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在儿科门诊,医生经常听见家长说“我孩子下面鼓了个包”,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腹股沟斜疝。斜疝发病率不低,可达4%,多数为男孩发病,大众常将其称为“小肠气”“疝气”。
“疝气”是怎么来的呢?
男性胎儿在胎龄第8-9个月时,睾丸从腹膜后间隙降入阴囊时,腹膜随睾丸下降而形成鞘状突,一般来说,在胎儿出生前后,鞘状突就会完全闭合。
不过,部分早产儿或患儿可能会有先天性的鞘状突未闭,这是斜疝形成的解剖基础;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遇上咳嗽、便秘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情况,腹腔内的脏器就可能通过鞘状突下降至阴囊,形成“疝气”。
鞘状突未正常闭合,有哪些后果?
- 未闭合鞘状突较小时:鞘膜积液
腹腔内的液体流到阴囊,可以引起阴囊增大,我们称之为鞘膜积液,白天活动后明显,夜间睡眠后减小,很多新生儿存在阴囊较大的情况,多数就是这个原因。
鞘膜积液有一定的几率自愈,因此可以观察到1岁左右,最晚不超过2岁,在此期间应就医,遵医嘱观察或治疗。
- 未闭合的鞘状突较大时:腹股沟斜疝
腹腔内的脏器下降,就会形成腹股沟斜疝,因为最多见的是小肠,又称“小肠气”;女孩则多是卵巢和输卵管。
腹股沟斜疝示意图
斜疝表现为腹股沟处的肿物,孩子哭闹时出现,安静时消失。由于就诊时不一定正好出现症状,医生会主要依靠查体或是B超辅助来检查。在此,提醒家长们,在孩子出现症状时,可以对患处拍照留存,以帮助医生快速诊断。
- 最严重的可能:嵌顿疝
如果掉下来的脏器不能自行复位,而是停留在疝囊内,就会形成嵌顿疝,这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若未能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疝入的脏器缺血坏死。
斜疝自愈可能性小,通常医生都会建议观察到孩子6月大后,就安排手术,如果出现反复嵌顿,更要提前手术,避免意外发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