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沐之熹
前两天刷到闺蜜的朋友圈:
居家办公的她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而辅导在家上网课的儿子更是让她使出了洪荒之力。
那晚,儿子有一道数学题琢磨了半个小时还没做出来。
她在一旁讲解了一遍又一遍,可儿子就是在一个点上拧巴着。
着急上火的她忍不住戳着儿子的头破口大骂:
“讲了这么多遍都不懂,你怎么这么笨!”
“你长的是猪脑子吗?”
“你到底有没有用心?”
孩子望着她的眼神从惶恐到委屈,然后慢慢变得冷漠,最后冷冰冰地把她推出了房间。
闺蜜心里又害怕又后悔,担心儿子想不开,她当晚守在孩子房门外,直到确认孩子睡熟后才离开。
“想起他看我的眼神,我都后怕,真想收回那些伤人的话。”
然而,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而好的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管不住嘴的父母,往往伤孩子最深
开年大剧《人世间》里父子俩争吵的那场戏,令人印象深刻。
过年时,周爸带着三个孩子挨家挨户拜年,哥哥姐姐有多风光,秉昆就有多黯然。
可周爸不仅没有安慰他,还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对他劈头盖脸一通训:
“就算没有这些拖累,就你那成绩,年年倒数,能考上大学吗?”
父亲的话就像一根刺,扎在周秉昆心里最敏感的角落。
舌头无骨,却伤人最深。
有些话,身为父母的我们说出来不用一秒钟,却能伤孩子很久很久。
1、打击的话
女孩选了一个父母认为没有前途的专业,
妈妈问:“毕业后你准备怎么养活自己?”
女孩开玩笑说:“那找个有钱老公?”
“你又矮又小个,你能干成什么事?”
“你跟别人比你什么都没有,还想着嫁给有钱人。”
女孩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开玩笑。
试着解释自己的职业规划,得到的回应却是:
“你靠这个事业很难存活下来。”
“给我清醒一点。”
“别做白日梦了,给我现实点。”
女孩被打击得掉下泪来。
不可否认,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在他们眼里,“我是为你好,所以才用毒舌管教你”。
可是对孩子来说,这种沉重而专制的爱,父母脱口而出的打击和否定,却是最深的伤害。
2、嘲讽的话
7岁时尿床,请求妈妈把尿湿的被子拿回家,妈妈一把推开她:
“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看你羞不羞!”
24岁时,妈妈在亲戚面前揭短:
“又懒又笨,袜子放一周都不洗,不过,至少现在不尿床了!”
女孩忍着泪请求大家别笑了,却被指责玻璃心:
“说你几句不至于吧!”
取笑、挖苦、拐弯抹角的羞辱,父母对孩子开玩笑寻开心的行为实在太残忍。
《原生家庭》一书中说:
“任何小孩都不懂得分辨玩笑和事实、取笑和威胁,孩子对挖苦或夸张式幽默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含义的层面上。”
父母的嘲讽,是刺穿孩子自尊的利刃,而被父母嘲讽的孩子,一生都会嘲笑自己。
3、威胁的话
商场外小女孩一手紧紧抱着妈妈的腿,一手指着橱窗里的芭比娃娃,大哭:
“我就要我就要!”
妈妈被吵得烦了,大声呵斥道:
“你就哭吧,哭也不买!”
“你走不走?不走我自己走!不要你了!”
说完甩开女儿的手转身就要离开。
孩子被吓得赶紧跟上,生怕被丢下。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再不听话就让坏人把你抓去!”
“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去捡垃圾!”
父母们总以为这样的威胁能够让孩子听话,可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父母不再爱我”。
在“有条件的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可能一生都无法坦然做自己。
其实,哪有什么“刀子嘴豆腐心”,孩子在刀子嘴下感受到的,只能是硬邦邦的刀子心。
父母的打击、嘲讽、威胁,并不会让孩子“触底反弹”,只会让他变得胆小、自卑,甚至抑郁。
语言暴力,是喂给孩子最毒的药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有时候父母无心的一句话,以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殊不知这些随意的评判,往往却成了孩子心理过不去的一道坎。
语言暴力究竟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1、情绪容易失控,且短期记忆力不好
图片中红色区域叫做“边缘系统”,主要负责控制人的情绪、行为以及短期记忆。
2006年,美国学者曾做过一项研究,以554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曾在童年经历过语言暴力的青少年为对象,扫描他们的脑部结构发现:
童年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孩子,边缘系统普遍发展迟缓,而且平时“易怒控制”得分很低。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发怒,短期的记忆力相对较差。
2、语言理解能力变差
2009年,美国哈佛医学院Teicher教授分析了曾经遭受过父母言语暴力的年轻人的大脑,发现:
他们的韦尼克区(主要负责理解口语)和前额叶之间的连接减少。
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连接越少,一个人的语言理解能力越差。
2011年,他进一步研究分析了21个18-25岁曾经遭受过父母语言暴力的青年,发现遭受过语言暴力的孩子,
大脑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增值达到14%。
而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与语言智商是息息相关的,
这个区域的体积增加会直接导致,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弱化。
3、危害远超肢体暴力
2006年,美国研究者们将肢体暴力、性侵和语言暴力进行排名,结果令人惊讶:
语言暴力排名第一,家庭成员的性暴力排名第二,对孩子的肢体暴力排名第三。
专家解释说,与其他形式的暴力相比,语言暴力的伤痕是隐蔽无形的。
更令人绝望的是,当一个孩子遭受语言暴力时,他往往没有说“不”的机会,因为父母大多只会觉得“不过是说说而已”。
这也意味着:
遭受语言暴力后,很少有孩子会被安慰,他们只能自己独自舔舐伤口。
而根据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想从父母的语言暴力中挣脱的孩子,只会一次又一次重复体验语言暴力带来的伤痛。
越想逃离,痛苦越深。
父母说话的温度,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给孩子带来语言伤害呢?
✔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了有效沟通的4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而亲子间暴力沟通的导火索常常是父母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
这样的呵斥在生活中常常听见:
“你从来没主动收拾玩具!”
“你总是乱发脾气!”
“你从来不让我省心!”
要避免语言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我们应该客观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少用绝对化的猜测或结论。
我们可以说:
“我看到你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
“刚刚你因为想要那个玩具满地打滚。”
“我花了半个小时才把你打翻的饭菜收拾干净。”
这种不带主观评论的观察、实事求是的描述,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而不是反驳。
✔善用“我信息”
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在1964年提出“你信息-我信息”的概念。
“你怎么总是不听我说的?”
“你能不能好好写作业?”
“你再这样小心我揍你!”
批评指责的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你”字来开头,这就是“你信息”。
当我们使用“你信息”时,会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传递攻击性的信息。
而“我信息”,顾名思义,就是用“我”字来开头,句式包含:
“行为”+“感受”+“后果”。
例如,前文女孩选专业与父母意见相左,这时真正的有效沟通应该是 :
父母:“我觉得你不适合这个专业,因为……,希望你认真思考一下。”
子女:“我想选这个专业,因为…”。
善用“我信息”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有助于帮助孩子去同理和觉察。
✔设立“天使账本”
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家长的期待值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一个积极的结果往往来源于积极的期待。
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天使账本”,像写日记一样,跟孩子一起,每天记录下他的进步和成长,
最重要的是,还要用一个形容词去形容孩子的这种行为。
“乐于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说到做到”……
与其用打压、讽刺让孩子“长记性”“知耻而后勇”,
不如利用“天使账本”,让孩子在美好的期待下,慢慢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有网友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语言暴力时说:
“这么多年了,尽管我已经是奔四的人了,他对我的影响还是那么深。
但凡旧事重提,想起父亲酒后的语言暴力,我都会哭的稀里哗啦,情绪崩溃。”
是啊,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我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像硬币的两面:
一面是阳光,带来爱和温暖;
一面是阴暗,足以毁灭希望。
“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
为人父母是一场持久的修行,而修行的起点,是管住自己的嘴,好好说话。
—— End ——
作者:沐之熹,一手生活,一手梦想。保持热爱,奔赴山海。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