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陈 贝 程 曹 白 艾 包 查 常 崔 成 敖 安 柴 仇 楚 车 蔡 贲 鲍 边 薄 长孙 卞 毕 卜 昌 百里 柏 从 爱 岑 巢 邴 班 池 储 淳于 巴 别 暴 苍 步 伯 充
陈姓
是中国众多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居全国第五大的姓。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陈姓为现代中国第五大姓。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陈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陈姓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澳门及台湾都是第一大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10位。
「陈」源出
一;出自「妫」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找到帝舜的后代胡公满「妫」姓。封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并将其女嫁给他,伺奉舜祠,其后人以国名为姓。二;鲜卑族改姓,据《魏书》所栽,南北朝时有代北三字姓侯莫陈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陈。三;古代安南(今越南)国王有姓陈。
迁徙分布
按区域而言,在南方地区(闽台、两广)陈姓则居于首位,占该区域人口的10.57%;在长江流域地区(江浙皖赣湘鄂川黔滇)陈姓位列第四,占该区域人口的4.86%;在北方地区(即除南方、长江流域以外地区)陈姓则退居第七位,占该区域人口的2.51%。从省别来看,福建、台湾、广东、浙江等省是陈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陈姓占本省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01%、12.21%、10.52%、7.74%,并且在台湾、广东、浙江三省,陈姓均为本省第一大姓(福建陈姓略低于林姓,居本省第二位)。从人口总量来看,广东为当代中国陈姓第一大省,该省陈姓人口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比例达14.7%,其次为四川、福建,三省陈姓人口合计可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33%。 注:以上数据由袁义达先生(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依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抽样资料统计,详见袁著《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统计数据不包括少数民族。
贝姓
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10位。贝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贝」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庶子姬,后裔的封地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2.源于地名,出自古代贝丘地区,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迁徙分布
贝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也排序为第一百十位。贝氏远祖起源于西周时期,上古时周文王的一个儿子被封在今天的河北省巨鹿浿水,建立了郥国,公族子孙就时代以国名为郥姓,后来他们去掉“邑”字边旁,改姓“贝”。因此,“贝”姓也是出自周朝王室之姓,即姬姓。后来,有一支贝氏从河北巨鹿浿水迁移到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一带,由于贝氏人口逐渐增多,该地被称为贝丘。另一些居住在贝丘的人,也有的人就此起姓为“贝”。贝氏后来在清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清河郡望。
程姓
一、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为重黎(火正)之后裔。周宣王时,休父入为大司马,受封于程国。洛阳上有程聚,即其地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时称程伯休父,其子孙遂以封国\"程\"为氏。二、以邑为氏。据《左传·杜预注》云:春秋时晋国有中行荀氏之子食采于程邑,其后以邑名\"程\"为氏。
迁徙分布
程姓在春秋时代已经分布于河北鸡泽、河南洛阳、陕西咸阳一带,春秋末,有晋国名士程本迁居齐鲁大地。三家分晋,程婴的后裔迁往赵国首都邯郸。秦汉时期 ,鲁国人程郑举家迁往蜀郡邛崃(今属四川省),且有其他程姓迁往浙江乌程和江西南昌,总之,秦汉时期 ,程姓已在华北长城以南地区繁衍。三国时程普(河北省丰润)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安家,东晋程元璋(洛阳上程聚)的子孙定居安徽歙县篁墩,东汉末年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人程秉南迁交州(今广州市)为长史,其分支有的在程乡(今广东省梅州)定居。西晋时,程姓有人做官到今甘肃武威、张掖,程姓族人开始在祖国大西北扎根落户。北魏时,洛阳程氏2000多户被迁到东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安家。五代时,江南的新安程氏从安徽回迁到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其子孙有迁陕西礼泉者。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今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处,程姓族人的分布日益稠密,逐渐扩散到江苏、江西、福建地区。与此同时,南达岭南的珠江流域,北到长城外的蒙古草原,西到河西走廊,东达东部沿海,在这一广大地区,都已有程姓族人居住。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使河南地区程姓复兴,金兵南下时,伊洛二程的子孙也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长子迁江苏吴县,程颐的长子迁安徽六安,次子迁金城(今江苏省句容),三子迁池州(今安徽省贵池),河南程姓自南宋开始,成为了我国江南程姓繁衍的主要来源之一。南宋绍兴年间,洛阳程姓有些迁居桂林、贵州。元时,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又从池州复归业洛阳,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已有程姓。明清时期,程姓便已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历史上,程姓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为主;南方是以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为主。如今分布在河南、安徽、四川和山东等省的程姓要占到全国程姓的百分之六十。其中河南最多,据说程姓在全国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有十八派,派系最多。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九。
曹姓
来源有六:1、赐受曹官,以官为氏。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第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政权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2、受封曹国,以国为氏,出自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封在曹国。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曲阜东南)。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3、出自姬姓。相传周武王克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振锋即为曹姓的受姓始祖。4.曹姓黄帝后裔,源自山东南移。5、他姓改作曹姓后汉有曹嵩(曹操之父),本姓夏侯,后改姓曹,是为安徽曹氏。6、少数民族曹姓1)匈奴族曹姓。2)满族曹姓。3)蒙古族曹姓。4)藏族曹氏。5)瑶族曹姓。6)阿昌族曹姓。7)布朗族曹姓。
迁徙分布
先秦时,曹姓主要活动在甘肃、山东和江苏北部。秦汉时,曹姓已分布于长江以北各省和华东地区。唐初和唐末,中原有两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进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唐末宋初,曹姓进入了两广。清初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宋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曹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这两省曹姓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浙江等省。全国呈现北部冀豫、东南皖赣浙两大曹姓聚集地区。明朝时期,曹姓大约有6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65%,列为第三十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曹姓人口增长值为负值。明朝以前,曹姓的主体一直在中原和山东,宋元明时期北方连续不断的战争,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口减少十分明显。明朝时期,江苏为曹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等省。全国重新形成了鲁、苏、浙、赣、皖曹姓人口聚集大区。
当代曹姓的人口已达73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9%。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全国重新形成了冀豫鲁、皖苏、川鄂湘三块曹姓高密度聚居区。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四川中部和西部、青海东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内蒙古中部、陕宁北部、山西、京津、河北大部、山东西部、河南南部、安徽大部、鄂赣北部,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88%以上,有的比例高达2%,这部分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0%,居住了大约37%的曹姓人群。在四川东部、湘渝贵、云南北部、广东北端、陕甘宁南部、河南北部、湖北西部和南部、江西大部、苏沪浙闽、山东东部、河北东:北、辽宁、吉林大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4%一10.88%之间,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2%,居住了大约53%的曹姓人群。
白姓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1.出自芈姓。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称白氏,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2.出自部落。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远古时期,中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3.出自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国人以地为氏,称为白姓。4.出自、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迁徙分布
白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四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2%左右。“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氏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白氏名人古以有之,文坛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时事,长庆集中载功德”为其写照。白氏虽历经迁徙,但仍为一典型北方姓氏。白氏最早发源于陕西、河南一带。战国时期,河南白氏(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朝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封大将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隋代以后,白姓有更多新鲜血液注入(如“寻根溯源”所注),使得白姓家族更趋繁茂庞大。唐时白仲后裔白温,迁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白锽居郑州(今属河南省);白锽之孙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省)香山,为白姓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河南各地,蔚为壮观。五代时,白姓迁于古时南阳,后繁衍旺盛,形成当地望族,且以“南阳”为郡望堂号。宋元时期,有白姓族人为避金人及蒙古军队南下,纷纷徙迁南方。但总体看来,白姓仍以北方为主居地。明朝,白姓作为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之一,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从清初开始,闽、粤白姓有陆续入居台湾,进而移于海外者。白姓是台湾的第六十四大姓,白氏族人,大都集住在台北、南投、台中三地。台湾的白氏开基始祖是明朝末年抵达台湾的。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泉州人白祖孙与林钦宗、林忠等人,入垦台北县五股乡德音村蓬莱坑;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又有泉州人白姓入垦台北县平溪乡平湖村石碇了,遂使台湾的白姓一代一代地繁衍发展起来。 今日白姓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为多,这四省白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白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艾(ài)姓
源出有四:1、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以祖字为氏。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遂成艾姓。通常认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据《通志·氏族略》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2、出自春秋孔艾之后,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省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说: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3、出自复姓改为艾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艾斤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单姓艾氏,称艾姓。4、出自回族中有艾姓,主要来自经名首音。如清代,归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后裔遂以艾为姓。回族艾姓从西亚迁徙而来中土.为唐时外来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兰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及江苏等地。
迁徙分布
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早出现在上古西夏国王少康的大臣名为汝艾,他在当时是声名显赫的名门贵族,后代就取“艾”为姓。另个艾姓来自于春秋时期。有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名为田孔封于艾山(今山东省泰安县),世称艾子或艾孔,他的后代就以地名“艾”字为姓。再有一个说法是北魏时去斤氏的后代也有改为艾姓的。
包姓
1、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 伏羲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2、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3、出自鲍姓,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4、蒙古族包姓,成吉思汗直系后代,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蒙古族第一大姓。5、《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查(Zhā)姓
源出有四:1、出自姜氏,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公族,以邑名为氏。齐国的君主齐顷公的儿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楂姓,后来将木字旁省去了,于是遂成为查姓。2、出自芈姓,以邑名为氏。春秋的时候,有楚国的公族大夫被封在查邑,他的后代便以查作为姓氏。3、出自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诸侯被分封于柤(今湖北省南漳西)。由于其封地的名称也写作查,他也被认为是查的封主。以后,他的后代也以封邑的名称为氏,称查姓。4、出自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查姓。如在清代满族中,居住在沈阳一带的人就有人以查为姓。另外在满洲八旗中,原以沙拉为姓的人后来也改姓查。至于其他民族,如当代的彝、傣、土家、哈尼、蒙古族等,也都有人以查为姓。
迁徙分布
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查姓源自古代有个地方名读音如查,以这个地名形成的姓,就形成了查姓。原来,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顷公的一位公子,享用那里的物产,这位公子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形成了查姓。百齐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建立的,姜太公又是是炎帝的后代,所以查姓远祖很荣耀。查姓先人明清两代最为昌盛,据《郡望百家姓》一书记载:查氏望出齐郡。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查姓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海陵郡、齐郡、济阳郡等。查姓几经历史上的繁衍迁徒,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如辽宁的清源、山西的太原、陕西的韩城、湖南、安徽的泾县、江西的金溪、福建的清流、广东的澄海、贵州的从江、四川的合江等地都有查姓人口的分布。查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七十一位的姓氏,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姓氏,但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尤以安徽、江苏多此姓,这两省的查姓约占全国汉族查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
常姓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八。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武王克商后,文王子于康国,世称康叔,武庚叛乱被平定后,康叔又被转封于卫国。后来,康叔又分封其子于常邑,其后逐为常氏。二﹕因避讳而改,《世本》载春秋时楚国公族恒惠公之后有恒氏,一度改为常氏。来避宋真宗赵恒的名讳。「恒」和「常」义相同。三﹕又据《路史》云,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亦有常氏。神话中黄帝大臣常先与常曦之后。
迁徙分布
山东、江苏为早期常姓发源地,此种发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于大江南北,据载,战国时代,北方河南、河北南部地区以及南方吴、楚等国,均有常姓。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常惠,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十余年后返汉,官至右将军,封长罗侯,其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姓由此显赫。与此同时,常姓在起源地山东亦形成一大望族,遂有平原郡望。汉末三国之际,“蜀之江原(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常氏多显者。”时有名人常播、常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甘肃常姓繁衍茂盛,遂成望族。曹魏时,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常林,封高阳乡侯,官拜光禄大夫,其后人多入朝为官,家族荣耀显贵,在河内形成望族。常林四世孙常珍,携家眷徙凉州(今属甘肃省),后人亦多官宦,遂形成常姓的武威郡望。隋唐时期,常姓名人多出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和陕西新丰(今临潼东北)两地。新丰常姓职仕朝廷者多人,甚为显赫。时有新丰人常衮徙居闽(今福建省)地,后人遂在闽、粤一带繁衍,故闽、粤常姓多以新丰为宗,以常衮为开基祖。宋代因避真宗名讳,恒姓被迫改为常姓,这为常姓家族注入一股新泉。此期常姓迁徙足迹自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往福建、广东一带,后入云南、贵州等地。明代有山西常姓被迫迁周边省份之人烟稀疏之地。清代常姓有入台,定居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常姓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崔(Cuī)姓
源出有二: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2、出自少数民族崔姓。① 满族人姓氏中有崔姓,铁岭北部女真阿都歌千户崔咬住、崔完者,以崔为姓。满族老姓包括:崔穆鲁氏、崔佳氏、崔珠克氏。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崔姓一直为齐国的卿大夫,活动在山东地区。秦汉时期,崔姓发展很快,成为 崔姓分布河北地区的大族,以此为源地向四周播迁,大凡崔姓寻祖,都要追到河北的清河和博陵二郡望。崔姓自西汉至宋,官宦不绝。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崔姓居首位,连国姓李氏也屈于其后,可见崔姓的辉煌。尤其在唐朝崔姓最为显耀,为宰相者出自清河的有11位,出自博陵的12位。宋朝以后,崔姓分布更为广泛。宋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排在第四十三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陕西、河南,这三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山东、广东、安徽、江苏四省。河北为崔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崔姓总人口的24%。当时的冀、豫、秦地区为崔姓聚集中心。明朝时期,崔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为明朝第六十六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山西、河北,这四省崔姓大约占崔姓总人口的73%,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两省。江苏省的崔姓人口约占崔姓总人口的24.6%,为崔姓第一大省。全国的崔姓人口流动从北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鲁冀晋、南方江苏两块崔姓人口聚集区,崔姓重心向东漂移。
当代崔姓的人口已达到420多万,为全国第五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崔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河南,这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陕西、吉林,这六省的崔姓又集中了32%。全国形成了关内鲁冀豫、关外黑吉辽两块崔姓聚集地区。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崔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东北的崔姓迅速增长。崔姓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崔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豫晋、冀京津、黑吉辽、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甘肃东端、鄂皖苏北段,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4%,居住了大约7l%的崔姓人群。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南端、内蒙古中西部、川渝北段、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中部,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14%的崔姓人群。
成姓
1.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发源于今山东宁阳。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其弟、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建立郕国。其后代以国名郕为姓,后有的去邑为成姓。2.出自姬姓,发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周武王将另一个王族叫季戴的,分封在另一个也称为郕邑的地方,即今河南范县濮城一带。季戴也在郕邑建立了郕国,其后代也以国名郕为姓,后改郕为成,形成了成姓的一支。3. 出自芈(mǐ )姓,始祖为成虎。春秋时,楚国君主若敖有公子名成虎,其孙以王父之字为姓,遂为成姓。4.据《北京彔》所载,古匈奴部落屠各族亦有成氏。5.出自满族老姓汉化,改为此姓的满族老姓包括:董鄂氏等。
敖姓
源出:1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2出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二迁徙分布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谯郡(今天的安徽省毫县)。【堂号】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安氏
出自西域少数民族,略有三支﹕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汉灵帝时安息国(伊朗东北部)太子安清,潜心佛学,来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定居(见本网的「安世高」段,其后有安氏。南北朝时又有安息世子来到中国定居,亦为安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三﹕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安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一带。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安氏。又,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冒姓安氏。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安姓很少为人所知。进入东汉以后,安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区。唐朝,是安姓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但因安禄山之乱,河南一带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减少。宋朝时期,安姓大约有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全国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晋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区。明朝时期,安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8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贵州和山西两省,约占全国安姓人口的40%。贵州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陕西、山东、河南,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间,安姓人口减少很多,其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东南迁移。全国形成以川贵、晋冀豫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当代汉族安姓的人口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万增到170万,达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安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四省,大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山西、甘肃、陕西、贵州,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和向南达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带。安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京津冀、晋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北段、贵州北部、豫鲁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苏西北、内蒙古大部、黑吉辽,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9%的安姓人群。在内蒙古东北部、山东东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川贵桂大部、重庆、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3%的安姓人群。
柴姓
1、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学生叫高柴,高柴的孙子以祖父的名字为姓,叫柴举。柴举的后代就以柴为姓,世代相传。
2、也与林姓同宗。原因一说是隋末林士弘称帝失败,易林为柴,今龙岩有天子地一带,其柴姓为宋郑王之后,即后周皇帝之后,尊文财神比干和林士弘,这些柴姓人至今只认林坚为祖。
迁徙分布
一、现将山东省烟台市离休教师柴文清所著的《中华柴氏宗谱》一书中的关于柴氏家族新时代“辈”字口诀公布如下:春夏秋冬天,岁满又开元。炎帝因水姜,繁增伍仟年。四岳佐尧舜,伯夷秩宗官。功封吕建国,兴周尚威显。正卿敬仲奚,维权立齐桓。儒师学生高,仁义礼孝全。再传名为举,复作新标记。汉武唐绍业,世荣更英杰。祖德根基远,泽民历代赞。华众同仰颂,光辉照宇环。期盼来者贤,永铭续谱篇。(后两句可作期待语用)1、柴姓诞生迄今的世代如何计算根据本谱第20页上有关资料的计算,可知柴氏诞生至今约两千五百余年。根据古时“30年为一世”“父子相继为一世”的传统计算,正好排满82世。
二、本谱所定的100个辈字的使用方法1、以始祖柴举作为百字之首的“春”字为根基,往下依次按字论世系、排辈份。2000年已尽82世。正与百字中的82字“德”相对应。以2000年划一界限,从2001年1月1日起,全国各地柴氏族人所生子女为83世,均以百字中的83字“根”字来命名,以求全国柴氏世系的统一。2、对于某一家、某一村和某一小范围内辈份清而不乱的柴氏人,迂到老侄少叔或年龄相同而辈份不同者,到2001年,最晚的一辈可按83世而用“根”字命名。比此高一世的可用“德”字,高两世的,可按81世用“祖”字命名,依次上推来解决。
三、《中华柴氏宗谱》里公布的百个辈字是供读者讨论的初稿,经过一年多来山东、江苏、河南、北京等地柴氏代表们反复商讨、修改,最后定稿、发出,望认真贯彻执行,以完成柴氏家族新世纪统一世系的大业!是幸!
四、根据《慈溪余姚家谱提要》:柴:士佳切,平,佳韵。单姓。《通志》:“柴氏,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高柴,仲尼弟子。柴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周太子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周世宗。”《姓考》:“齐大夫食采于柴,因氏。”《千家姓》:“平阳族。”
仇姓
1、仇姓出自九姓,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立国号为“九”,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不少人加入人字为仇姓。2、出自仇牧姓氏,仇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据《元和姓纂》载,仇牧为在蒙泽(在今河南省商丘东北)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宋万。宋万在自家宅门外与仇牧展开一场恶斗,仇牧被宋万摔死。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为姓,称仇氏。此支仇氏望出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3、出自侯姓所改,据《魏书》载,南北朝后魏时,有中山人侯洛齐,本为侯姓,后为仇氏养子,故改仇姓。太武帝时,他以平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其后渐成望族,成为中原仇姓一支。此支仇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4、出自后仇池国,前秦政权灭亡后,苻坚的女婿杨定率部众返回陇右地区,于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前秦苻丕太安元年,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公元385年)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招纳氐族、汉族之民自立。四年后,杨定占领了天水、略阳、陇城、翼城等地,自号陇西王。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后仇池国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破,至此,后仇池国历武王杨定、孝昭王杨玄、惠文王杨盛、仇池王杨保宗、大秦王杨难当、仇池王杨建义、仇池王杨保炽共七代君王而灭亡。前、后仇池国灭亡后,杨茂搜的后人又相继建立了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北周静帝宇文衍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阴平国王杨法琛因积极协助北周王朝的益州总管王谦反抗杨坚,在杨坚建立隋王朝之后,即派大军灭了阴平国。此后,氐族部众遂散处各地,逐渐融合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之中。在仇池国灭亡之后,有氐族部众取故国名为汉化姓氏者,即称仇池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仇氏、池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仇姓大约有4万1千人,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东、河南、甘肃、四川,这五省仇姓约占仇姓总人口的88%。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等地。陕西为仇姓第一大省,约占仇姓总人口的21%。明朝时期,仇姓大约有8万8千人,约占全国人口o.0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甘肃、山东、山西、浙江,这四省仇姓约占仇姓总人口的89%。甘肃为仇姓第一大省,约占仇姓总人口的四成。当代仇姓的人口大约有29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为第二百五十位大姓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仇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内蒙古、四川,这六省区的仇姓大约占仇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上海、甘肃、天津、贵州I、山西、河北等地。江苏居住了仇姓总人口的31%,为仇姓第一大省。仇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沪皖、浙江大部、江西北部、湘鄂桂琼大部、贵州、云川渝大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甘肃南部、宁夏、陕西西段、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黑吉辽、河北东北,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以上,最高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居住了大约82%的仇姓人群。
楚(Chǔ)姓
1.源于芈姓,出自周成王给颛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上大夫姬林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3.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重臣禇遂良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4.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赵襄子之家臣楚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5.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7.源于傈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8.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9.传说,楚氏出自古代贤者楚老,当为楚氏之始。
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楚姓大约4万8干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河北、广西、江西等地。河南为楚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楚姓总人口的四成。明朝时期,楚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不足1万,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湖南、河南、宁夏等地。当代楚姓的人口大约有28万,为第二百五十二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楚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湖南,这四省大约占楚姓总人口的73%,河南为楚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楚姓总人口的四成。其次分布于江苏、陕西、黑龙江、山东、安徽等地。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豫鄂渝、冀晋京津南部、陕宁大部、甘肃东南、四川东部、贵州北部、广西北部、湖南大部、江西西北、苏皖鲁大部、内蒙古东北、黑龙江、吉林大部,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0.2%睽笙j以士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6.2%,居住了大约81%的楚姓人群。
车姓
车姓来源有五:1、出自妫姓。据《元和姓纂》、《汉书》所载,舜后田氏之裔,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子孙因氏。2、出自嬴姓。据《路史》所载,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有车姓。3、据《世本》所载,相传黄帝之臣车区占星气,据传乃车姓之始。4、赐姓而来。据《圣君初政纪》所载,明时邳州指挥使车言,本姓信,洪武中有军功,赐姓车。5、出自他族。据《魏书·官氏志》所载,河南车姓,源自鲜卑人,北魏时改车 氏、车非氏为车姓;据《魏书》所载,西域车氏,本车师国胡人,以国为氏;鄂伦春族特禾格氏汉姓为车;清时高丽人姓,世居平阳(今山西临汾);今朝鲜、满、蒙古、回、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迁徙分布
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宋末元初的夷族入侵,更导致了车姓子孙足迹遍布于福建、广东等地局面的出现。明初,山西车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湖南、江苏、山东、河北等地。明中叶以后至有清一代,车姓人有迁居台岛,扬帆东南亚者。并随着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陕西人去甘肃,河南人迁陕西,湖广人填四川等多次政府强令移民和民众自发移民运动,车姓人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生根发芽。
蔡姓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克纣以后,周文王第五子叔度分封于蔡国(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称为蔡叔度。武王死后,蔡叔度参与武庚叛乱,事败被放逐。叔度之子胡,率德驯善,周公旦举荐为鲁国卿士,后又复封于蔡,称为蔡仲胡。至蔡平侯时,迁于新蔡,昭侯迁于州来(寿州)。春秋后相承二十六世,公元前447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蔡」为氏。南北朝时,后周赐蔡氏改姓大利稽(鲜卑族复姓),至隋代复旧。
贲姓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县贲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贲姓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贲氏起源于春秋鲁国,鲁国有一个贵族叫县贲父,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贲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贲氏正宗之一。2.源于戎族,出自春秋时期北戎分支贲浑戎,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苗贲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4.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5.源于特殊称谓,出自两周时期勇士,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6.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虎贲氏,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7.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贲泉,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8.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
贲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贲姓来源于春秋时候的鲁国。鲁国有一个贵族 贲姓叫县贲父,他的后代取贲字作为姓,世代相传。还有种说法,说春秋时晋国有个贵族叫苗贲父,他的后代取贲字作为姓,世代相传。关于贲姓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书《风鹆通》里记载的,春秋时秦国有贵族叫人贲父的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一带),源于秦国的王族,其后代称为贲氏。在古代,贲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宣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贲姓是县贲父之后。而《姓氏考略》上指出贲音肥,又有愤、奔二音,秦非子之后有贲氏。在《公羊春秋》上也有“贲浑旧音六或音奔。”的记载,不但指出出“贲氏间奔”的自古已然,同时也为后世对贲氏的源流提供了一项考证的线索。过去有许多学者认为2000多年以前被视为西戎的贲浑之族,后来与汉族打成一片之后,通行证以贲为姓。望族居宣城郡(今安徽省的宣城县东北一带)。
鲍姓
一﹕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夏禹后人,杞国公子敬叔,到齐国出任,食邑于鲍邑。因以鲍为氏。其子鲍叔牙,曾孙鲍国,世代为上卿。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俟力伐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鲍」氏。又代北复姓有「鲍俎」氏。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干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明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目前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鲍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79)表明: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鲍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o.26%之间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边姓
1、商代有诸侯国边国(今地不详),为伯爵,称边伯,其后以边为氏。至周王朝时,有大夫亦名边伯。2、出自子姓。周朝时,宋国国君的儿子名城(一名御戎),字子边,其后世子孙便以边为姓,成为边姓一支。
迁徙分布
浙江省诸暨市有边姓聚集村落大约有人数2万左右;从中原迁徙来大约有近千年先祖边肃公边肃是诸暨边村边氏宗族的先祖。1920年编写的《暨阳同山边氏宗谱》辑有宋代魏了翁撰写的《边氏宗谱叙》,此文叙述了诸暨边村边氏始祖谨公(字慎夫,号敬齐)与边肃的源渊关系。文中记载:谨公为承奉郎,由温迁暨宅傍同山,虑遗绪之失传也,遂征寻经理往牒,详布糸图,以示将来。固知肃公有三子。伯子石隐,不仕,名位无稽。仲子守公,西川郡佐,大展其才。令子纪昌遂占其籍。四世之后有经公转抵河南,三嗣纷然星散不能缕述再传。而应隆公起以节度显职扈跸至杭命巡海得道温之松门里,择而居之而锺毓谨公焉,此乃缔暨嫡属之祥也。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江西)人,官至端明殿学士,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边氏宗谱叙》是魏了翁于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撰写的,应是边村边氏溯源的一份重要史料。元代脱脱撰的《宋史》,在卷301列传第六十中找到了《边肃传》,全文如下: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人。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累迁太常博士。三司使魏羽荐为户部判官,祀南郊,超荐尚书度支员外郎。帝以三司钩取无法,至道初,置行帐司,以会财用之数,命肃主之。帐成,迁工部郎中。真宗幸大名府,命肃经度行在粮草。改判开拆司,出知曹州,徙邢州。会契丹大入,先是地屡震,城堞摧圮,无守备,帝在澶州,密诏肃:“若州不可守,听便宜南保他城。”肃匿诏不发,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代之。骑傅城下,肃与战小胜,契丹莫测也,居三日,引去。时镇、魏、深、赵、磁、洺六州闭壁不出,老幼趋城者,肃悉开门纳之。擢枢密直学士,徙宣州。车驾朝陵,徙河南府。还,勾当三班院。出知天雄军,徙真定府,累迁给事中。以王嗣宗代肃。嗣宗与肃有旧隙,讽通判东方庆讼肃前在州,私以公钱贸易规利,遣吏强市民羊,买女口自入。嗣宗上其事,帝以肃近臣,不欲属吏,遣刘综、任中正以章示之,肃引伏。以守城功,止夺三官,贬岳州团练副使。久之,徙武昌、安远军节度副使,起知光州,以泰宁军节度副使徙泗州,又徙泰州,卒。子调,终尚书兵部员外郎、福建路转运使。
薄(Bó)姓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据《潜夫论》上说,薄姓是姜姓的后代,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2、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据《左传·杜预注》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3、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部薄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7、出自其他姓氏所改:① 据《万姓统谱》记载,薄姓是商朝诸侯薄姑的后代,后简化为单姓薄。② 据《魏书》载,南北朝时,北魏鲁卑族代北地区有复姓薄奚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迁徙分布
薄氏源出多头,先秦时其已在今河南商丘与淇县(卫之国都)一带分布。古代学者考证,薄与亳同,俱为地名,亳位于距商丘百余里的亳州,先秦时,薄即包括此相邻的两地,这样来说,亳亦可视为薄氏之发祥地。亳于东汉时为谯郡之治所,所以,谯郡成为薄氏之第一大郡望。
战国中后期,宋国与卫国俱被灭国,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间地,汉初高祖刘邦之妻薄姬即为今江苏苏州人,其父于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私通而生下薄姬,薄姬后被文帝尊为皇太后,其弟薄昭也因迎立文帝有功而封为轵侯,其子薄戎奴、孙薄梁均世袭,这可以说是薄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汉、魏时期,一支薄氏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后与北魏薄奚氏改来的薄氏相融合,逐渐昌盛为该郡之大族,此地古属雁门郡,是故后世薄氏有以雁门为其郡望堂号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氏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宋、元时期,薄氏在西北之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明朝初期,山西薄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薄氏于西南之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渐有山东等地之薄氏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六年以后,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氏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
二十世纪中期,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氏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如今,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长孙
长孙(Zhǎngsūn长孙)姓源出有二:1、出自北魏皇室沙莫雄,为拓跋氏所改。长孙复姓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莫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就是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莫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长孙嵩后来位至太尉,封为北平王;他的侄子长孙道生屡建战功,位至宰相,封为上党王。拓跋嵩因有功于魏,世袭为王族大人。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2、出自北魏之前有长孙氏。据《汉书·艺文志》和《孝经》上记载有长孙顺“长孙氏说”二篇,西汉时期已有长孙氏。
迁徙分布
长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王族中有一位叫拓跋嵩,因为功劳大,朝廷封他为王族大人,这个封号可以世代承袭。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时,孝文帝在位时,孝文帝向汉文化学习,将拓跋姓改为元姓,孝文帝的姓名叫元宏。而拓跋嵩的后代,就改姓为长孙,意思是王族长门的子孙,这个姓和王族大人的封号也相呼应。长孙姓望族居济阳(今山东省定陶西北,一说河南省兰封东北)。据《郡望百家姓》记载:长孙氏望出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卞姓
姓氏的一种。卞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是我国当代第269位姓氏。
1、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吾融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黄帝有儿子叫龙苗,龙苗生吾融,吾融的儿子姬明被封在卞国(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的卞桥镇),史称卞明。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遂成卞氏。2、出自曹姓,为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卞庄子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时,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文王第六子叔振铎于曹(今山东省曹县),世称曹叔振铎,其后以曹为氏,遂成曹姓。
迁徙分布
卞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是我国当代第269位姓氏。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高士卞随。据该书的记载,这位卞随的事迹是这样的:“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元,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代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 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询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于颍水而死。” 到了大约3000年以前的周代,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一带,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记载的:“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卞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以为氏,鲁有卞庄子,楚有卞和”,以及《广韵》上所同样指出的:“周曹叔之后,曹之支子封于卞,遂建族。”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后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自曹氏,这么说来,曹、卞两氏很显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传,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联姻的习俗,看来倒的确是“事出有因”的。“和氏之璧”,在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当年赵国的蔺相如,曾经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以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为它创下了那一页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史典。而这件至宝,正是由春秋时代的楚国人卞和所发现的,所以才会被名之为“和氏之譬”。
毕姓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毕(Bì 毕)姓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高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毕(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市之北),故称为毕公高,并建立毕国。毕公高其子毕万事晋,乃封于魏,其后代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姓氏。仍居于毕国者,遂以国名为姓,称为毕氏,并且历代相传。2.出自任姓所改。据《世本》所载:“系自任姓所改。”3.出自他族改姓和少数民族中有毕姓。
迁徙分布
三千多年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长安、咸阳两地之北,也就是说渭水的南北两岸乃毕姓之发祥地。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仕晋,因功封于魏,到其曾孙魏文侯时,三家分晋,因此有毕姓改成魏姓者。虽如此,毕姓此际在山西扎根却是不争的事实。战国时,滕国(今山东滕州)有毕战,说明此际毕姓已进入山东。
先秦时期,毕姓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西汉时,南越将军毕取降汉,被封为侯。并有涿(今河北省涿州)人毕野白,这些史实表明,毕姓在北方已扩展于今河北,南方的广西也有了毕姓人。此际,一支毕姓远徙山东省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东平郡的毕姓繁衍日盛,可谓族大人众,名人辈出,此际见诸史册之毕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缘关系者。另外,毕姓太原郡望、河内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壮大,北魏出连氏改毕姓后,入迁洛阳,使毕姓河南郡望尤为昌盛,并荫及河内。
唐安史之乱后,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毕宏入蜀,偃师人毕构裔孙一支迁居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唐代末年,因避回鹘掳掠和黄巢之乱,有毕姓南及两湖一带。北宋时,代州云中(今山西省大同)人毕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郑州,其孙毕良史先迁蔡州上蔡,靖康之耻后,避居江东。与此同时,有毕姓因仁宦或避难之故迁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明初,山西毕姓人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清乾隆年间以后,河南、山东的毕姓人,伴随闯关东的风潮,通过海路,入迁东北三省。此际亦有沿海之毕姓赴台,或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者。
如今,毕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毕姓约占全国汉族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毕姓是当今 书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清,河北之沧州、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毕姓在全国汉族人口中约占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
卜姓
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1、出自姒姓。为上古夏禹的儿子夏启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据《风俗通》所载,夏时太康之弟封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东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儿子叔绣(周武王之弟)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所载,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有卜姓。3、出自商、周代卜人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苑》所载,周礼卜人之后,以官为氏。又据《风俗通》载,“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专管占卜的长官称太卜,其地位相当于大夫,其属从官员称为卜人。他们的后裔有的以卜为姓,称为卜氏。4、出自春秋时卜筮官之后,以官名为氏。据《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所载,春秋时晋国卜偃、秦国卜徒父、鲁国卜楚丘,皆为卜筮官,其后人以官名为姓,称为卜氏。5、出自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6、出自职业。上古由巫师专管占卜,他们的后代就以职业为姓,世代姓卜。
迁徙分布
卜姓源起繁杂,先秦时期,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尚有春秋时鲁国大夫卜齿奇,晚于卜偃,而同样身为晋国掌卜大夫的卜招父,战国时有纵横家卜皮。可见在先秦时,卜姓人已分布于鲁(今山东省西南)、秦(今陕西省)、晋(今山西省)、楚(今湖北省)地。西汉有今河南省洛阳人卜式,东汉有东郡(今河南省濮阳)人卜己,桂阳(今湖南省郴州)宿贼卜阳,表明今两湖之地已有卜姓人入迁。魏晋南北朝时期,卜姓在今山西离石、湖南溆浦、河南洛阳形成大的郡望,并且已有卜姓定居今江苏、浙江等江南之地。隋唐之际,卜姓除继续繁衍于上述之地望外,已有卜姓人定居于中国的大西北,如唐代学者卜天寿为西州高昌(今新疆区吐鲁番)人。两宋之际,今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均有卜姓人定居。宋末元初,有福建宁化石壁村之卜姓徙居广东。明初,山西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陕西、河南、宁夏、北京、天津等地。清代以后,山西等地之卜姓因谋生之故,迁于蒙古,对于山西人来讲,称为走西口。此际,南方卜姓已经在今华南、西南等地散居开来。如今,卜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广西、广东、内蒙古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卜姓约占全国汉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
昌姓
1.出自有熊氏。为黄帝的嫡系胤胄,始祖昌意之后,以祖字为氏。2.出自「妊」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传说上古有昌意,为黄帝之子,「嫘祖」(黄帝的后)所生。3.出自黄帝有臣名昌寓。
迁徙分布
当今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武汉市、黄石市、孝昌县;河南省信阳、登封市、伊川县、洛阳市;安徽六安市、巢湖市、金寨县;山东省平度市;重庆市、成都市;江西省吉安市、新余市、萍乡市、南昌市;湖南益阳、桃江县;江苏省南通市、辽宁省、浙江省、陕西省城古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台湾省、海南省等地都有昌姓人家居住。昌姓后来多居于河南,并且在汝南郡,东海郡发展,逐渐形成望族,世称汝南望(汉高帝置郡,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海望(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百里(Bǎi lǐ )姓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秦国大夫百里傒,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赐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今山西平陆),称虞候。到了春秋时期,虞仲有个后人叫傒,曾出游诸国。他曾至齐国,遭弃用,又至周王室,仍不为用。后入虞国,官为大夫,以佐虞侯,因其家居于虞国百里乡(今山西平陆),称其为“百里傒”,简称“百里奚”,字里,又字井百、子明,亦称百里子或百里。
迁徙分布
百里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六十七位门阀,望族出新蔡郡、京兆郡。百里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百里氏源出姬姓,春秋时代,有一位辅助秦国君主秦穆公,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一霸的人物,叫百里奚。百里奚是秦穆公的宰相,被人称为“五羊大夫”,因为他是秦穆公用五只大肥羊换来的,他就是百里姓的始祖。百里奚出身贫苦百姓家,但勤奋学习,又有才干,炼就了一身胆识和本事,他到过许多国家,都不受重用,最后秦穆公用羊将他从楚国换来,任命为宰相,成就了大业。这样看来,百里是老百姓那里起源的一个姓,当百里奚成为大人物后,这个姓氏就更昌盛起来。不过也有的学者认为,百里姓可能也出自贵族,因为百里奚原先是虞国人,而虞国是上古舜帝的后代居住的地方,故百里奚是舜帝后代中的一支。百里姓望居新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地区)、京兆郡(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柏姓
起源主要有三:(一)、以封国命姓。它的来源可经追溯到三代以前。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也叫柏子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春秋时,柏国被楚国所灭,柏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柏作为自己的姓氏。《通志.氏族略》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二)、以人名命氏。始祖为柏翳,起源于尧为部族首领之时,系出嬴姓。《史记.秦本经》载:“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柏翳,舜赐嬴姓。”自此之后,柏翳使有了两个姓属,即柏姓和嬴姓,他的后代子孙也形成了两到,其中一支,是为柏姓。
(三)、以木名命姓。相传远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为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伯芝。据说,伯芝曾担任伏羲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所以深得百姓拥护,被尊为皇伯。他住在皇伯山(在今河南陈留县)上,他的子孙就姓伯。伯姓,古时也作伯姓。
迁徙分布:分布在各地的柏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从(Cóng从)姓
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在今安徽省桐城东南,为侯爵称枞侯。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氏,汉代以后,去木旁为从氏,才有从姓。2、出自汉代将军从公的后代,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的记载,汉代时,有大将军枞公,其后代以其名字为姓,姓从。
迁徙分布
从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从姓出自姬姓。古周朝时,周平王将自己的小儿子分封到枞(今安徽省桐城县一带),并封他为候爵,历史上称为枞候。枞候后来在枞地建立了枞国,枞国的王族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枞氏,后来去掉木改为从,就是今天从姓的来源。汉代有将军叫枞公,他的后代称为枞氏,枞氏后来该为从氏。宋代人编写的百家姓中就有收录从姓的,所以枞氏演化到从氏,应是汉代以后,宋代以前的事。
爱(ài)姓
1.源于回鹘族,出自唐朝时期西域回鹘(回纥)国相爱邪勿的后代,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2.新莽时有农民起义领袖爱曾,似乎唐前已有爱姓。3.出自他族。古代其他民族以爱为名者,汉化后也有的以爱为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爱氏。4.源于阿拉伯族,出自叙利亚西部操阿拉伯语的拂林人爱薛,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
爱氏是一个源出少数民族的汉化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一千一百十八位,望族出西河郡、伊犁郡、辽东郡。
岑姓
位列宋代百家姓第67位,在当代大陆与台湾的新百家姓中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岑姓来源有二:1.出自姬姓。据《风俗通》、《通志·氏族略》、《吕氏春秋》、《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武王(一说文王)封为岑子,其地为梁国岑亭(故城在今陕西韩城南),子孙以国为氏。2.出自他族。两越(指广东、广西)“狸人”(狸系旧时对南部少数民族之蔑称,族名,后部分与汉、壮分别融合,在海南岛为黎族之先民)多此姓;今壮、布依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迁徙分布
岑姓发源于今陕西韩城,历先秦而降,岑姓一支迁居南阳郡。东汉初始,中兴名将岑彭的出现,不但使得沉寂已久的岑姓名扬天下,也为后世岑姓之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经济条件。岑彭功封舞阴侯,被刺死后,其子岑遵嗣,后当朝皇帝又念及岑彭之殊功将岑遵弟岑淮封为谷阳侯,可谓显赫一时。遵子伉,伉子杞,杞子熙,熙子福世袭,他们不但贵为侯爵,而且入仕当朝,极大的壮大了南阳岑姓之名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岑姓依旧繁盛于南阳郡,并以之为中心,因仕宦、避难、谋生等原因渐有远离祖居地而徙奔于山西、山东、河北,以及南部省份之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者。唐朝是又一个岑姓发展之高峰期,其位居相位者三名,为官者不计其数。其第一位宰相是岑文本,其祖父岑善方南朝后梁时官至起部尚书,其父之象为隋邯郸令。文本弟文叔子岑长倩,文本孙岑羲均官至宰相,诚为显赫荣耀。湖北地近河南,隋代之前即有岑姓落籍江陵,唐代时,文本之后也有徙居江陵者,其玄孙岑参便为这一支的杰出代表。五代十国至宋元间,两湖等地岑姓有迁于今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江西之地者。明初,山西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岑姓在全国分布之地愈广,福建、海南等地均有岑姓入籍。明末,张献忠入蜀建立大西政权,于川地杀戮无数,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入主中原后,为恢复当地经济发展,强令湖南、湖北以及广东部分地方的百姓入填四川,当地岑姓也概莫能外,入迁于今四川、重庆之地。历有清一代,岑姓分布之地愈广,并有沿海之岑姓飘洋过海,进入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如今,岑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广东、广西等地多此姓,上述三省之岑姓约占全国汉族岑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一。
巢(Cháo)姓
源出有二:1、出自上古有巢氏。上古时,中原地区林木茂密,野兽很多,经常侵扰人类。后来有人发明了在树上构造木屋,从此人们在睡觉时就不必担心野兽的侵袭了。于是大家把这个人视作圣人,推戴他为部族首领,号称“有巢氏”,他的后代就是巢姓。尧为帝时,有个隐士名叫巢父,同当时的名士许由是好朋友。尧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但被巢父谢绝。尧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种话。这时巢父正好牵这牛走过河边,他问许由为什么洗耳朵,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的嘴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大禹时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省巢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借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巢姓。2、以地名为姓。夏桀被商汤打败以后,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后来死在那里。他的子孙有留居在南巢的,便以地名命氏,称为巢氏。
迁徙分布(缺)巢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远古时候,尧帝的大臣中有一位叫巢父,他是中国建筑的开创者。也称为有巢氏。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特徵是木建筑,与其他国家的石建筑有很大不同。远古时时候,巢父教人利用树干架起房屋,以便于防上野兽侵害,后来这类建筑被称为杆栏式房屋。因为架在树上,类同鹰鸟建巢,所以它的创建人就称为有巢氏了。大禹为王时,将有巢氏的后代封为贵族,让他们建立巢国,就在现今安徽巢县一带。巢国公族后代形成巢姓。巢姓望族居于彭城郡,即现在的江苏省徐州、铜山一带。
邴姓
一、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所载,春秋时晋大夫邴豫,食邑于邴,因以为氏。二、又,\"邴\"亦作\"枋\",为泰山下邑,居此者以为氏。齐国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左传》载齐国大夫邴意兹,《史记》作\"秉意兹\",可见\"邴\"氏与\"秉\"氏相通。《路史》载:楚公族有秉氏。《通志·氏族略》载:汉有秉宽。
班姓
渊源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若敖的后代。若敖的儿子名叫斗伯比,斗伯比的儿子名叫令尹子文。相传令尹子文是吃虎乳长大的,因虎身有斑纹,后代就用“斑”为姓氏。“班”和“斑”通用,后改成“班”。2据《风俗通》记载:班姓为楚令尹阙班的后代。
迁徙分布
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如今,班是子弟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在一起的不是很多。我听说在西安市有个班家庄,我想去考察一下。在山东临沂平邑县有个叫大三阳的村庄,大约有1500位班氏族人。
池姓
1.出自嬴姓,始成于战国时候的秦国。战国时,秦国有个王族名叫公子池,他是秦国的大司马。他的家族繁盛,其后代就以他的名字为姓,遂成池姓。 2.以居住地为姓。《风俗通》载:“氏于地者,城、郭、园、池是也。“古代城墙称作城或垣,城外护城河称之为池。有世居于护城河畔的人,便以池为姓。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的就是用护城河的水去救火,水中的鱼因此遭殃。
迁徙分布
据《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所载,池姓望出西平。今为福州大姓。又据《姓氏考略》所载:陈留有池氏。主要分布有二:⒈西平郡: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将汉代的金城郡分置西平郡。在今青海省西宁市一带。东晋末年,为秃发乌孤所占,称西平王,以此为都。⒉陈留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储姓
以王父子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字储子,曾与孟子相交。储子之支孙以祖字\"储\"为氏。
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储姓不足1万,在全国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苏、河南、浙江等地,福建为储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储姓总人口的33%。明朝时期,储姓大约有2万6千人,江苏为储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储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分布于安徽、浙江、宁夏、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当代储姓的人口大约有23万,为第二百六十七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o·018%。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储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A形的态势。储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安徽,其次分布于江苏、上海、湖南、浙江、天津、陕西等地。储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浙江西北、江西北部、湖北东部和西南、河南东部、山东南部、陕西南端、重庆北段和东南、湘黔大部、广西、广东西北、云南西南,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3%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6%,居住了大约61%的储姓人群。
淳于(Chúnyú)姓
源流单纯,源出有一: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后,把原夏朝斟灌国姜姓淳于公封在州邑(今山东省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亡国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到唐代中期,唐宪宗名李纯,淳于姓的“淳”字与“纯”字同音,遂在避讳之列,乃去淳为于姓。五代以后,有于姓恢复祖姓,仍复姓淳于。
迁徙分布
淳于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远古时的炎帝的后代人,封于州邑,让他们建立了州国。还同时封为公爵,于是州国的君主就称为州公。州国那地方,就在现今山东省安丘县。安丘县的东北边,至今还有个淳于城,这个淳于城,原来就是州国的都城。州国经一度亡国又复国,复国后就称为淳于国。再以后,淳于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了。淳于氏望族居齐郡(今山东省临淄县一带)。后来因徙迁,有的于河内郡为望族(今河南省西部黄河以北一带)。
巴(Bā)姓
源出有四:1、出自凤姓。以水为姓。据《姓氏考略》和《路史》载,上古时伏羲氏有个后裔叫后照,定居于巴水,即今四川省东部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巴水为姓,称巴氏。2、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据《元和姓纂》以及《通志·氏族略》载,周代有巴国,开始被封的国君是子爵。巴子国辖境相当于现在四川省的旺巷,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并于秦。巴子国国君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巴”作为自己的姓氏,称巴氏。3、出自北方小数民族改姓。明清时期(约300年前后),满族、蒙古族人迁徙中原(特别是满清入主中原)后,有不少的满人和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一部分从汉例,改为单姓“巴”氏,其中满族改为巴姓包括的满族老姓包括:阿尔布氏、阿勒巴齐氏、巴雅尔氏、巴尔达氏、巴雅拉氏等。4、出自巴克尔家族。
迁徙分布
巴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巴氏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居住的武落钟离山,一般都认为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内。直到今天,长阳县清江中仍有武落钟离山,山中有赤、黑二穴。所谓巴氏等五姓,应即五个氏族部落。所谓五姓之子争为君长,实质上就是五个氏族贵族争夺酋长的职位。这个故事反映了早期巴人尚处于“酋邦”阶段的历史事实。巴氏务相(“务相”也即“巫咸”)取得酋长职位后,即率领巴人向西迁徙。他们首先溯清江而上,来到盐阳(大致在今湖北恩施附近)。盐水有神女,她对禀君说:“此地广大,盛产鱼盐,愿与君共享此地。”禀君不肯。神女于是每晚都来与禀君同宿共枕,白天化作飞虫,与众飞虫群飞,掩天敝日,大地无光。这样一连过了十天,禀君派人送给神女一缕青丝,作为定情礼物,并且留下话说:“ 将青丝带系在脖子上,表示我们时刻相依相伴,我将不会离开你。”神女很高兴地接受了,将青丝带系在脖子上。于是禀君乘神女不备,站在阳石之上,弯弓搭箭,瞄准系有青丝的飞虫,一箭将神女射死了,天空重新放射光明。禀君于是在夷城(今湖北省恩施附近)定居下来。这则神话故事说明巴人向西发展过程中,曾与当地部落有过接触和冲突,并最终取得胜利。在廪君时代以后,巴族的势力迅速增强,活动的区域相当广泛。在最北面,巴族到达了陕西南部汉中、安康一带,今天的大巴山就名源于巴人。在东边,巴族似乎一度控制过汉水中上游地区;在南面,巴族仍保留了清江上游的老根据地。到了商代后期,活动在汉水流域的巴人已经和中原地区的商人发生联系,并且一度成为臣服于商王朝的“子爵国”。但是在公元前12世纪,由于殷商统治者的暴虐,巴人转而与西迁徙(余略)。
别(Bié)姓
源流纯正,源出有一:按《辞海》解释:别子,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曾巩《公侯议》:“天子之嫡子继世以为天子,其别子皆为诸侯,诸侯之嫡子继世以为诸侯,其别子各为其国卿大夫。”据《姓氏寻源》上指出,别姓是别成子之后。古代封建宗法制度中,次子以下为小宗,小宗的又次子称之为别子,与嫡长子一系的宗子相区别。古时别子不得以祖上姓氏为姓,而另为一族,故称“别子为祖”,以祖父字、官、封邑、爵、谥号为姓,其中有的以自己在宗法制度中嫡庶方面的地位为姓,遂有别姓。
迁徙分布
别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根据古书姓氏考略上记载,古时候有个人叫别成子,这是关于别姓的最早记述。别成子的后代,就以别为姓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今天的别姓。
湖北别姓当是别姓迁徙出京兆最早的一支。应在南宋前。湖北别姓入鄂的始祖,据沔阳《别氏宗谱》载“原始祖为之杰公,原籍郢洲大宗,嘉定二年赐进士出身,出仕河南参知政事,卒赠少师”。此文确定沔阳别姓原始祖系别之杰。然宋代名人还有别仝,别仝乃别之杰之父。故别之杰是否为入鄂别姓始祖待考。
湖北别姓应不少于两支:一支为郢州本源,即别之杰宗族。此支别姓应分布在今荆门、钟祥、宜城、宜昌、沙市、枣阳等地,本支别姓起源与发展分布情况待查。另一支为别之杰后裔别妙祖明初迁徙至沔阳所发,属郢州别姓分支。这一支另成体系--另修宗谱,另排辈份,另立祠堂,为沔阳别姓。主要集中于仙桃(前沔阳)、天门、潜江、洪湖、汉川、武汉等地,其中仙桃市别姓最多,1992年修谱统计约3500多人。仙桃市原为沔阳,因沔水(今称汉水、襄河)流经而得名,历代建制为州、府治所。元末,沔阳人红巾军领袖陈友谅称帝号大汉,与朱元璋于鄱阳湖交战被射杀,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沔阳并大举移民。沔阳别氏始祖妙祖公于此时(洪武二年)迁徙沔阳,定居于沔阳西陲沔水支流通顺河南侧之毛嘴珠玑寺(即古竟陵南乡流泗河),至今已逾六百年。光绪十四年阖族同订六十四派为统一正派:妙兴仲季,思良述志,崇应嘉芝,字正心遂,材可行道,业必传世,体用以立,明新克治;化育至理,成全大义,华国文章,匡时经济,守泽承先,达孝善继,光生上代,允遵宗志。
暴姓
出自姬姓。东周时,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省郑州北),建立了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称暴辛公。春秋时暴国并入郑国,其国民以原国名为姓,称暴姓。
苍(Cāng苍)姓
与仓姓源流相同,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起源于远古,以祖名为氏。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叫做苍林,苍林的后代就跟随他的祖先以苍为姓。2、亦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黄帝的孙子颛顼高阳氏,有八个聪明的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他们帮助尧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世称“八恺”。其中大儿子名叫苍舒(又作“仓舒”)。苍舒的后代以他的字为姓,形成苍姓的又一支。3、起源于周朝时候的一种叫作“仓人”的官职,其后人以官职名为氏。周朝在朝廷里面设有仓人这一官职,专门官理粮食,是很重要的官职。仓人的后代有的以官名作为姓氏,称为仓氏,后来改仓为苍,成为苍姓的又一支来源。4、出自苍与仓通。古代“苍”与“仓”通,传说创造文字的仓颉,古代的书中也写做苍颉。大约汉代以后,有苍姓改为仓姓。
迁徙分布
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黄帝和炎帝一起被看作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儿子当中,有一个叫作苍林。苍林的后代都以苍作为姓氏,世代相传。在黄帝的孙子当中,有一个叫作颛顼的,也是当时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颛顼的后代高阳氏子弟八人,都是治国安邦的贤人,被称为高阳氏八恺。这八人中老大叫苍舒,他的后代也以苍作为姓氏,又形成一支苍姓。黄帝有个史官叫作仓颉,也是当时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文化很兴盛,而传说汉字,八卦也都是仓颉所发明的。在古代,“苍”和“仓”是通用的,所以仓颉有称为苍颉。而仓颉的后代,就有以苍作为姓氏的,是今天苍姓的又一个来源。
步(Bù)姓
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步扬。他的后代于是以邑为姓,称为步氏。2、出自北方鲜卑族三字姓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步鹿根氏,入中原后逐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单姓步氏,称步姓。
迁徙分布
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步氏源自春秋时期的晋国公族,是以地为姓的姓氏。根据《元和姓纂》与《潜夫论》等古籍记载,《左传》上曾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却步阳的先人食采于步这个地方,后来他们就以自己的祖宗的采邑为名为姓,世称步氏。步氏发祥于山东,后来很快向南发展,自山东移向江苏长江以南,自三国时期开始在东吴所在地的江南地区,为整个家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春秋时期的齐国也有步氏人家。距今大约2500年前,孔子的门徙中有一位叫步叔乘,就是当时的齐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另一支步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说,曾有一位步毅,由出自却氏。此外,《魏书·官氏志》上说,曾有步鹿氏改复姓为单姓步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伯(Bó)姓
1.源于嬴姓,出自夏王朝初年东夷族伯益,属于以先祖名为氏。2.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孤竹国王子墨胎允(伯夷),属于以先祖排行称谓为氏。3.源于荀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荀林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4.出自伯字开头的双字复姓所简改。5.源于柏皇氏,出自远古时代东方部族的首领柏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6.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大宗伯,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7.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术士南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8.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9.源于回族,出自著名回族先人伯笃·鲁丁,属于汉化改姓为氏。10.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11.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12.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的贵族爵位,属于以官爵称谓为氏。
迁徙分布
伯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七百八十三位,望族出河东郡。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风俗通》载:“嬴姓,伯益之后,太宰嚭,字子余,姓伯氏,州犁之子,为吴太宰。”“伯”字,在古代是老大的意思,因此古代兄弟中老大名字中常有伯字,兄弟多以伯、仲、叔、季等来表示相传如嬴姓的祖先禹臣伯益。商朝末年的名士伯夷等,他们的后代中都有以祖先名字中的“伯”字作为姓氏,称为伯氏。春秋时,齐、晋、郑、宋、鲁等国公族名仕的后人里均出现了“伯”氏。另有一说,远古时有“柏”氏,后讹传为“伯”氏,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此外,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有许多以伯开头的双字复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现,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姓简化成了单姓的伯氏。伯姓望出河东郡(今山西省黄河以东一带地区)。
充(Chōng)姓
源出有二:1、出自一种叫充人的官名,其后以官名为氏。所谓充人,是周朝时的一种官名,是《周礼》的地官之属,其职掌专门饲养祭祀的牲口。据《姓谱》和《姓氏急就篇》记载,古代非常注重祭祀活动,朝廷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牲畜来祭祀天地和祖先。周朝时设有“充人”一职(“充”的本义是“养育”,古代官吏职务级别低者多称“人”),专门负责饲养祭祀用的牲畜,有世袭充人一职的,其后代以职官名为姓,称充氏。2、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大夫充闾,他的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充姓。
迁徙分布
充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充姓出自姜姓。上古时候,姜太公辅佐周武王姬发打败了商纣,建立了西周。后周武王分封天下,姜太公因为居功至伟,被封到齐国为王。姜太公有一个后人叫充闾,是齐国的贵族。他的后代以充为姓氏,称为充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充姓。关于充姓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见于古书姓谱。周朝时候有一种官职叫“充人”,专门负责祭祀用牲畜饲养方面的事务。充人有的世袭这一官职,所以就把充作为姓氏,称为充氏。这是今天充姓的另一个起源。充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我国充姓家族人数不多,但源自二三千年前的充人,渊源悠久。
以下姓氏,下回专题
DE:
董 狄 戴 杜 邓 翟 端 木 段 第 五 丁 单 刁 窦 鄂 党 单 于 仉 督 段 干 东 方 堵 东 郭 东 门 东 都
FG:
符 高 郭 傅 伏 方 亓 官 顾 冯 樊 巩 甘 范 盖 宫 龚 法 关 勾 房 葛 谷 粱 公 孙 扶 凤 富 国 福 公 庚 古 封 耿 谷 公 羊 广 干 桂 费 弓 管 酆 逢 贡 归 戈 公 西 丰 公 良 宓 公 冶
HIJ:
靳 黄 计 胡 贾 侯 姬 解 何 蒋 呼 延 韩 纪 洪 郝 贺 姜 吉 冀 荆 焦 惠 景 经 金 花 海 江 汲 季 鞠 霍 衡 哈 晋 弘 滑 华 井 嵇 和 居 怀 籍 杭 皇 甫 桓 夹 谷 简 后 蓟 赫 连 宦 红 家
KLM:
李 刘 蓝 毛 廖 明 路 梁 墨 米 令 狐 黎 雷 马 罗 卢 林 牟 吕 茅 康 麻 缪 况 孟 龙 亢 凌 冷 闵 梅 厉 鲁 赖 廉 骆 陆 糜 孔 柯 莫 梁 丘 蒙 劳 柳 慕 娄 乐 乐 正 匡 牧 郎 慕 容 寇 苗 隆 连 穆 满 禄 利 空
NOP:
欧 阳 庞 潘 倪 牛 皮 宁 蒲 裴 平 南 宫 农 浦 彭 聂 南 门 年 那 蓬 欧 能 钮
QRS:
祁 强 曲 任 屈 邱 阮 戚 权 全 齐 秦 荣 丘 冉 汝 乔 钱 琴 闾 丘 漆 雕 芮 容 戎 秋 钦 融 饶 茹 壤 驷 裘 孙 司 石 宋 申 盛 邵 史 沈 舒 司 马 上 官 苏 司 徒 施 索 沙 尚 师 商 帅 司 寇 司 空 宿 赏 时 颛 孙 双 水 慎 桑 束 申 屠 松 寿 山 韶
TUV:
唐 涂 谭 汤 滕 田 陶 谈 屠 台 拓 拔 童 澹 台 太 叔 通
WXY:
尹 姚 袁 杨 王 余 印 禹 燕 羊 阳 殷 阴 郁 易 叶 严 尤 羊 舌 雍 于 言 颜 虞 岳 应 俞 伊 游 宇 文 阎 鱼 云 濮 阳 喻 羿 仰 元 习益 有 越 於 养 徐 汪 吴 谢 夏 薛 许 翁 魏 熊 辛 邢 温 轩 辕 万 宣 幸 向 武 卫 咸 夏 侯 鲜 于 席 西 门 项 韦 沃 尉 迟 萧 危 伍 相 蔚 荀 文 乌 闻 巫 马 奚 隗 万 俟 微 生 闻 人邬 巫 须 毋
Z:
张 赵 褚 湛 庄 周 宗 臧 朱 祝 郑 曾 钟 卓 詹 邹 章 甄 仲 钟 离 诸 葛 宰 父 子 车 左 左 丘 昝 诸 祖 宗 政 支 仲 孙 宰 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