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哲学最开始的阶段:哲学家们重视宇宙本原的研究,这个阶段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
这一时期产生了泰勒斯的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爱非斯学派,毕达哥拉斯的毕达哥拉学派,克塞诺芬尼为先驱的爱利亚学派。
泰勒斯的米利都学派
伊奥尼亚学派(Ionian school) 亦称爱奥尼亚学派、米利都(Miletus,小亚细亚西南角海岸,伊奥尼亚最繁荣的城市)学派。由泰勒斯创立,代表人物为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
米利都学派
爱奥尼亚学派由被誉为“七贤之首”、“希腊哲学之父、希腊科学之父”的泰勒斯创立。爱奥尼亚学派通过大胆的思索和猜想,认为一切表面现象的千变万化之中有一种始终不变的东西,他们抛弃了古老的神话传说,试图用合理的解释代替诗人的想象和神圣的神秘的力量,敢于用人类的理智来面对宇宙。当然这种观点不是来源于广泛的细微的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来自一系列大胆思索,巧妙的猜测和聪敏的直观。尽管如此,爱奥尼亚学派的这种自然哲学也可算作理性主义的早期表现。
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古希腊七贤每人都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格言,而他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这一说法在当时非常流行。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546)认为基本元素不可能是水,而是某种不明确的无限物质。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525)进一步解析到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
阿那克西美尼是最后一位著名的米利都哲学家,因为米利都城在公元前494年被波斯军队占领。
赫拉克利特的爱非斯学派
爱菲斯学派产生于伊奥尼亚的爱菲斯城邦,其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变化。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并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遵循着一定的秩序或规律。由于他对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的理解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因而他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爱非斯学派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的传统,也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万物的本原。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水,也不是气,而是火,是“永恒的活火”。他指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认为,火之所以是万物的本原,是因为它比其他元素更活跃,更富于变化。他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火,又复归于火,火与万物之间的转化生成关系是:“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正是以火为基质的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的相互转化生成了世界万物。他还认为:“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是重合的”。因此,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以火为起点和终点的周而复始、以至无穷的运动变化过程。他甚至断言,每隔一个“大年”(即10800年),世界就将在一场大火中焚毁,然后又从火中产生出一个新的世界,就像神话中的凤凰涅槃。这就是赫拉克利特描述的以火的燃烧和熄灭为模式的,带有循环论特色的宇宙变化过程。
世界为斗争所支配。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变回来,则成为后者。”
毕达哥拉斯的毕达哥拉派
毕达哥拉斯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毕达哥拉斯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毕达哥拉斯派
克塞诺芬尼为先驱的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 ,这一派别的中心思想是: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这与主张本原是单一,但却是变化的伊奥尼亚学派以及主张本原是不变,但却是众多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同。
爱利亚学派(Eleatic School)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 。一般认为,爱利亚学派有四位代表人物。克塞诺芬尼是他们的先驱,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和领袖,芝诺和麦里梭则起着捍卫、修正和发展巴门尼德的理论的作用。
克塞诺芬尼是巴门尼德的老师,克塞诺芬尼只是批判了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他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而走上无神论的道路。他仍然承认有神,不过不是许多神,只有一个神。这个神在形体和心灵上都不像人。它根本不动,但它能看,能听,也能知。它甚至能用心灵的思想力使万物活动。这样,克塞诺芬尼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神的观念。
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论证形式,这种论证曾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后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者的身上直迄黑格尔为止,并且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人们常常说他曾创造了逻辑,但他真正创造的却是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论自然》的诗里。他以为感官是骗人的,并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它并不是象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种对方面的统一,因为根本就没有对立面。举例来说,他显然认为“冷”仅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仅意味着“不光明”。巴门尼德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他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巴门尼德曾说:“存在不是过去存在,不是将来存在,因为他一直是现在这样存在。”麦里梭则认为:“存在过的东西,过去和将来都永远存在。因为如果它是产生出来的,就必然得出:在它产生之前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但若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也就决不能有任何东西以任何方式从无中产生。”他还从反面说:“任何有开端和终结的东西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无限的。”在希腊文中“永恒”的原初意义是指生命的延展、延续。巴门尼德曾用此词,否定存在有变化生成,以此否定过去之在和将来之在,即永远如此,以此用“时间上的永久”来表示“永恒”。此后,“永恒”成为了西方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从时间特性来言说存在,这是其与巴门尼德的不同。
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es)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芝诺因其悖论而著名,并因此在数学和哲学两方面享有不朽的声誉。数学史家F.卡约里(Cajori)说,“芝诺悖论的历史,大体上也就是连续性、无限大和无限小这些概念的历史。” 但遗憾的是,芝诺的著作没有能流传下来,我们是通过批评他的亚里士多德及其注释者辛普里西奥斯才得以了解芝诺悖论的要旨的。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