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如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武汉也有独特的民居建筑,那是一种不可遗忘、承载着好几代人的都市乡愁——老武汉称之为“里分”。里分,是近代武汉最重要的城市建筑肌理,数量可达100多个,里分的历史气息总能实实在在地渗透在日常生活里。

如今武汉的这些老式建筑街区多留存于汉口旧租界胜利街沿线,其中,泰兴里就是这样一条悠闲安静的小巷,它藏在胜利街与洞庭街之间,门脸很窄,主巷也深,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但走进去就会发现别有洞天。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蕴藏着贵气的百年老巷

这条幽静的小巷巷宽大约3.5米,长也不过100多米,一眼几乎就能望到头。主巷两侧均为二层砖木结构西式住宅建筑,大门相对,一边8户,总共16个门牌号码,每户房前都有院子,被低矮的院墙围绕着,粉刷外墙,红瓦屋顶,墙内的蔓藤不时翻墙而出。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每户房前都有院子,被低矮的院墙围绕着,粉刷外墙,红瓦屋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门前皆带院的形式在武汉并不常见,为目前所知的唯一一例;地板下有架空层,半拱圆窗,局部有外廊,带有明显的殖民地风格建筑特征。泰兴里的立面非常简洁,门窗洞口均为拱券的形式,十分西化,但门头等细部装饰又透出中国的元素,值得细细体味。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泰兴里始建于1907年,由上海宁波商帮领袖、四明银行董事叶澄衷所建,汉合顺营造厂承建,委托法租界比利时义品洋行设计并代管。有趣的是,泰兴里虽然位于法租界,但并没有像今天的房地产商那样取名“巴黎小镇”或“纳帕溪谷”这类法国气息浓厚的名字。旧时商人重吉语和口彩,喜欢给自己的商号和物业嵌入“瑞”“昌”“兴”“盛”“福”之类的字眼。叶澄衷显然也是,泰兴,天地交泰,事业兴盛,取义于周易六十四卦的“泰”卦,可见商人在修建泰兴里时,有请高人看过风水、占卜吉凶。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也许是这番祈福起了甚么微妙的作用,泰兴里在悠悠时光中优雅地行至如今,不损几分颜色。百年前选材精良的建筑经得住时光的打磨和拂挲,即使经历百年光阴,泰兴里仍然掩盖不住曾经是高档住宅群的气质,“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913年在泰兴里创设“中华工程师学会”。 “泰兴里曾住过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当地住户对此更是津津乐道,“前法国总理夫人的外婆曾经在泰兴里9号住过,后来那栋房子的主人是著名演员刘亦菲的外公。”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静谧也藏不住的鲜活

泰兴里不是博物馆,在时光中仿若静止地盛放着旧时的记忆,它也不是单纯的民居,在柴米油盐的呢喃中归落于平凡。近年来,随着不同主题的咖啡馆、艺术沙龙、画廊的迁入,老巷子仿佛小睡醒来的美人,眨眨眼便是鲜活的眸光流转,顾盼生辉。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各色风情迥异的小店挤在小巷中,竞相演绎着花样小曲同时,仿佛各自或多或少继承了泰兴里的韵味一般,和谐地搭配着,共同奏响了属于泰兴里的“浪漫”:咖啡店中满满的书架、艺术沙龙中安静的古董、画廊外的涂鸦墙……那些属于宁静的东西总能让你在欢快地自拍或者在青石板路跳跃的时候,被格栅上夕日的光晕、书页的油墨香气、旧物摩挲间的细腻所吸引,一时喧嚣退去,树影摇动,耳边是风的絮语。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这便是泰兴里,尽管短短百米间藏着各种各样的“网红”店,时不时有好奇的游客带来一片笑声,但它依然氤氲着一股子叹息般的沉默;可在沉默中,又如不甘寂寞攀出墙外的绿植一般,鲜活地呼吸着。

「去处」泰兴里,一条静谧与鲜活并存的小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