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精赏】
清 金农 隶书《王彪之井赋》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农 隶书 王彪之井赋 轴 纸本 98.5cm×41.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彪之井赋》轴为金农传世书法作品中有确切纪年的较早期作品之一。作于雍正三年乙已(1725年)初春,这一年金农三十八岁。
金农幼年家境富裕,又是书香门第,应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如家藏王石谷《秋山行旅图》等),至于何时开始习书,虽无确切记载,但一定不会很晚。二十一岁时负笈吴门,拜师于何焯门下达二年。何焯与姜宸英、陈奕禧、汪士鋐并称当时四大书家,且精于碑版金石的收藏与考订,游学期间金农书法得其指教自然是情理中事。既得名师指授,其书法自然入门正途无疑。从现存资料看,何悼书法宗法晋唐,然而金农传世书法作品则以隶分为主,揩书行书亦自汉碑化出,古朴拙厚,自成一格,实在是与何焯精于碑版金石之嗜好及其独特的书学主张直接相关。
东汉《乙瑛碑》局部
康熙年间董其昌书风一统天下,何焯之书亦不能特出。但何氏深刻地认识到“六朝长处在落落自得” (《义门题跋?崔敬邕墓志》), “董思白书比之古人有间,然尚是官着衣冠,吾侪终不免演剧也”(《义门题跋》)。金农于书法正是遵循了何焯的艺术主张与观念,而不是盲目地跟在老师后边亦步亦趋地描唤“演剧” 。
金农学汉隶和八分书,具体临习过哪些碑刻我们不能详知,但《华山庙碑》与《乙瑛碑》应该是其最为推崇且一生临习不辍的。该件隶书作 品用笔圆转朴厚且灵动优雅,字形呈 扁势,波磔宕逸,完全严守汉隶的法 度;其形貌亦绝似《华山庙碑》与《乙瑛碑》,与后期呈纵势的隶书作品(人称“漆书”)有着很大不同。在独特风格形成之前,总有些脉络相承,由此渐渐蜕变成熟而随心所欲,金农的漆书也历经了这样的酝酿。
东汉 《华山庙碑》局部
王彪之(305-377),字叔虎(《晋书》因避李虎讳而作叔武),小字虎犊,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晚期重臣,出身琅玡王氏,尚书右仆射王彬之子,宰相王导堂侄。初任著作郎,东海王文学,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官至尚书令,曾与谢安等人对抗桓温,并于桓温死后与谢安一同掌政。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唐书经籍)传于世。
释文:摹玄羲之灵爻,仰东宿之飞景。步土脉,测水泉。方栏结,鹿庐悬。下沉瓶而互汲,飞纤绠而幽牵。于是杳黄垆之邃,鲜润下之洁。澄澜恬以清渟,泓冷朗以寥戾。乙巳首春摘书王彪之井赋。晋林学长先生正字。金农。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cmlwf@126.com
往期经典
书画高清资料
名家访谈
经典专题
推荐展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