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与封箱
是旧时戏班开始演戏与停演的俗称。因演戏须开箱动用服饰,停演须封箱妥为保管。
建国前,蒲剧戏班(包括西、南两路),一般全年演出时间,分为前、中、后三季。
前季以农历正月初六为始,到四月初八结束(西路班社有的可延至四月二十三日)。
由于民间旧有正月初五以前不出行的习俗,故戏班才定为正月初六日“开箱”演戏,四月中旬以后,因农村进入夏收季节,戏班亦随之停演。
中季从五月初五开始,至八月十五日结束。
因中秋以后,农村又转入秋收季节,同时气候转凉,艺人要乘时更换秋冬衣服和被褥,故戏班亦暂时“封箱”停演(个别戏班可不受此限,连续演至入冬时封箱)。
后季以八月十六日为始,至十一月十五日封箱(西路班社可延续至十一月二十三日)。
这是因为入冬以后,北方天寒地冻,农村均系露天庙台,无法演出,只好“封箱”。
民国以后,城市戏园兴起,(即今之剧场舞台),一些戏班步入城市戏园,“开箱与封箱”时间有所变化,一般随营业状况而定。
●搭班
旧时,蒲剧演员入某戏班献艺,谓之“搭班”。
在私人组班、自负盈亏的戏班内,班主邀请演员搭班时,先派“说合人”与演员商定搭班期限和“戏份”,亦名“戏钱”(即工资)。
双方达成协议后,由班主先付给演员一定数额的“定钱”,其余部分在搭班演出期限内再分批支付。
搭班期限一般按每季三个月或一年为限,期满后如班主还想留用,再经人说合。演员同意后,则将自备的“网子”或演女角用的“头搭匣子”等,留放班内作为信物。演员在搭入某戏班之后,从“开箱”演出之日起,必须按时到班至“封箱”之日止,中途不得请假,不许背班私逃,不准坐班邀人(即不许替别戏班在本班邀角)。
●搭戏
旧时,因戏班演员组合变化无定,故在每个季首或年初“开箱”前,对上演的剧目,须进行一次统筹安排,名为“搭戏”。
“搭戏”的形式由班主召集主要演员共同面商。
其规矩是由班主设四碟菜、一壶酒,并亲手为演员一一安杯、致词,而后由在场主要演员自报拿手戏和能上演的主要剧目,管帐先生或掌班依次记录斟酌,誊书于“戏折子”上,以供庙会或村社在“写戏”(即签订演戏合同)、“点戏”时用。同时经过“搭戏”,可提前使一些演员对所担任的配演角色,从剧词到表演熟悉一番,不会者可提前求教和学习,以保证演出时不出纰漏,为戏班赢得良好声誉。
●份子
亦称“份子”或“班钱”,是戏班付给演职员的正式工资。可分“包份子”和“破份子”两类。
“包份子”是固定工资制,多流行于字号班。由班主根据演职员的业务技能高低而确定。一般多实行“满年包份制”,即以年(正月开台至十一月封箱》计酬的薪金制度。蒲伶郭世奎即以获得满年包份一千三百仟文的较高待遇而享艺名“一千三”。有些戏班还不惜重金以“干份子”为诱饵邀聘名角。
“干份子”即以日计酬的薪金制度。高额“干份子”往往超过一般演职员的数十倍以至成百倍,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时,始改此习。
“破份子”则是一种不固定的薪金制度,多流行于破锣班。
这种由艺人们联合组成的共和班,有事共同商议。
其收益分配,则先由公推的班主和所有艺员根据各自职责和艺术水平,民主协商,评定“戏份”(即底份),待从演出总收入中扣除各项开支后,全班人员再按所评定的“戏份”多少,进行“破帐分红”。多是每台戏分红一次,谓之“台口份子”。
也有每三台分红一次。还有当天演出,当天分光,一旦散班,各奔东西。
建国后的民营职业剧团,乃至后来的自负盈亏集体所有制剧团,基本沿用了这种“评定底分,破帐分红”的工资制度,直到1963年工资改革时,才实行文艺级月工资制。
●拜师学艺
旧时,蒲剧艺徒欲入科(即娃娃班)或拜师从艺,一般须经过三道程序:
一、中介人推荐。
不论在“科班”或专业演出戏班欲跟师学戏,均须由艺徒先请说合人(即今之介绍人)向师傅推荐求请,以乞收授;
二、签立契约。
被请求者同意后师徒双方要签立一份契约(字据),内容包括学艺与谢师时间、艺徒学艺期间的生活管理、以及出现意然事件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如“艺徒在学艺期间,无论发生逃跑走失,跳井上吊,狼吃狗啃等,均与班社和师傅无关。”等内容字样,契约由双方签名或加盖手印,各执一份;
三、会同说合人正式举行入科拜师仪式,由艺徒向供主或师傅叩头致礼。
艺徒在“科班”或戏班内,前三年为学戏期限(包括边学戏边演出),一切收入均归“科班供主”或师傅所有。三年后,还要按字据规定为“供主”和师傅无偿服务一年,谓之“谢师”。嗣后才正式出师,经济自主,任由搭班演出。但每遇“供主”和师傅时,必须先叩头后讲话,以示对师长的尊敬。若有忘师者,则被视为败道,为同行所不齿。
●出科演出
旧时,蒲剧戏班的艺徒,向师傅学戏时,须先叩头,然后跪在身旁听其口授心传,念词教戏。
至于表演技艺,则全靠个人在师傅演出中偷看、偷学、偷记(统称偷戏),然后由个人自练,恳求师傅指点。待全部学会一剧之演技、程式等,再经师傅和戏班业务管事人同意后,方能演出。在首次学演前,须先到大衣箱前,向“祖师爷”叩头,再 向台上所有师傅逐个叩首,并口称:“请众师傅多加关照!”
而后方可开脸着装。待穿好服装后,又要向后台每个人作揖致谢,方得出场。在演完戏脱去戏装后,又要再次向每个人叩头致谢。如果另有新学、新演之剧目,一切礼数,恭行如前,不可或缺。
●供奉祖师爷
蒲州梆子戏班均供祖师爷“老郎神”。
“老郎神”是指唐玄宗李隆基,盖因其蓄养梨园弟子,亲自教授,并传说他曾司鼓,亦曾粉墨登场,饰演丑脚,可称地位最高的“戏子”。一说指后唐庄宗李存勖,他曾宠爱伶官,并亲自参加演出,号称“李天下”,也是皇帝“戏子”。又有说“老郎神”系指楚庄王或道君妙庄王者,未详。
戏班辟有“神箱”专门敬存,由大衣箱兼管。赶台装车时,此箱要装在最后一辆车的后边,表示以神压轴之意。装车时,要放在最上边,别的箱笼物件不准挤压,装卸时必须轻装轻放,不准摔碰。卸了车摆好箱子后,大衣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戏神”的神龛架杆撑好,摆上供器,焚香祭拜。戏班在演出间每天皆需三烧香,并将每月初一和十五定为戏班集体的拜祀之日,届时由班主负责召集全戏班演职员,供献一刀肉,三杯茶,焚香叩拜。另将尺许木偶人一具供于下场门内,是为“大师哥”,传为唐中宗之长子,武则天抱之观剧,不幸坠地身亡,乃受封掌管戏班演出事务,艺人出台之前,均须拜揖,祈求保佑前台不出事故。但它又是娃娃道具,每逢戏中需要襁褓中婴儿,便将它抱出充任。
或有将尺许木制童男女各一(亦称“大师哥”或“喜神童童”)供于“老郎神”两侧者,若需充任婴儿时,即由旦脚拜揖后抱出,用毕复置原处并拜谢之。
●拉神堂
旧时蒲剧班社内对犯有所谓严重错误的演员以神威进行惩罚,称之为“拉神堂”。
如演员在演出中发生失误或重大事故,招致戏班在经济或声誉上受到损失者,即由“掌班”从后场大衣箱内,将“戏神”请出,置于前台桌案之上,再摆上印架、火签筒等,继之班主向神位叩拜后,坐于“神案”一边,捡场的人员头戴毡帽,手执皂板站在桌旁,将犯错误者跪于桌前,其他演员也一一分坐两边。
班主或掌班对犯者过错,严加审问。问毕,令拉场和茶炉工,将犯者捆绑高吊,鞭之以绳。几经有声望者说情后, 方才停歇。
●打满堂
又名“打通堂”,是旧时蒲剧“娃娃班”(即科班)对艺徒的一种惩戒方式。
入科学艺者如果有因练功、学戏或生活诸方面出现较大失误或越轨行为,供主和教师可集合全体学生,排队站立院内,每个人将犯者责打一遍,故受罚者称其为“打满堂”。此法旨在使艺徒严守班规纪律之目的。
●赏银
戏班演出时,由当地乡绅、富商等人物,对艺人的一种“赏赐”。戏班称其为“赏银”、“赏钱”或“戏赏”等。有时戏班为了赚取额外报酬,也主动用迎合乡绅等人心理的办法,请其点演主要演员的拿手戏,或加演“跳加官”节目,以示庆贺或祝福。也有为一些寺庙加演酬神的“还愿戏”。这些演出,均可获得一定数目的“赏钱”。此项额外收入,戏班不纳入原定戏价之内,多是将其集中起来作为“破小份子”之用(除指名给某演员本人者外,其余均由班内统一按三天破分一次)。破份时间,在每台戏的正日中午。如是学徒,在分得“赏钱”后要向各自师傅叩头致谢。加官或封神赏钱,南路戏班是均分,西路戏班是掌班独得。
●演出班规
(1)戏班开演后,后台不准高声喧哗,磕动箱子,更不准打架闹事,影响前台作戏,违者要受到掌班或其他演员批评与干涉。
(2)演员化妆与冠戴后,要静坐,不许在后台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工作秩序。
净行演员画好脸谱后,更不准与别人说话,以免面部肌肉活动,使铅粉脱落,影响化妆效果。
如演关公戏,化妆好后不能与任何人说话,出场前必先到神前烧香吊表。
(3)扮演男角演员穿戴服装之前,须先头戴所扮人物之冠戴帽子,箱倌再依冠戴而为角色选配服装,否则以不识所扮人物为由拒绝予其穿服装。
(4)演员之间不得相互刁难,更不准假公报私,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5)在演出中,如乐队有所疏失,演员不许向乐队“瞪眼”;演员如有不合辙处,乐队亦应尽力遮掩,有话戏后再议。
如鼓师或琴师打错鼓点或拉错旋律,演员如在台前乱翻“白眼”,戏班俗称“翻场”,乐队有权停乐,责任概归“翻场”者负责。
(6)凡非演出时损坏戏装、刀枪把子和道具者,要由损坏者按价赔偿。
(7)在开演前任何人不能动乐器。“九龙口”不许乱坐。
相传唐明皇创建梨园时,曾司鼓演唱,故戏班称司鼓所坐位置名为“九龙口”。
以此相沿成规,鼓师所坐之地别人不得擅自乱坐。
战鼓更不得随意敲打,如有犯者,被视为戏班不祥之兆,会招致演出事故,习称“跌鼓”。
晋南民间称发生事故为“跌鼓”,即本此。
(8)演员有事须提前告假,以使掌班设法换人。
临开演时则不许借故告假,非演出结束不得擅离职守。
(9)演戏告终,所有板鼓、马锣、饶钹、小锣等,均归打小锣者如数收齐,置于前场桌上,拉场人再用桌围和椅垫盖好加以保护,板胡、二股弦等乐器交大衣箱倌保管。
(10)演员对掌班所分配的角色或与合作者有意见时,须在演完戏后声明,不许当场借故推诿,影响演出。
(11)演员在演出中应严肃认真,不得笑场或说错台词,以及“错报家门”。
(12)在演出中,若发生临场事故,如演员误场未到,其他演员不得见场不救,应积极接替,设法弥补,以挽救演出不受损失。
戏班有“救场如救火”之谚语。
(13)在演出时,演员不准在后场偷看前台,干挠观众视线,影响前场作戏。
(14)不许误场。
●演员化妆的位置与次序
蒲剧戏班在演出时,为了保证演员有安静的化妆环境和良好的秩序,对化妆区及次序均有明确划分。从上场门内,依次陈设各行当之化妆用具,中置公用脸盆供所有演员化妆前洗用。在后场正面放有一长条桌子,为演员化妆用具之陈列处。
其次序是:
先为花脸和生角行当(包括须生、小生、老生),其次是旦角行当(包括正旦、小旦、二旦、丫环旦)。
老旦演员因化妆简单,故不设固定位置,可抽空插入化妆。
以上位置及次序安排,无论何人何角必须遵守,不得例外。
演员化妆好后,不能在后场乱坐。包头门只能在大衣箱坐;花脸坐头盔箱;
红生坐二衣箱,三花脸可以到处坐。
●衣箱的摆放次序
旧时一个戏班的衣箱,大致为十一个,演出时在后台的摆放排列次序为:
大衣箱三个,其中两个靠下场门内的侧墙摆放,另一个靠后墙正面摆放(戏箱架子上为戏班供奉的“戏神”,下面为叠放衣服时所用)。接着为二衣箱两个,上衣箱两个,均在后墙正面依次排列至上场门口。三衣箱两个,在前场“武场面”人员座位后之舞台侧墙下排列。拉场箱两个,在前场“文场面”人员座位后之侧墙下放置。这样摆放均为便于演员穿用和登场。
建国后,剧团的演出服装和幕布,不断有所添置,衣箱数目随之增加,但在后台的排列次序,至今仍基本沿用。
●一天三开箱
旧时农村和庙会演戏,一般每台演期为三天(个别有四天者),每天须开三箱(即连演三场)。对每场演几个戏,甚或演出剧目的内容次序,都有具体要求。
其大致情形是:
首日上午,先要举行“安神”仪式。演《跳功曹》以告神热台。继演一个《大赐福》、《小赐福》之类的节目,以示众神来到。最后正式为神灵演出第一回戏,谓之“安神戏”。下午正式点演四个折子戏,晚上再演出“一本三回”。次日,是村社和庙会“酬神演戏”的正日。先要演出“酬神祈福”的“敬神戏”,即所谓“功赞戏”、“挂灯戏”之类的剧目,从午夜开始,一本戏唱到天明结束。“功赞戏”从黎明开演,一回戏唱到吃早饭结束。上午正式演一本三回,下午四个折子戏,晚上又一本三回。第三日,天刚亮即吃早饭。上午演出一本三回,下午四个折子戏,晚上再演一本三回。有时,村社和庙会还要求某演员加演一个拿手“捎戏”。
另外,戏班每至一处,当日不得演出《三娘教子》,或《芦花训子》等戏;
末日,不能演出《贺后骂殿》等以示对村民的尊重。如戏班有意上演此种剧目,则要招致反对,甚至形成纠纷,给戏班以处罚。
●功赞戏
旧时农村演戏时,“社首”或管庙“神头”,在敬神祭祀时,要戏班演出“敬神戏”,名为“功赞戏”。一般均在唱戏后的次日黎明,先由“社首”或“庙管”,鸣钟放炮,向神祭祀,继由戏班发灯开戏。剧目内容多为歌功颂德之类,如《二进宫》、《香山寺》、《打金枝》等,一般限一回戏,至早饭时告终。
●跳功曹
它是旧时蒲剧戏班,在农村首日演出“安神戏”的一种仪式和舞蹈节目,由二净、须生、小生、小丑四个行当演员应之,分别扮作四个“功曹”人物。头戴“宫宫帽”,帽上搭一条红绸子或插着纸花,身披大靠,肩背“圣旨”,手拿马鞭和“笏板”,在打击乐伴奏中先后上场,作趟马舞蹈身段,走完舞台四角后,转一圆场下场。如此四人轮流各走一次后,齐集前台合声同念:“奉了玉皇大帝旨意,查看民间善恶,查看已毕,回禀玉皇大帝交旨”,念毕一同下场。
一般需时十分钟。此俗在河南灵宝、洛阳等农村较为流行。戏班为按时演出,常提前派个别演员和乐队,至演出地来一段“跳功曹”宣示开戏。以待全体演员的会合。故有“一个功曹十里路”之说。
●跳加官
它是过去戏班艺人,为了不使当地乡绅刁难戏班而在演出前或演出中加演的一种舞蹈节目。多由须生演员应之。扮演者头戴“天官”帽和“加官”面具,身穿大红袍,手拿条幅数张,上写“当朝一品”、“指日高升”、“连升三级”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字样,在打击乐器伴奏中走向前台,一一向台下展示,以示向权贵祝福和道贺,并由班主和掌班高喊:“某某长官升官!”“某太太淑喜……”。
“跳加官”也常作为“安神”节目演出。
●挂灯戏
它是旧时晋南农村黑夜酬神献戏的别称,因在夜间点灯演出,故名“挂灯戏”。
一般从开戏后的次日午夜开始,先由庙会或村社办事人鸣钟、放炮、敬神,舞台点灯(挂油灯)开戏,以示为神灵献戏。一般唱一本戏,至天明结束。
有时也在庙内献殿前地上演出,故艺人又称“踩堂戏”。其剧目多为歌功颂德之类的内容,如《全家福》、《香山寺》、《渭水河》等。
●大赐福
它是旧时戏班在庙会和农村演出前,举行“安神”仪式的一种习俗节目,戏班统称为“安神戏”。一般在唱戏的首日上午举行,规模较大。要求戏班全体演员都扮作各路神仙,穿好衣服,手拿各种不同的条幅,由王母神仙带二神童上场入座,继之众神仙一起为王母拜寿后,分坐两边,再由“天官”神仙领唱四句戏词,随即向台前展开条幅,接着众神仙逐个展开各自的条幅,以示众神仙来临,得以安位后分别下场。接着戏班正式为神灵演一回戏,剧目由村社确定,谓之“安神戏”。
●小赐福
它是旧时戏班在庙会和村社唱戏前,举行“安神”仪式时又一种习俗节目,亦称“安神戏”。它与“大赐福”相同,一般在唱戏的首日举行,由三个演员分别扮作各路神仙。扮“天官神仙”的头戴“天官帽”,身穿红蟒,手拿“如意勾”;扮“财神”的头戴“仙家巾”,身穿绿蟒,手拿“拂尘”;扮“东岳大帝”的头戴“耳布文”帽,身穿黑蟒,手拿“笏扳”,先后一一上场,各念对子一句,如“上元一品到人间,中元二品一美髯,下元三品终须报,天地无私过英年。”然后一同入座,再由二演员扮做“招财童子”和“理事仙官”登场,献上礼品后念对子:“喜孜孜六月仙,一年荣贵寿一年,寿比南山高万万。福如东海涌泉泉,高万万、涌泉泉、世间同享太平年。”最后同向台前三揖,分别下场。以示庆贺祝福。
●三仙归洞
它是旧时戏班在庙会和农村唱戏前举行“安神”仪式的第三种演出习俗节目,戏班艺人亦称“三把伞”,统称为“安神戏”。一般都在唱戏的首日上午举行,由三个演员分别扮作“天官”、“财神”、“老寿星”等。“天官”头戴“金相帽”,身穿红蟒,手拿“笏板”;“财神”头戴“仙家巾”,身穿开敞,手拿“拂尘”;“老寿星”头戴“仙家帽”,身穿老寿星衣,手拿龙头拐杖。他们在唢呐牌子伴奏中先后上场,在台前各报神名,再由“天官”等分念四句词:“福比南山松,禄如东海深,寿活八百岁,福禄寿三星”。然后三神仙一同下场,整个仪式结束,接着为神灵演一回戏,即:“安神戏”。
●迎神
“迎神”是旧时村社为了酬神,要戏班举行的一种仪式和习俗。
在演戏的首日上午,由戏班先举行“迎神”仪式,然后才能正式演戏。
其形式有如下两种:
一是由戏班三个演员,扮作“福、禄、寿”三仙(亦称三星),各执一乐器,如鼓板、小锣、小钹等,由“社首”或“神头”带领,抬着“迎神桌”,边走边敲,至村内各巷口“小庙”前向神叩拜,再由“三仙”扮演者,分别念四句词:“福比南山松,禄如东海深,寿活八百岁,福禄寿三星。”以示将诸神迎回庙内。
另一种是在唱戏的首日上午,先由戏班举行“安神”仪式,村社代神点戏一回。并要演本戏的演员化妆好,另由三个演员扮作三位神仙,各执一乐器,由“社首”或“神头”带领,抬着“迎神桌”一同前往,边走边敲,在村内各巷普转一遍,以示把诸神迎回庙内,再由扮演本剧的演员正式演戏,艺人称此为“摆柳迎神”。
●帽儿戏
亦称“头戏”,是每场正式节目演出前的开场戏,蒲剧戏班亦叫“坐开场”。
旧时戏班开戏,以村社鸣钟为号,误者必须受罚。
为有受罚扣,在村社鸣钟后,戏班先让一演员(一般均由年轻演员或学徒充任)头戴戏帽,身穿黑道袍,口戴黑须,上场念对子:“清早起来一炉香,谢天谢地谢三光。”坐于前场,以示开戏。待后场演员化妆齐备,随意唱一段剧词,如十字歌(或二十四孝):“一逼雪梅把命断,二度指陈杏元和北番,三娘曾把机头断,四郎探母变机关,五福前把婿宴,六月雪窦娥是屈冤,七星庙里把堂拜,八义图赵盾丧黄泉,九龙盗宝杨小五,拾万金进瓜是刘全。”演完后再接唱两句“我在此间没久站,母亲上边去问安。”而后下场。此后正式开演。
建国后,也有把本戏前的折子戏,称“帽儿戏”的,但与旧时应付性的“开场戏”完全不同。
●开光戏
是旧时新建戏台落成后,在首次演出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其仪式是开演时,由戏班二净演员扮“红煞神”(钟馗),出场后先用口咬断鸡脖,然后走四角洒血,以示逼赶妖邪,求得同村人众大吉大利;另一说是由二净演员开“妖叉脸”,手拿三股叉,在打击乐伴奏声中登场,先在舞台各处走动,走动中将一只公鸡拿在手中,用手扭捋鸡脖,边走边扭,待鸡头扭断时,放在口前佯作口咬状,然后把鸡血洒遍舞台各处,再把鸡头交给村社办事人,由办事人把鸡头置于碗底,用红布包裹后,钉在舞台正梁或前檐下中央处,以威逼妖邪。
这一习俗至今仍时见于乡村的开台演出。
●响炮戏
在河南灵宝一带较流行戏班开演以响炮为号,但闻村社炮响,舞台即须有演员登场。如村社包戏三天,首日开戏时,由主事人点放第一声炮,到末日晚再放第二声炮,在两声炮之间,不论观众多寡,戏班均不能中断演出。艺人对此常采取乱加唱词、放慢演出节奏等办法,以拖延时间,消极应付。
●定香戏
是以“点香”为标准,计算戏班演出时间的一种习俗。据传,此习俗始于永济县栲栳镇某古会时,当时庙会主持人,为防止戏班缩短演出时间,特规定以“点香”为标准,即从敬神开始点燃第一柱香起,戏班鸣锣开演,其间不论演出多少节目,必须于第三柱香燃尽后,演出方能结束。每柱香点燃时间约为一小时左右。戏班艺人称其为“定香戏”。
●对台戏
古庙农村常有并排建筑两座戏台者,以作“酬神赛戏”之用。在固定庙会期间,村社同时邀请两个艺术不相上下的戏班,让其各占一戏台献演,这种形式人称“对台戏”。开戏以鸣炮为号,规定“东起西落”,即东侧戏台先开戏,西侧戏台后完戏。如西侧戏台完戏早于东侧戏台,则须加演,以待同时结束。演出中两班人马各显其绝,自由竞赛,胜负以台下观众多少而论。
在河南灵宝县村社演出“对台戏”时,演出中村社常用“吹号”和放“三眼铳”炮,对优胜者表示奖励。还用红纸包好“奖银”以漆盘端上舞台,在唢呐吹奏声中,由班主肃立接纳;对赛戏居于劣势者,村社则唤其掌班到村社办公处领取原定戏价,以示奚落。据传在灵宝车村、涧口和三里湾等村盛行演“对台戏”,且在台口设一木架,上置数把长筒号,为戏班赛戏时助威。涧口村对赛戏双方,不讲情面,如遇一方输了戏,即用十几只“三眼铳”对着戏台口同时鸣放,致戏班难以下场。在三里湾演“对台戏”,则允许赛戏双方用猎奇的演技招徕观众,任意在剧情中节外生枝,甚或流于庸俗。“车村的号,涧口的炮,三里湾演戏胡求闹”,灵宝一带流传的赛戏民谚。
●宫戏
戏班如演宫戏,演戏时先不点戏,等某官员到场,才由掌班人领一旦角涂脂粉、着长衣、戴汉帽,怀抱笏板(板写剧目),手提朱笔至某官员前施礼后提笔请点,点后照点开戏,戏演一段后,由一演员扮作天官持对出场写“天官赐福”或“官高一品”、“连升三级”等字样,并口念:“某某老爷加官谢赏”。官员赏银,主演分一半,其余由班内均分。
●写戏
“写戏”又名“定戏”或“安台口”。旧时蒲剧戏班多以城镇和农村的“神庙”为演出场地,实行群众集资包戏。凡“定戏”或“安台口”时,由戏班“揽头”(即现今剧团之外交联络员)前往村社,与庙会主持人共同商定唱戏时间、价银和供管戏班吃饭人数以及违约的责任等有关事宜。商定后定成“戏约”(即签订合同),作为双方遵守的文字依据。“戏约”一式二份,用锯齿从中剪开,各执一半。如高台戏,揽头必给社家压下相当数量的信物。建国后,改为“协议书”。
●点戏
旧时,戏班到农村或庙会演出时,掌班持“戏折”至村社负责人办事处,请村社庙首或乡绅点戏。然后把所点之剧名写于“虎头牌”上,挂置台柱之上。演员根据“虎头牌”剧目做准备。若有当地著名乡绅前来看戏,村社和戏班为了表示恭维,由村社负责人和掌班带领主要演员(一般为旦角)化妆、冠戴,手持上写戏班演出剧目的“笏板”和朱笔,向乡绅施礼打躬后请其用笔点示所看剧目,然后照此搬演。
●罚戏
旧时戏班唱戏时,如某一演员误场、掉词,或在舞台上发生失误事故,台下观众或庙首有权将前台芦席(今剧团改用地毯),卷竖起来,置于台中,再将鼓板倒翻过来,以示警告或停演。此后由掌班出面,经与村社庙首协商,以罚戏班或某演员加演一出戏,作为了结。戏班艺人常以“将板翻了”来代指演出事故。
●犒台
“犒台”也叫“贺台”,是旧时晋南农村对戏班艺人演戏时表示庆贺的一种习俗。
一般在演戏的次日中午由村社主持为戏班备办四样菜、两壶酒,外加油炸食品(如麻花之类)等,并附以红纸条,派人送至台口。戏班检场恭立相接,将其置于舞台两边桌案之上。中午戏完后,戏班将所送酒菜和食品分散全体艺人享用。
●看席
旧时,晋南农村唱戏,将戏场划分为男席与女席,妇女一律在男席后摆放桌凳,坐于其上,不得混杂。如有男性混入妇女坐席,便要受到分管戏场秩序人员的干涉。
●管饭
旧时,蒲剧戏班演员伙食有如下两种规矩:
一是农村演“管饭戏”,由戏班把人数报给村社,村社主持人按本村户头,让村民供管。一是在城镇或庙会演出“不管饭戏”,其演员伙食由班主供给。在农村演“管饭戏”,班主在伙食标准上,可因人而异,予以照顾。一般人员,每人每天按一口报饭;对戏班工作情况不同的几种人员,可在本人一口饭外,增至二至三口,由管帐先生统一发放“饭签子”,凭“饭签子”向村社管饭户领饭。
对吃不了的剩余馍菜,艺人可变卖或作其他处理。
照戏班惯例是,大衣箱倌可在一口饭外,另加二口,表示内有“戏神”一口、箱主一口,目的是以备临时来客食用;驰名演员除本人一口饭外,还可为其所带车马夫、学徒等另加二至三口;“掌班的”往往又兼演戏,故除本人一口饭外,也要外加一口;三衣箱倌因有时兼演杂角,故除给本人一口饭外,也可另加一口。武场面打梆子人员如兼打马锣,则外加一口,茶炉工除送水外,还兼管向演员报送“戏码”等杂务,也可外加一口。村社下列情况,向农户摊派管饭口数,晋南农村一般按每户所占土地多寡分担吃饭口数,每口饭一顿为半斤重馒头两个,菜肴质量不等,主食多余部分,盖归演员处理。河南灵宝县一带,则分为几种情况:如“马王庙”系按每户饲养牲口多少确定供管人数;“娘娘庙”则按每户人口供管;“龙王庙”、“土地庙”则按每户土地多少供管,每人每顿供给半斤重馒头四个,菜样不等,剩余馍菜,也均归演员自己处理。
由于过去在农村演出时间长,农户送饭时间不一,故戏班根据演员登台、卸妆等时间先后,对吃饭秩序也有合理安排,其次序为:一场面(乐队)、二箱倌、三生、四旦、五花脸,以保证每人都能按时吃饭,演出工作有条不紊。
另外,武行演员吃饭时忌讳用筷子扎馍。
●背财
亦称“迎喜神”。农历正月初一,班主为了求得一年演出之兴隆,祈请神灵恩赐财源,故乘拂晓时刻,由班主手执布袋一条,率领戏班演员数人,前往郊外迎接“财神”。抵郊外后,恐冲走“福神”,人人缄口不语,由班主先向神灵烧香叩头,后由随从帮班主捡拾地上石头、土块,装入布袋内,象征神灵所赐财宝,由班主背回。待回至戏台后,再向神灵拜谢,此时方许说话,于是,众人齐向班主恭喜,庆贺吉利发财。时称“背财”。
●接待同行
戏班在演出时,如有同行前来,须先到大衣箱前,向“戏神”叩拜,以示梨园弟子对“戏神”忠诚之意,然后由大衣箱倌询问其来意,负责接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