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是救苦的,是没有闲情去观山水。这就是人们对观音认知,所以,“观音山上观山水”上联,观音观山水的断句,与人们认知产生冲突。
这种认知上的冲突,才使对联变成了形式对句,不是对联了。这是网上十六万联不合格的原因吧。如,观音可以观山水,道祖也就可以讲天讲地了,让人感觉这成了什么东东世道。但是“观音山上观山水”,对联没有错啊,不是病句。
因此,观音观山水,应该理解为,观音是在体察民情,这样就不会与人们的认知产生冲突。本人不才,试对下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隐士居中隐居人。
一观一隐,就形成了对句思想的延伸:观音对买香纸的隐士说,来这里干什么呀?隐士说,聆听观音教诲,领悟生活之道,再回到社会去拼搏,创造成绩,报效祖国。观音又对解签的隐士说,何也?隐士说老了,在这里领悟养生之道。可有这个理?
不过话说回来,观音山在做生意,有上联就好,要下联只是你们文人的事。叫你们出来,又不关你们知识权,法律又保护不了,但这种思想,确实不好!且不细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