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代,无论人或事,盛乃衰之始,生乃死之端。此乃自然之理,也是易理再三所明示。圣人之所以苦口婆心,再三啰嗦,无非是希望人们能够顺天应时,尽量使得和谐生活得以延长,多些幸福,少些痛苦而已,亦即道德心也。奈何世上诸人,不能体会圣意;即使有所领悟,也多难以运用;即使有所运用,也难以恒久。故,历史的车轮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序卦传》曰:“穷大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者,众也。”是以,丰卦之后为旅(56)卦。旅,离家在外也。所谓“旅者,众也”,乃是背井离乡的人太多。人在旅途,心更不稳,所以更需要德贞,才能逢凶化吉。旅卦爻辞多凶,即是告诫。“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人流落在外,能有个落脚处是希望所在;而有几人能够得以容纳?所以只好见缝插针,有孔便入了。故旅卦之后为巽(57)卦,取风无所不入之意。人处巽之时,有困难只能拜求官员,所谓“利见大人”也。而君主,则应该广泛布施百姓,君子则奉君命而行事。这样一来,百姓能够从艰苦中得到安乐,从流离中得到慰籍,故《序卦传》曰:“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说也。”说者,悦也。故巽卦之后为兑(58)卦。兑,悦也。百姓安乐了,正好开始讲习圣人之道,图以重整旗鼓,继续安定。人们安定了,喜悦了,苦难就消散了,危机也就解除了。故兑卦之后为涣(59)卦。涣者,散也。于流民,涣则不聚集而闹事、造反的危机得到解除。于个人,涣则内心平和无滞碍,外则随理而顺时。于君主,则君臣猜忌消除,国家重新安宁。于是乎,又要祭祀天地,祭祀鬼神,祭祀祖先,热闹非凡了。但是,虽然患难解除了,人们欢天喜地,仍要懂得节制,故《序卦传》曰:“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涣卦之后为节(60)卦。节,节制也。“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有了制度节制,但是能不能按照制度来处理,能不能依法处理,这就涉及到诚信问题。故《序卦传》言:“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节卦之后为中孚(61)卦。中孚者,信也。强调的是司法信用,制度信用。如果司法、制度都没有了信用,那必乱也。所以中孚卦也有刑狱之象。下卦中,几次出现刑狱的卦象,乃预示在事物走向后期时乱象众也。到这个时候,即使按照司法办事,也只能是小修小补了,尽量使损失、灾难降低到最小限度;也就是说,还有小的过患。故《序卦传》曰:“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所以,中孚卦之后为小过(62)卦。小过卦,有飞鸟之象。鸟飞空中,音传而已。也就是打雷难下雨,政令难行也。所以卦辞说“可小事,不可大事”。“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此是《序卦传》之解释。圣人认为,小过卦时,“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也就是,人们的行为归于恭敬,死丧礼仪过于悲哀,使用过于节俭,所以产生小的过患;那么既然过分了,就应该给予接济,所以小过卦后为既济(63)卦。而我则认为,既济卦的意思是该结束的要结束了,结束的时机和条件成熟了。为什么?因为事物发展到最后,人们流离失所,司法也失去诚信了,物质匮乏而不得不过度节俭,已经山穷水尽了,所以到了尽头,就是既济,灭亡的条件既济。但是,物极必反,终而复始,旧的结束就是新的开始,故《序卦传》曰:“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既济卦之后为未济(64)卦,虽然六十四卦“终焉”,而世界又“始焉”。
以上乃六十四卦之内在联系。圣人在阐述这一过程时,既考虑到了一种事物发展的规律,又兼顾了相对的原则。所谓相对,首先是卦形的变化,比如地天泰,外卦乾内卦地,颠倒过来就是天地否。天火同人卦,倒过来就是火天大有。山地剥,倒过来就是地雷复。山泽损,倒过来就是风雷益,等等。这种现象就叫综卦,就是“相对”为综。还有一种错挂,就是爻完全不同,比如天风姤卦,完全变就是地雷复。综错实际上就是经纬。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乾、坤、坎、离、大过、小过、颐、中孚这八个卦没有变化,其它五十六卦都有综卦,都有相对之一。就是这八个没有综卦的,乾坤、坎离、大过、小过意义也相对;而山雷颐与风泽中孚两卦,在卦形上仍然有相对的趋势:颐卦上下两阳,中间四阴,一个大嘴巴形状;中孚,上下四阳,中间两阴,小嘴巴形状。两阳夹四阴,与四阳夹两阴,还是有相对之意;都是中虚,但有大小之别,大小还是相对之意。就是在卦序中,颐和大过卦虽然自身没有综卦,但是它们也是以错卦的形式出现;也就是爻全部相反。中孚和小过卦,也是如此。所以,理解易经,一定要抓住相对的原则。本来世界一切的存在都是遵循着平衡的原则,大相对于小,光明相对于黑暗,男相对于女,老相对于少,长相对于短,生相对于死,善相对于恶,一切皆是如此。而无穷无尽的变化就作用在平衡之间,吉凶祸福就发生在这相对之间,所以,“道德平衡”才是易道的轴心,“变”则是表现形式;形式永远围绕着轴心,这就是易道。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