旱祈雨之礼。永乐朝之后 ,端午射柳就成为宫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菽园杂记》有载,朝廷每逢端午节, 官员们有赏赐可拿,有射柳等节目可供娱乐。而与宫廷中的射柳相比,边镇的射柳活动更多地继承了金元时的演武精神,实战性强,娱乐的氛围则要淡一些。

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演变,端午射柳成为了影响深远的习俗,在古代成为端午节的一项大型活动。

辟邪毒

端午节时正值五月初五的仲夏,天气湿热,毒虫侵袭,瘟瘴之气始作,人体很容易生病,所以,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端午节的各种活动,都以避邪、辟兵、禳毒、驱鬼魅为目的。

据《梁书·宗测传》记载,南齐人宗测,每年在五月初五日出门采摘人形艾草,制成艾绒,用来治病。此外,古人还以艾草、菖蒲或榕枝,用红纸配上蒜头、石榴花等植物花朵,编织成人形或剑型的“艾人”、“蒲剑”,插于门眉或悬于厅堂之上,以防蚊虫叮咬,并祈祷消除毒灾。

挂香囊是古人在端午节必做的一件事,香囊内有艾草、菖蒲等香草,还有朱砂、雄黄等物,再包以丝布,配上五色丝线而制作成。

古人在端午节还会在手臂、脚腕上系着五色丝织物或丝线,称做“辟兵”或是“合欢索”,有祈求战争和瘟疫不要发生的意思。到了宋代,则出现各种“合欢索”,以“辟兵厌鬼”为意。

另外,古人在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雄黄酒是由菖蒲和雄黄等物泡制而成的,虽然古人明知雄黄有毒,但他们认为喝了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这是“以毒攻毒”。在戏曲《白蛇传》中,白素贞就是喝了雄黄酒而现出了原形,吓死了许仙。

在江淮地区,古人在端午节时,还有悬挂钟馗像的习俗。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是想用来驱邪魔、镇鬼魅,以祈求家庭平安。

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主要用于南方祭祀水神。那时的粽子叫做“角黍”,是用菰叶将黍米包裹成角状,投入水中祭祀水神用的祭品。在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后,“角黍”则逐渐成为祭祀屈原的代表物之一。后来“角黍”才逐渐发展成为用芦苇叶包裹糯米制作我国端午节食品——粽子。

但端午吃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则是在西晋,记录于周处撰的《风土记》中,当时煮粽子是“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之”。在东晋时,人们爱食用添加了中药的“益智粽”。在唐代,粽子用米最为讲究,粽子已成为白莹如玉、形状多样美食。

宋朝时,粽子的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形状和内馅都有了很多创新,还出现了“蜜饯粽”。到了明、清时期,粽子则成了寓意吉祥的佳品,读书人吃枣粽,谐音为“早中”,吃包成细长如毛笔的粽子,谐音为“必中”。

赛龙舟

古人最初的端午节赛龙舟或源于吴越人祭龙的“龙子节”,有祈龙降雨的意思。后来又有了“斗龙舟以祛瘴疠”的意思。接着,古人又赋予赛龙舟更多的意义,如怀念屈原、纪念伍子胥、越王勾践和曹娥等人的意义。

其实,有宗教和娱乐性质的“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后来,古人 “赛龙舟”的活动就渐渐转化为一项大众性的娱乐活动。到了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更为流行。

但是到了元代初(公元1293年),因福州路在赛龙舟时出现严重事故,元世祖下令禁止在端午节进行“赛龙舟”,但人们仍然“私赛”。到了明朝,“赛龙舟”也曾在宫廷流行过。按明朝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朝廷每端午节,赐朝官吃糕粽于午门外,酒数行而出。文职大臣仍从驾幸后苑观武臣射柳,事毕皆出。上迎母后幸内沼,看划龙船,炮声不绝”。后来,明朝政府认为赛龙舟有“三害”,即“破财一也,起斗争词讼二也,不幸覆舟殒性命三也”,于是也下令禁止,但民间“赛龙舟”的热情丝毫不减。

到了清代,端午节“赛龙舟”已经十分广泛,在乾隆年间(1736年),台湾甚至也开始举行“龙舟竞渡”比赛。

禁忌多

古人对端午这天相当惧怕。在古代,五月被称为“恶月”、“凶月”、“毒月”。从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仲夏纪》上看,古人把五月视为最不吉利的月份,认为五月是阴阳相争,生死相济的分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而五月最毒的一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这天,是九毒并出,邪佞当道的一天。所以在五月,尤其是端午节这天,古人就有很多禁忌。从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些都是封建糟粕,应当去除,但古人却深信不疑。

例如,古人认为,五月不宜生子,尤其是端午这天。按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所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古人认为,五月夫妻不宜同房,特别是端午节这天。同房会带来不幸,先秦时要求:“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

还有,古人有“五月躲五”的习俗。五月初五这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古人以五月初五为“九毒日之首”,民间有“躲端午”的习俗,即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