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人撰文
仙风
道院白云阁(未完待续)
我去过“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拥有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并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的丹崖山上的蓬莱阁,更为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凭借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飘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美丽传说而折服,尤其为吕洞宾的传奇故事而产生极大兴趣。而在现实生活中离我近在咫尺的吕祖阁却很少为人知晓。
吕祖阁,又称白云阁,古人在这里修建白云阁,传说是吕洞宾仙游于此,看到了这里的太行风光、仙山圣水,架鼎炉修炼脱凡成仙,然后走东海战龙王的成就了一番霸业,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祖阁始建于清初,子午线上,坐北朝南,特殊的是,它三面环水,前山列屏,演八卦,走九宫,太极玄天,乡人称其为轿地。是以供奉元全真道教北五祖吕洞宾的道观。它距明代潞王府一脉相连,说明了他在上天世界显赫地位。吕洞宾是在八仙中影响最大、在民间传说故事最多的一位神仙。道教的重要派别全真教把他列为祖师之一,又称他为纯阳真人。他在八仙中虽然资格较低,但是他的知名度却是最高的,为他而建立的道教宫观几乎是遍布全中国。在道教或道教以外的各种著作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多。一般认为,他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中国唐朝(681-907年)时期人,出生于山西省蒲州。他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精通各种经典,但前后参加了20多年的考试,都名落孙山。直到46岁时他遇到了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受其指导成为神仙。他在道教中的形象一般是容貌俊秀的道士,戴着头巾。在民间传说中,吕洞宾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他喜好舞剑、饮酒、做诗,据说他还是一位很风流的神仙,也正是由于充满了人情味,所以他受到人们的加倍喜爱;吕祖阁也是豫北古城卫辉供奉“吕祖”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
古代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今年在公历5月18日),是道教中的全真道北五祖师之一吕洞宾的诞辰,民间亦称吕祖诞或神仙诞。时至那日,大戏三天,当地民众与诸多信徒都要将吕祖神道像从神坛上小心翼翼地请下,用专轿抬着他出大殿和庙门,到城镇的大街小巷中巡视游转一圈后再返回。一路上鸣锣开道,吹吹打打,旌旗簇拥,浩浩荡荡,观者前推后搡,堵街塞巷,煞是热闹。此举又俗称神仙出会。而此日,凡宅中供有吕祖神像的人家,均会于其前糕果酒肴祀奉,焚香礼拜,虔诚至极。
元,王恽记:卫州北通燕赵,南走京洛,河山之间一都会也。府志:朝贡连络,舟车交集。续志:东接齐鲁,西控三晋,南襟汴洛,京畿众水汇流,环带群山列屏······两河之要地,中土之名区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卫辉增添了许许多多的神秘,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过客,也聚集了天下诸多的名人志士,孕育着千年的道德文化。距离卫辉古城北约1.5公里处的唐岗村,就来到了白云阁。这是一座独具规模千年灵瑞的仙风道院,它初建于唐,兴于金元,历代迭有兴衰,经清康熙二十三年河北守道田庆曾大规模修缮遗存下来,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民国初期一度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宏大的庙宇,雄伟的气势和那独具匠心的精美石刻,无处不张扬着皇家的尊贵与神仙世界的崇高和神圣。卫辉城背依文脉,显得平实安然。白云阁是因为吕祖神仙的存在修建的,它就像是一座漂浮在光宇世界的殿堂,寂静幽深,神秘莫测。
吕洞宾,号纯阳子,唐末晋陕之地人。其原名吕岩(《全唐诗》与《词综》内均收有他的诗作),本是一位仰慕道教的读书人,好诗嗜酒,倜傥不羁。因两举进士不第,看破红尘,遂浪迹江湖,晚年入终南山修道,创有内丹学经,自称回道人。他被后朝人逐步神化为仙圣。传其得道后常负剑云游山海,为民斩妖驱怪,除暴安良。在民间流传的八仙故事中,他最潇洒风趣,传说丰富奇异,扑朔迷离,人情味最浓,故亦最为民间所称颂。
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兵连祸结,匪盗横行,田园荒芜,饥荒遍野,民族矛盾尖锐,少数民众为了摆脱精神与生活上的痛苦,纷纷向宗教寻求精神庇护,从而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由大金汲县人萧抱珍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的“太一”教应运而生,太一教以卫辉为中心,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道教信徒斗增,从金绍兴八年至元朝末年,九代教主横跨历史300余年,传教范围一度扩展到河南、河北、安徽、湖北、山东、山西等省。太一教的连续七代教主都曾受到皇帝的御封。五代教主萧居寿,深得元世主忽必烈青睐,长期住在北京,除了参加各种祈祷.禳灾,醮祭等活动外还参与朝政,倍受优渥。元朝后期,太一教由盛而衰,逐渐从我国北方走向江南,楚天一代,然后归源全真教派。吕祖阁是一座官建仙风道院,太一教消亡后,道教徒开始以比干庙、吕祖阁为中心,设道长组织道事活动。传至范诚滇已是吕祖阁龙门第二十四代道长,也是吕祖阁最后一任道长。从大金“太一教”兴起到吕祖阁二十四代道长范诚滇,全国解放,道教开始隐入民间沉默了近一个世纪。卫辉道教经过了中国古代的五个封建王朝,传承三十三代。上千年的道教兴衰史为吕祖阁这座仙风道院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据乾隆版《汲县志》载;白云阁既吕祖阁,在城北五里许潭岗之上,高数丈,上悬白云阁,下镌脱凡洞......。尽管我们不能跨越时空隧道去再现它的历史辉煌,但是,从目前的建制规模和我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建筑构件、来看,它显示的是中国不同历史朝代的建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具体的文字材料能够说明这座古庙具体的建筑起因与年代。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发现在唐岗村西白土岗上经常见到一个百岁以上的古稀老人背依一棵古树,头枕着碗睡觉,感觉很奇怪,有好事人走上前去寻问:“老人家,你是哪里人呀,家住在哪里,秋天天气凉了怎么能在这荒天野地里睡觉呢?”老人欠欠身回答说:“我是山西人,云游到这里歇脚”。回答完以后双目微启,看看天,翻个身又昏昏睡去。时间长了,人们也不再去注意他了。七七四十九天后,老者就不见了。可是让人奇怪的是,每天早上人们就会见到在他睡觉的地方有一团白雾缠绕,而且在他背依的红枣树树身上有碗扣的印痕,奇怪的是,从此这可老枣树不再开花结果,虬枝横伸,老态龙钟,看上去就是一尊活神仙。有明眼人就猜测这一定是吕洞宾显圣了呀。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接着就有善男信女对着古树焚香,磕头祷告,祈求吕祖爷保佑地方风调雨顺,富民平安,来年能够过上好日子!并承诺,若是吕祖老爷显灵,就要为吕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结果是来者有求必应,一时香火日盛,朝拜者骆驿不绝。时间久了,人们就开始筹划修庙这件事了,他们用这棵古树为吕祖爷塑了像,建起了庙宇。如今我们看到的神殿里端坐在神龛里那个双目微启,似醉非醉,神态端庄而高贵的神仙就是纯阳祖师吕洞宾神像。
吕祖阁这座豫北地区最大的皇家道院(称其为皇家道院,是与潞王封番有关,潞王来到卫辉,三点一线的生活让他倍觉不爽,他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就有了他读书、写字、纳凉的崇本书楼;礼佛、诵经、藏经的朝阳寺;修禅问道云外仙州;消遣避暑的离王雪宫香泉寺),吕祖阁旧有前朝留下来的望月楼(后毁于战火),从建筑规模到建筑形式,都承载了中国道教在卫辉走过的一段辉煌历史,2005年重修吕祖阁建筑施工时,从地下发掘出了一座石牌坊的残片,石牌坊上的两幅对联把人们带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
绿水青山一幅画图天赐巧,仙风道院千年灵瑞地呈祥。
池水盘环喜见鸢鱼嬉戏,岗峦对叠伫看龙凤呈祥。
这是一幅非常优美的原始的生态环境大画。“青青太行潺潺流水,道院仙风龙凤呈祥”,是说太行山的水从地下潜行三十里,注入吕祖阁后面的黑水潭里,潭里的水打着漩涡从地下冒出来,然后绕吕祖阁分东南两个方向,汇入卫河,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时候牧野之地的潭岗是一片泽国,这里岗峦起伏,沟壑交错,草长莺飞,鱼虾成群。天上的鸢鹰盘旋,潭水里的鱼儿跳跃,在“太行叠翠,卫水拖蓝,鸢飞鱼跃,龙凤呈祥”中,形成了一幅巨大的乐天图。潭岗藏风聚气,是一处道家修炼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吕洞宾大器晚成,千里迢迢,寻根来到这里,具体时间应该是庚申年即唐开成五年,那年他42岁。当他来到这草长莺飞、仙气横生的潭岗之上,举首西望,感慨万千,蓝天白云下的文脉大岗的钟秀与神奇深深地吸引了他,这里尽管没有“玄天长年之光景﹐日月不夜之山川。宝盖层台﹐四时明媚。金壶盛不死之酒﹐琉璃藏
延寿
之丹﹐桃树花芳﹐
千年
一谢﹐云英珍结﹐
万载
圆成。”之美景,但是这里的仙脉灵气也足够自己享用一生了。这里成了他炼丹的第二个大本营,在这里写下了自己一生的神话。
吕祖阁有碑记载:......比干维世以无心,吕祖度世以有像,故化工昭列代,国朝居多灵迹者四方,卫地为最......。碑文说,大清光绪丁丑年有一位身着黄色道袍的老者来到卫辉,沿街化缘,看上去他的年龄大概有100多岁了,整日沿街募化,要求升米百钱,人们都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没有人再去理他。功德圆满后,他告诉这里的人说:我要回终南山去了,明年卫辉这个地方有难,提醒大家要注意。第二年果然久旱无雨,颗粒未收,岁侵饥人,升米百钱验也。本村张君裕如,公商修庙 ,以开其光,正在计划动工修建的时候,吕祖再次到来。是说,庙上的纪刚道人去城里办事,归来路上,遇到了仍然是前面见到过的褐色道衣的百岁老人,他们搭伴而行,在路上说了许多话。老者说:你们是否经常见到白云阁上有一只野鹤时来时去呀,那就是东道主呀,今天我来到这里天已经很晚了,能否在这里住上一宿?说话间,已经能够看见山门了。纪刚说:你从旁门进去,我从中门进去通报观主一声。进了山门,霎时眼前海阔天空,渺无人迹,竟是走进了人间仙境。纪刚连呼仙哉!仙哉!当他回过神来,再看,身后的老人已经不见了,他神游数日,归来时则榆荚满身,似梦幻一般,当他登上高高的山门台阶,心中的激动仍然不能自已。
民国初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国的领土,蹂沥人民,唐岗村首善弟子李茂等20多人祈求吕祖显圣,想见吕祖一面。三天后,吕祖梦示李茂,三月初三午时和弟子们见面。听说后众弟子彻夜未眠,高兴万分。为此,李茂还从县城专门请来了摄影师。当时摄影师也非常纳闷,认为他们是在开玩笑,讲定:如果照出像来分文不取,如果照不出来像要求他们付款清帐。这天,他们早早的来到了吕祖阁,摆好了香案。午时三刻,人们看到从西北方向飘来一团祥云,弟子们黑压压跪倒了一大片。吕祖爷到了,一声惊呼,随着李茂手中的杏黄旗的摆动,摄影师按下了快门,图片中吕祖爷风尘扑扑 踏云而来,身边还跟着八大仙人。现在,这张照片被吕祖阁永久的收藏起来。
清康熙二十三年,河北守道田庆曾前世结缘吕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重修白云阁。他出巨资,历时三年,把吕祖阁修的象是人间仙境一样,大功告成,在大家正在喝庆功酒的时候,吕祖再次踏云而来,在山门外的石碑上写下了一首诗:
五百年前旧相知,今日卫源始泄机。
愿捐己财整半万,白云阁建千古题。
鹤发童彦增福寿,桂子兰孙出更奇。
丙丁南行荣四座,辛金归来八马车。
吕祖阁建好后,卫辉风调雨顺,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田道台产生了面见吕祖的想法。于是,道台求得吕祖一签;三月初三在宜沟相见。到了这天,田道台早起,焚香上路,时值中午,准时到达宜沟。之后,左等右等不见吕祖爷的面。太阳落山了,道台带着一脸的沮丧与疲惫回到了家里。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再次来到吕祖阁,跪在吕祖爷的面前,说出自己一身的疑惑与不解,请求吕祖明示。吕祖扶乩显化:说,你在去宜沟的途中,看到的那两个在泥沟里玩耍的孩子了吗?这时,道台恍然大悟,在去宜沟会友的路上,自己确实是看到了两个孩子在泥沟里口对口的吹气玩耍。自己则错误的把“泥沟”听成了“宜沟”。自己后悔不迭。
然而,他还不死心,重新焚香祷告,仍然要见吕祖一面,以了却自己思念吕祖的心愿。吕祖乩书再次显圣,告诉他,四月十四白云阁后花园见面。这次,他再也不敢大意,早早起来,安排兵士把白云阁围了个水泄不通,人是只准进不准出。时辰已到,他把白云阁后花园找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没有能够见到吕祖爷的面,当人都散去的时候,田道台跪在吕祖面前,久久不愿离去,他心里有一万个想不通,自己乍就见不到吕祖爷的面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老道长给他抽了一签,对他说,你在后花园里见到的那个舂米的长发老人就是他老人家呀!这是你天大的造化。到这时候,道台才恍然大悟,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也完全理解了人与神相交的真谛。他跪下再拜吕祖,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山门。之后,捐钱建阁的田道台平步轻云。
秦老汉讲,他先天性残疾,从小就父母双亡,十岁起就成了流浪街头的弃儿,整天在吕祖阁里打转悠。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一个黄衣道士,住在了吕祖阁里,看到他这个无依无靠的苦命孩子,对他说:“孩子啊,你整天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一辈子时间长着呢,我教你给人治病吧,好歹是你一生的饭碗。”当时因为年龄小,他对老者的话似懂非懂。一天它随道士沿街化缘,回来后感觉很累,于是就在山门前的土台上背依老人睡着了,当醒来时,老人不见了,在身边的饭碗里并排放着十八根闪闪发光的银针,他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后来他还真成了远近闻名的神医,他走街串巷,行医看病,治病救人,从来不收分文,在街坊四邻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秦老汉临终时一再对人讲,吕祖显圣,救了我一生,他医术大多都是自己在“梦”里悟化得到的真传。其实现在看来,也不是那回事,就是由于他长期和庙里的行医道士在一起,走街串巷,耳闻目染,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一些为人治病的本事,比如把脉、针灸、推拿之类的医术,当解放后吕祖阁道医失传之后,他就成了三里五村名副其实的山寨版道医传人。
清光绪年间,“升仙会”创立三年,吕祖乗兴而来,顺手拾起一块石榴皮在石碑上赞诗一首“血泪西归去,双蝶耍戏梅,翌日享花福。白云口口追”然后飘然而去。这块石碑记载了吕祖到来的时间、目的,也写明了他高兴而满足的心情,石碑的背阴雕刻着280个妇女(坤道)参加升仙会盛典的人员名单。碑体高大,字体流畅,落款是“大清丁卯”。还有一块残碑,记载的是皇家在这里举办“血盆盛会”峰会建樵勒石,其形式和规制更高,推测,好像不是清代的遗物。试想,在封建社会那样的状态下,能够集合成百上千个道教信徒在这里举行盛会,那已经能够说明,这里的仙风道院的道教影响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道观。
乾隆皇帝南巡体察民情,当他路过汲县唐岗村的时候,顿感身体不适,于是就来到吕祖庙求签问卦,当卦象两次都是“十帝坐江山,不过三百秋”时,脸上阴云密布。传说,在村东通京大道旁,有一个土龙岗,约20亩,高数丈。乾隆第一次路过时不仅大吃一惊,这里岗峦起伏,绿波荡漾,空中云雾缠绕,具有韶山冲一样的王气与霸气,预示着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要成就一朝帝王。这还了得,乾隆停下来,认真审视了眼前这座不起眼的土山,他发现,这是从太行山余脉潜入地下东西走向的土龙,假如能潜入卫河,新皇帝一出来就要改朝换代了。想到大清江山社稷,乾隆决定破掉风水。他命人拔光了岗上的柏树,又在龙头上建立了佛爷庙。这次路过,发现这里王气不散,于是又在河园村打水井一眼,据说井打在龙的脖子上,从井里汲上来的水就是红色的。破掉了风水,他仍然放心不下,在庙里建立了行宫,住下来,并且让人在太阳出来前连喊三声:“皇帝出来了!”然后再来吕祖庙焚香祈福,请求神灵保佑,并且在吕祖阁里留下了三块免去卫辉(辖10县)三十年钱粮的“乾隆御碑”。
1945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生病(当时是日军的一个联队长,相当于旧军队营级干部)到吕祖庙求签问卦,当老道长范成滇告诉他“病能好,速回国积德行善前途无量时”他双膝跪在吕祖像前对天发誓:“若能随了心愿,我将重修宝阁,再朔金身”。当他当选日本首相后,就力排众议,来到中国,他说“过去我在中国的汲县住过,其中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棵树,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那里还有个吕祖庙,曾经看好了我的病,我想到那里去看看。考虑到当时(1972年)的国内、国际形势,周恩来未置可否只是淡然一笑了之,于是,此行未能了却心愿,成了日本这位风云人物的终生遗憾。
民国总统徐世昌,出生在卫辉,乳名叫卫生。他家的祖莹就在唐岗村北500米处的凤凰台前坡。徐家世代敬吕祖,他认为自己能够当上总统,也是唐岗这块风水宝地和吕祖的神佑。于是,他每年回家祭祖都要到吕祖阁参拜吕祖神灵,吕祖阁道长温同明被钦点为总统替身。为了感谢吕祖的圣恩,他将北京白云观所藏明版《道藏》影印二部128套计2600余卷捐给白云阁。同时送来的还有江西烧制的八大仙人瓷像,宫廷御用的“十二美女弹唱”(乐器)等 。当时社会名流及吕祖阁道长范诚滇携全县120名道士一起到火车站迎接,并且直接把徐世昌迎进了吕祖阁。徐世昌向吕祖叩拜,以表敬意。
1947年农历二月十九的晚上,解放卫辉的战斗打响后,国民党第32师认为解放军的指挥部在白云阁,军官命令跑手用大口径炮对准吕祖阁足足打了一个时辰,吕祖阁却未中一枪一弹,炮兵营长很是纳闷,于是,命令炮手又对准远处薛屯村东头的一座庙开了一炮,三间大殿轰然倒塌。当他们知道是吕祖显灵时,心中十分害怕,敌军官到吕祖阁烧香磕头,祈求神灵开恩,发誓永不再犯。
日本鬼子顺京广铁路南下,当人们知道已到安阳时,村里一片混乱,村民到吕祖阁烧香求神灵明示,卦辞说“白云阁前逃性命,守旧安神得太平”,于是全村几百口人都聚在庙里。当日本鬼子来到比干庙村时,空中侦察发现前面是一片汪洋,军队无法前进,于是改道杨井村,使唐岗一方百姓躲过一劫。
唐庄镇索屯村王老先生讲,文革时期他在电机厂任铸造车间主任,那年造反派夺权成功,他们把司令部安在了吕祖阁,一时间,乾坤颠倒,神仙移位,整个庙院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然而他们狂妄的折腾了几天,就鸦雀无声的搬出了神庙,,他们发誓今生永不再踏进吕祖阁半步,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是那几个不怕死的造反派头头知道吧。
传说归传说,然而古庙里那五雷神符、吕祖神仙、神秘的脱凡洞、五百根救人的神签(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眼科)·饱含着古庙历史的神钟和满身都是宝贝的楸树、柏树、国槐和石榴百年不坏的树身,都曾记载着一段悲壮的历史。多少年来,道家用“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开化了无数先民,救治了不计其数的病人却是不争的事实。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吕洞宾的一首诗:两日行山兴尚稠,尘缘未断切回头。一天风雨吹凉阁,四面藤萝作客留,着眼尽观为业障,平生无过是浮沤。何须底死言名利,寻得清闲即便休。
吕祖阁是中原人民的骄傲,是中原吕祖文化的结晶。千百年来这座神庙里究竟还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成了一段历史空白,然而那些透着皇气的“工”字拜坛,精美的龙雕石刻和那一串串无法解读的道家文字等等,或许还能告诉人们一些什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