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内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人越是年纪增大,越是要明白,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以一颗坦然的心面对一切,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不求万事皆如意,一半称心就足矣。
01
事业追求,半称心足矣。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自然规律就是在盈满之后接着走向损毁,也就是“功成身退”。
人们苦心追求的事业,也莫不如此。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了越国功臣范蠡、文种的不同结局: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范蠡悄然离开了越国,来到了齐国。他写信给文种,劝他赶紧离开。文种很是认同范蠡的看法,就装病不再上朝,以求自保。但最终,还是被听信了谗言的越王赐死,以自杀告终。
范蠡却在齐国改名换姓,白手起家,再次名利双收,又再次散尽家财,辞去官职,最终得以善终。
范蠡和文种,是越王勾践灭吴中,功不可没的左膀右臂,他们的事业,都随着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而达到了顶峰。
但范蠡明白,“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看出了越王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的真相,于是舍弃功名利禄,退隐“江湖”以求保命。而文种却因心存侥幸,动作迟缓,而被以荒唐的理由赐死,令人唏嘘不已。
这个故事,常常提醒着人们,对于事业,要执着追求,也要懂得功成身退,将过往清零,从头开始,才会将生命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而找到不一样的出路。
02
为人处世,半称心足矣。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意思是说如果做事一定要做到盈满,还不如停止不做;刀刃捶锻得尖锐锋利,其锋刃就不能长期保持锋利。
不管是行走于职场上,还是生活中与人交往,若凡事都求全求满,结局往往会背道而驰。
表妹晓琳大学毕业之后,就和几个同学开办了一家英语培训学校。晓琳家境优渥,性格很是开朗大方,英语水平也在几个合伙人中数一数二。为此,她展现出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从店面装修,教材编写、招生、教学,每一个让人“头痛”的环节,她都奋勇当先,将难题一一化解。
很快,晓琳的英语培训学校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慢慢进入了“正规化”。可让晓琳未曾料想到,小伙伴们都不喜欢这种架构严密、程序规整的办学模式,“不服管”的现象越来越多,以至于,短短三年,在培训学校蒸蒸日上之时,她不得不选择了退出。
对此,晓琳虽然很难过,但回到老家的她,很快又开始张罗独自举办英语培训班了。对她来说,那段失败的经历,收获了办学经验,也收获了为人处世的教训,本身就是不可估量的财富。更何况,还能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是呀,为人处世中,每个人从一开始,都是在不停地追求“完满”:待人接物无可挑剔,自身能力素质卓尔不群,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难倒自己。
但经历得多了,才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与自己同频共振,要么学会退让、妥协;要么逼迫自己再上一个新台阶,才不会让自己被一段糟糕的人际关系所困住。
更重要的是,哪怕全世界都背离了自己,依旧还能保持内心的宁静、独立和快乐,那么,再苦再难的日子,都会甘之如饴。
03
爱情婚姻,半称心足矣。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爱人,更没有完美婚姻。
民国时期,倡导白话文的先驱胡适,是一位新潮的文人,但他却听从母命,娶了一位小脚太太江冬秀。起初,胡适也不安心于和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过日子,爱上了表妹曹诚英,两人情深意笃,爱得人尽皆知。
胡适鼓起勇气,向原配妻子提出离婚。怎料,妻子也不多说什么,冲进厨房,拿出菜刀,丢下一句,若要离婚,就要先杀儿子再自杀。
这番刚烈和决绝,彻底打消了胡适的离婚念头。他选择了舍弃爱情,回归家庭,安心做个“妻管严”的丈夫。从此,夫妻和睦恩爱,白头到老。
就连一向毒舌的张爱玲也说她们是旧时婚姻中最罕见的幸福婚姻的例子。
或许,经历了一场“生死抉择”的两个人,都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隐忍,选择了既往不咎和向前看,只要眼前人还是眼前人,只要对方还顾念这个家,其他的所谓风花雪月,所谓灵魂相依,都算了吧。
04
结束语:
有人说,人生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花未全开月半圆。
也有人说,人生美好的时刻,是功成名就之后的闲适与淡然。
但不管哪一种,都是处于一种“未完满”的状态,一切都似乎只是“半称心”,但正因如此,才能有一份无可比拟的踏实与安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一切都刚刚好!”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愿自网络。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