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前至商周时期,先民们对鬼神十分敬畏。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落后,在战争和天灾面前,生命格外脆弱,人们希望能预知事情的结果,从而趋吉避凶。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建立了一套与鬼、神连接的方法,以此获得鬼神的启示并祈求鬼神赐福保佑。
《史记.龟策列传》中,司马迁对西汉以前的占卜进行了追溯:“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自古以来的圣明君王将要建立国家承受天命,兴办事业,哪有不曾尊用卜筮以助成善事的!唐尧虞舜以前的,无法记述了。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起看,都是各有卜筮的吉祥之兆以为根据的。君王决断疑难事,参考着用蓍龟所作的卜筮结果以作最终决定,这是沿用不变的传统办事程序。)司马迁的这段话描述的就是卜筮的重要性。
现代的萨满
占卜从产生到衰落(严格说也不能讲衰落,毕竟今天很多人还要用到占卜,除了传统的周易、八字,还引进了洋气的星座、塔罗等等),经历了比较波折的变化。在史前时代,人们与鬼神之间的沟通是自由的。《国语·楚语下》记载: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反映出每个人都有与神直接沟通的权利和可能。然而到了原始时代晚期发生了变化。根据上古神话传说,在黄帝曾孙颛顼统治时期,大神重与黎阻断了到天地沟通的渠道,从此人与神拉开了距离,通神的权力也不再是人人都有,这就是所谓的“绝地天通”。我们不必纠结于颛顼或重黎的真实性,这个神话所映射的,应当是原始社会晚期统治阶层对神权、宗教的掌控。
到了商代,殷人几乎无事不卜,国家大事与占卜密切相关,于是统治阶级开始垄断这种权利。
商周时期的占卜是比较复杂的,比今天随便找几个铜钱起卦或者报生日看星盘要麻烦得多。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人员在占卜过程中的分工可以归纳如下(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显而易见,这个复杂的过程个人是无法承担的。从甲骨文的记载中,我们发现商代已经建立了占卜集团:由商王领导的贞人们以及相应机构。在已发现的甲骨刻辞中,我们可以找到贞人拥有领地,甚至是担任部落首领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断,贞人并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而是由王室重臣、部落首领等兼任,在神职以外,他们也有自己的行政职务和贵族身份,他们受命于商王。正所谓“君及官僚皆出自巫”(李宗侗),宗教领袖也是政治领袖,王权与神权合一。
酒池肉林的纣王
他们占卜了什么?卜辞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农业,畜牧业,天文,历法,医学,军事,祭祀等等,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趣的是,目前所见的跟商王室有关的刻辞甲骨,大多来自商代王都殷墟遗址。在其他的商代大型遗址所见很少,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比如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中虽然也出土了与占卜有关的刻辞甲骨,其文字字形表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推测这些甲骨是商王室分支所管理的方国城邑的产物。这些现象说明商人不是无选择的记录,很有可能只有与王室相关的内容才会被记载下来。
大辛庄遗址出土甲骨
根据文献记载,西周克殷后,形成了对天怀疑的思想,开始“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周朝将商王室曾经牢牢把控的占卜方法下放,以消除曾经的神圣。周王不再作为占卜的领导者存在,而只参与占卜中的一个环节“观察兆象”( “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周礼.春官宗伯》)
到了春秋时期,各国国君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占卜班子,他们既不再掌握任何占卜知识,也不参与占卜过程,只用将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再从负责占卜的官员那里听取结果和建议就可以了。(《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以龟甲占)卜之,不吉(祥)。(以)筮(占卜)之,吉(样)。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晋献公)弗听,立之”。)
殷墟出土甲骨
先民们用什么材料占卜?占卜的方法是什么?留下的占卜记录和文字对于后世又有怎样的意义?我们会在下一篇中继续讲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