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易经》
《周易》被称为天下第一经、万经之首。我们现在看到历史都是周朝以后的文字记录,周朝前的文字历史可能都被有意和无意的毁灭了,实际上秦朝前的每一次朝代更迭、为了描述自己是正统天子、都要对前朝历史文化进行一次毁灭。《周易》对《归藏》不仅仅是“借鉴”、当然《归藏》对《连山》也不仅仅是一次自然替代。秦前的书是写在竹片、甲骨上的、当时是王侯才能有的很贵重资产,也只有“王侯巫史”等少数人能读写看的。当然也容易在朝代更替时被毁灭了。所以、《周易》可能是人类漫长历史中仅有的一本记载了周朝前期一些大事的书藉、或者是通过占卜验证的形式叙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周朝及以后的文化历史由于“孔子、老子”等的文化普及、士人增多、朝代的变革不可能再因“焚书坑儒”而断掉文化的传承了。
而人类的历史从一些古老的壁画中知道最少已有12000年以上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5000年前。之前的7000年人们如何生活?是更贫穷落后、还是安康幸福?除了考古挖掘,就是读《周易》去与古人进行思想交流了。
《周易》是周文王姬昌在被商朝纣王囚禁时在牢里演义出来的,他在总结借鉴《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就的在当时背景下的一本关于天事、王事、国事、人事方面的书经,如用现在的科学条件去看,当然是有迷信的成份,但如我们能设身于远古时代、这些先贤可能要比现在所谓的专家更要专家。当时的文化只能在“王侯巫史”中传承,主要运用于“王事、人事”,那时的人们对许多现象是不能用现代的科学来分析的,只能凭聪明人来“悟”,这些聪明人所能凭借的也非常有限;只能“俯仰天地”、“追忆前贤”,从空间和时间二维来“悟”。
老子悟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说世间本源是什么也没有、道即是无;“无名”是连空间与时间也没有!这不就是一奇点?奇点虽然什么也没有、但却包含了宇宙所有的能量、于是来了一个宇宙大爆炸、有了天和地、然后又有了人和万物。
还有人悟道 :天空是如此的浩瀚、人是如此渺小,人世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老病死、兴衰更替、初则有终、终则有始、循环往复、亘古不变;天有日月阴阳、人有男女,天上有5星、物由金木水火土构成。时有12辰、年有12月365日、人有5脏9窍12骨节、有12经脉365穴位。太阳系与原子结构一个模型,星系的运转一如DNA分子右旋盘升,茫茫宇宙星云与人的神经系统如此之像,更奇异的是一对量子纠缠那怕远隔亿万光年感应也不差豪厘。世事有轮回、凡果皆有因。“圣人”们终于有些明白:事物总是螺旋发展的,是否可以有前事之法则来解决后事?是否用一些“兆头”来警示“将来”?王侯巫史不就是要比别人更有一点先见之明吗?
对命运的预测《易经》有时好像还很“灵验”、为什么?其实我国古代的先贤历来都是着重于对人心的研究和洞察。把握命运就是要做对事,怎么去做事?古人说“做事就是做人!”那怎么做人?《易经》多数篇章都是在讲:做人要居位中正、要有中庸之道,要知道穷凶就会极恶、否极就会泰来、损之则益、益之则损、福祸相依是〈易经〉的核心思想;多数卦爻辞精辟至简但又有多重语义,充满了辩证法;有人觉得如此神奇,有人是确信无疑,也有人斥之为迷信。其实世人要是信而不迷也就成了圣人,就怕是给一些歪门邪道给迷住了还不自知;如没有好好看看《易经》就批为迷信、也是一种浅薄的"迷信"。
人的命运其实不用"算”我们也会明白、你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就有什么命:如果你生在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大多是个“穷命”、如果你生在中国肯努力命不会太差;用《易经》来算卦可能是对易经最肤浅的一种认识:但我们先不妨先用这种消遣的心态来看读《易经》、《易经》这时就如一本字典、 有64卦卦词、384条爻词、还有孔子注释的彖词。 算卦、就是占卜到一个什么卦或卜到那一爻、然后去查这个字典、然后看你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辞。有了兴趣后再更深入地去研究它。50而学易可以无过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