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01
一个人应该怎么活
《达生》篇里,庄子对于一个人应该怎么活,有一套和现在许多人格格不入的解决方案。相信混到一定年龄的人,能逐渐理解庄子给出的解决方案——“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这也许就是人生当中最可行的一种低能耗的方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放弃世间的一些努力,尤其是无为的努力,你就不会那么累。如果你的身心没有被俗世所牵挂,没有累的感觉,心血就补足了。
当下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累的时候,尤其是好多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比如阿姨要走、老公要出差、爸妈生病、儿女要去读书、单位又不靠谱……并行运算十几件事情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明显的生理上的体验——心血少。你真的会感到心里是缺血的,是不够跳的,每蹦出去一下,都是空蹦。
我们公司的抽水马桶就有这个问题,虽然抽水马桶有很强的抽水力,但水总是不够。有一天,我把马桶按下去就“呼啊呼啊呼”地响,你听着它很费劲地抽水,但是没水出来。你突然心生同情,发现自己就是它。所以你累的时候会心血少,但是“无累”的时候就会“正平”——身心安顿平和。
“正平则与彼更生”——当你的身心正又平的时候,就会开始出现新的生命力。“彼”是什么?就是内在,你知道它在,但是你不知道它在哪儿,有些时候在,有些时候又不在的那种精气神。你不折腾的时候,精气神自己就会成长,这就叫“与彼更生”。
我手上的这本《庄子》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它将“彼”称之为自然的造化。外在的自然造化和内在的自我精气神(或者内在的“神”)其实是一件事情。
就像你在手机上打开摩拜单车的应用,或者是滴滴打车的应用。表面上看,它是在你手机里面的应用,但其实是透过无线上网的巨大服务器终端应用完全连在一起的。当你内存够大的时候,远端推送一个需要升级迭代新的APP应用程序,你就有机会将它更新出来。
有段时间我一直在用一个内存12G的手机,基本上它推给我所有更新的需求我都会点“以后再说”,那个东西就是“累”,它就叫“不更生”。“更生则几矣”说的是,当你能够不断升级迭代你的版本的时候,你就几于道了。
02
“弃世”是一种值得把玩和讨论的生活方式
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梦想,就是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去海边搭几个房子,面朝大海,劈柴喂马,春暖花开。但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状态。
小梁在北京倒也认识一些老同志,他们在北京偌大的3000万人口里(包含外来人口),过着一种“弃世而独立的生活”。
七年前,经一位领导(应该算是文化界和思想界颇有影响力的一位人物)介绍,带我去北京二环内,离玉渊潭公园不远的地方,拜见一位易经大师。
据说这位老师很厉害,早年的时候,他帮助几个著名的香港公司选择了很多重要的时刻,比如哪个公司在什么时候上市……那几家公司上市的时候确实造成了香港的一片轰动。
去到易经大师家里的时候我很诧异,处于北京繁华地段的居民楼里的一套房子,居然家徒四壁,整个房间就一只光秃秃的灯泡,连个灯罩都没有。一根灯泡连着电线垂下来,房间的墙上大概有二十年没抹过灰了,有一种苍凉感。
奇怪的是在这位老师的客厅里,你能看见的书都没几本——就一本古版的《易经》、四张凳子、一张简单普通得不能再朴素的桌子,以至于我都怀疑自己去到了一个话剧的场景里,这哪里像个家?我就很好奇这位老师为什么要让自己过得这么简单,甚至有点儿简陋。
几句话下来,我立刻感受到这位老师的段位很高。那时小梁刚好在筹办正安文化学院,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帮到这位老师,一年开两个班,至少他可以活得相当不错。所以我就很兴奋地与这位老师请教,当然在请教之后,就向他提出是否能够让正安为他做点儿什么。
这位老师很淡然,聊完天以后说:“你来之前,我在窗户那儿看见了你的车,根据你的车牌号码我临时占了一卦,咱俩就是一顿饭的缘份,别过吧。”
于是我只能自己回来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师。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他算过的,他算出来我们没有什么缘份。后来又想他总不至于经常对来找他的人说没有缘份吧?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测算问题,而是他根本就不想(他根本就不想讲课、出名)。
当今中国,拜国运昌盛所赐,如果一个人早年有单位分的房,他要想日常吃饱饭,其实并不难。我妈从外地来到北京都说:“哇!北京的东西好便宜,一个馒头才几块钱。”你要是随便找个大学进去饭堂吃饭的话,每天花十块钱就可以吃得不错了。
我认识很多人一天就吃两个馒头。比如蔡志忠老师就说他大部分的时候一天就一个馒头,几杯咖啡,然后五包烟。虽然他烟抽得比较多,但是他身体很好。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在冬天的时候穿厚一点儿的衣服,永远是一件衬衣,永远不穿袜子,永远不感冒,夏天他不怕热,冬天他也不怕冷。
说回这位易经老师,他很可能主动地选择了一种隐于世的生活。至于说“我和他只有一顿饭的机缘,从卦相上来看……”这般云云,我觉得只不过是个托辞。
我后来就在想,这些已经如此了解世间运行规则的人,在早年——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和香港最有钱的大佬在一起,最后为什么会选择一种清贫的生活。
03
至少拥有过,才“朴素”得起
我早年看过一本书,叫《老子指归》,是汉朝一位先生所著。据说这位先生每天只占一卦,刚赚够吃饭的钱便停,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打坐,做一个对社会没有什么巨大贡献,也没有什么危害的人。
冯唐老师有一句话叫“你我相爱,便是为民除害”。其实我们能把自己照顾好,不用国家社保;不在网上发布负面能量的消息;不指点江山,不激扬文字;少制造点儿垃圾,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口口声声说环保,为了环保还搞得自己挺激动的样子,把各种环保的slogan、熊猫的标识贴在T恤上等等,但是却天天叫外卖。
据统计,一个外卖的塑料袋,从打包到送到指定地点,一般十五分钟就被扔了。那些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小勺儿、还有一次性塑料袋——都是这些满嘴环保的朋友们,为了环保事业连饭都不能回家吃,匆忙叫外卖的产物。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悖论。
我想,等我有一天朴素得起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个很小的房子,自己蒸馒头,尽可能用很少的资源,把自己以前所讲的废话都否定一遍。如果有机会,九十岁的自己再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胜过以前在什么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什么出版社做的种种内容。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朴素得起了。
我并不是主张年轻人马上进入这种状态。因为你还没有看过的世界那么大;你还不知道女人有多可怕;你也不知道挣钱多么累。所以,你都要做过、经历过,才能得到。
哪怕是离婚,也要结过一次婚;哪怕将来有一天你儿子跟你挥手作别,被其他女孩儿拐跑,你也要有个孩子。这些都是有一天让你朴素得起的根源。
我其实不是很认同那些坐着地铁、公交车去电视台教大家炒股的朋友。我觉得一个能够教人炒股,教人赚钱的人,至少自己已经挣到了几个亿,几千万总应该有了吧。然后你可以说:“我把它捐了,去过朴素的生活。”这才叫朴素得起。
庄子之所以提出“弃世则无累”,是因为庄子是一个没落贵族的后代,就算他没有真正体验过贵族的好生活,在他的基因里也是知道有过好生活的,起码他见过。
人生应该体验的累,应该经历过的风花雪月还是要有的,否则将来的朴素总显得不那么有力量,不那么真诚。
我有一位朋友说:“从一开始没有放浪形骸过的年轻人,一直都很听话的好男人,到了四五十岁突然不知道哪个荷尔蒙分泌到哪个腺体、哪个脏器里面,搞乱了脏腑气脉所表达的真诚的放浪形骸,那才叫可怕。与其老了以后这样,不如年轻的时候释放完,老的时候就回归平淡朴素。”
那个时候再来讲“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就可以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