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心理学词汇——【认知偏差】。
在主观判断和客观事实间总是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所谓的【认知偏差】。
由于认知偏差的存在,产生了很多有趣的心理学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性非常有限,而且理性值这个东西是会变化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会理智地分析一些事情。但是有些情况下,理智的人也会变得不理智,做出一些冲动的事情。
一、刻板印象
非洲——都是黑人
四川——能吃辣
新疆人——能歌善舞
俄国人——战斗力爆表
北方人——粗狂
南方人——秀气
……
大脑认为个人具备他所属群体的特点,却忽视了个体差异。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就比如说,突然一个四川人开了一家口味清淡的餐馆,人们会觉得他是个假四川人,而不是川菜系也存在不辣的菜。
所以这个四川老板要么隐藏自己四川人的身份,要么添几道辣菜,不然很容易砸了自己招牌。就算他炒得很好吃,不精通川菜的顾客也觉得他是假冒的。
作为一个西北人,我有幸带朋友回家品尝故乡的面食,但是朋友还没吃就质疑道:“这是假的牛肉面吧?”我非常吃惊问:“为什么这样说?”他解释:“牛肉面一定要三青、四白、两点红……”一堆我压根没听过的话。
细问才知道,原来他家那边对牛肉面的宣传都是这样的,所以他一直认为只有这样的牛肉面才是正宗的牛肉面。商家很聪明,他知道怎么让自己的产品变得特别,怎么让顾客对牛肉面形成刻板印象。
就是因为人们容易产生对某些东西、某些群体的刻板印象,所以总是会有文章拟出《90后白领都怎么怎么了》《富二代都怎么怎么了》这样的标题,毕竟人存在刻板印象,有些人却对某个群体异常向往着迷。
赌徒谬误效应
“我已经输了20次了,大财马上就到,我绝对能翻盘。”
这是我们最常听到赌鬼说的话。
然而这种错觉,并不是赌鬼才会有的,我们普通人也有。
“否极泰来”
“物极必反”
或许是真的。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已经输了20次,再输200次也是可能发生的。
可是赌鬼可怕的地方不是时时刻刻想要翻盘,而是他们觉得连输是转运的象征,连赢却是自己运气好,还能继续赢,千万不能中断,要一直赌下去……
赌博的输赢是概率问题,受技术影响。
但是赌徒谬误效应却被很多公司抓住了,让人们臆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几乎所有游戏的抽奖系统都是伪随机,十次抽不中,那肯定会抽中好东西。用户只要把钱砸进来,就算是万分之一几率获得的礼品钱到位依然可以抽中。
但是道理大家都明白,概率问题不是绝对的。
商家:“你这扭蛋真垃圾啊,啥也没有。”
用户:“老板你要发大财了,否极泰来,再抽一个试试?”
商家:“好最后一个。”
用户:“哇,三等奖。”
商家:“老板果然转运了,来个十连抽必得一等奖。”
又抽了十个,啥也没有。
用户:“哼,骗子,十连抽啥也没有。”
商家:“概率问题嘛……怎么能怪我?”
这个对话看似是奸商和傻子的对话,可是对运营来说,却有着值得借鉴的地方。
抽奖搞活动是拉新维活得重要手段之一,倒霉的用户千辛万苦也拿不到礼品怎么可以?起码得让他保底;运气太好的人,一、二、三等奖都是他的,一定会有人说内幕。
利用赌徒谬论效应,开展伪随机抽奖,其实是很好的手段。
三、沉锚效应
人们最先接触到的信息会影响到后续决策的判断。
前段时间因为电脑坏了去了一次网吧。
吧台小姐姐:“15一小时?”
我惊了一下,但是还是故作淡定的说:“这么贵?”
她:“会员5元一小时,你是非会员。”
我:“会员多少钱起充?”
她:“15元”
我“……”
她们这样定价显然不是想让顾客作为非会员去上网,拿15元1小时制造一个高的锚点,然后会让人觉得会员5元1小时非常划算。
这是一个制造高锚点的案例,锚点可以是高的也能是低的,也可以是高低组合的。
一台电视5800,大品牌有保障,总之导购就是想把它夸上天;
一台电视2700,很便宜,导购告诉你这个超值,因为真的便宜。
你还在决策,好的似乎有点贵,便宜的太差,犹豫不决。
导购突然说,还有一台5000的,和大品牌不相上下,旗鼓相当,便宜800是因为色号不齐……
那还犹豫什么?犹豫全被5000一台的电视解决了。
直接抗上电视走人,白色的都卖完了,黑色的也快了。
今天真赚!
四、巴纳姆效应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且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这么说有点生硬,不如我们来看看网文常有的说辞。
1、处女座的人敏锐,常常具有狭义或者广义上的洁癖,追求完美。
2、真正孤独的人总是不愿意告诉他人自己的感受,总是在半夜失眠听歌。
3、能成大器的人总是懂得换位思考以及必要的取舍。
看着挺有道理的是吗?
其实不都是些模棱两可的屁话吗?尤其是对洁癖的描述,谁还不爱干净还是咋地?再邋遢的人也总有一处是干净的,一个月不洗澡的人说不定天天洗头,看到第一条直接对号入座,心想“我光洗头不洗澡是狭义的洁癖,我果然是处女座,这个好准!”
谁还不会偶尔失眠偶尔半夜就矫情呢?
这么一说这些东西看起来似乎挺无脑的,但是却很容易骗到别人。人们往往在不经意时中招,有所防备时觉得很傻,可惜我们人不可能随时都有所防备。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前不久,大家的朋友圈估计都被【面向研究所】【塔罗牌算命】【大师看手相】刷过屏。
尤其是那个【大师看手相】,看似专业的语音讲解半个小时候,最后还不忘叮嘱千万不要把测试结果告诉别人,实际呢?他对我的说辞和别人一模一样,原来不让我们告诉别人是怕骗术被揭穿。
文章中提到的四个心理学效应非常常见,无论你是搞营销的还是搞销售的,又或者是做运营的,都能用上,因为这些就是人性。至于如何去运用,只要你肯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独一无二又切实用效的运用方法。
欢迎互动、补充、讨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