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语读火到弗洛伊德(终章)(中国文明的伟大)

中国文明让所有了解中国的学者都惊叹其伟大!

从三皇五帝开始(太过久远,外国学者不成认[捂脸])夏商周,特别是周朝末,春秋文化,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出现了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现象,成为了2千多年后依然认人惊叹的炫丽时代!

希腊语中,“中国人”叫“赛里斯”, 拉丁语“赛里卡”由此而来,意思是丝绸。普林尼就指责他的矫揉造作的同时代人奢靡放纵,抱怨说太多的中国丝绸进人罗马。中国的纺织品至少自公元前1200年就经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因为直到公元200年左右,只有中国人知道如何养蚕。”晚至7世纪,旅行家和僧侣携带丝绸,以备生病时当医药费使用。据传说,一位中国的新娘远嫁给一-位中亚的王子,她在头发里面私藏了一个蚕茧,由此,中国失去了在丝绸业的垄断地位。到4、5世纪,波斯、印度、拜占庭和中国一样,都能生产丝绸,当然, 中国人仍然保持着他们的竞争优势,因为他们生产的丝绸编织更致密,式样更复杂。

到中世纪为止,世界上思想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中国。事实上,中国的领先地位可能在宋代(960- 1279 )比其他任何时代都更突出。

剑桥学者李约瑟( 1900 1995) 毕生致力于早期中国科技史研究,他在其巨著中说:“无论什么时候追踪中国文献中任何一项具体的科学或技 术史,人们总是在宋代发现它们的重大进展。”不过,魏根深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印刷术的发展(这点我们很快要讲到),相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多的宋代文献得以保存下来。2中国发达与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其人口,12世纪超过了7000万,一个世纪以后可能达到了1亿,几乎是整个欧洲人口的两倍。

自从汉代的强盛(见第8章)之后,又经历了几个朝代更替。中国被蛮族游牧部落瓜分后又统- -一,再次被瓜分又再次统-一, 朝廷征召劳力建造长城和遍布乡镇的运河。到唐代(619- -906), 虽然君主登基、废黜、复位,但是唐代的君主在8世纪为发展骑兵而开始了马匹饲养和繁殖计划,这为火药发明的中国军队提供了主要战斗力,因此唐代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稳定 和辉煌。两宋时期(北宋从960年至1127年,南宋到1279年结束),中国已经接近了近代科学边缘,并且出现了小规模的工业革命。“在把自然知识运用到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相比。”

有一些思想和突出的技术发明推动了宋代的发展,第一就是纸张, 它最终带来了印刷术的发明。中国人早在商代(前1765-前1045)就有了文字,商代人在占卜时,用红热的木棍灼烧兽骨和甲壳,从开裂的纹路卜筮吉凶,将结果刻在这些骨头和甲壳上。这些甲骨片上已经发现了大约300个不同的汉字(现代汉语总共约有8万个汉字),这些甲骨片有时绑在一起。后来,出现了竹简,用刻刀在涂有一层清漆的竹片 上写字。这些竹片也用线或绳穿在一起。 孔子研究《易经》时,使用的就是这种书,显然他是一个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因为他“韦编三绝”。,吕西安,费夫贺和马尔坦在他们的图:史中指出,现存最古老的中国书籍于20世纪初在中亚的沙漠地带被挖掘出来,包括简策和版牍, 上面写有词语, 日历药方以及守卫丝绸之路的驻兵日常生活的官方记录。它们都用毛笔书写于公元98至137年。 不过,从那以后,版牍在古墓中不断被发掘,最早可追潮到公元前5世纪。

有的时候,竹片被缣帛代替,因为后者更轻、更韧、更有弹性,而且能用棍子卷起来,节省空间。因此,汉字中的“卷”成为“书”的代名词正如拉丁语中的“卷轴”样)。但是缣帛昂贵, 中国人一直都在寻找替代品。从丝绸碎布,到其他废弃物(破布、破渔网、大麻类植物、桑树由)。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失败,他们终于制成了一种糊状物,当它干燥后,能够在上面书写。当时的惯例是,所有的发明都要归功于宫廷,因此纸的发明者被正式认定为任宫廷作坊主管的蔡伦(卒于121年)。是他在公元105年给皇帝的进呈中首次提到了纸的发明,不过之前纸张肯定使用了有段时间,发明者是些从未见诸记载的无名人士。

纸张代替缣帛后(除了奢华的书),开始以24厘米x45厘米的尺寸生产。纸张前后粘贴形成长条,可以卷在轴上。但是这样做比较麻烦:如果想寻找某一篇章,必须展开整个卷轴。这大概促使书后来向书页发展,尽管当时印度的许多经典写在棕榈叶上,用麻线穿起来,所以有可参考的原型。在敦煌发掘的一个古代中国图书馆出土了5至10世纪的1.5万卷

手稿,从封闭的墙中发现了各种形式的书。除了书卷,还有中国人所称的“旋风装”。书页的竖边相互粘贴,卷起来后就像手风琴,打开时呈波浪曲线。这种形式现在还用在书法作品、某些佛经或道教经文,以及画作上,但是由于边缘容易破损,于是出现了第二步一 把纸张对折,再把书脊缝起来。这样可以自由翻动书页,这种书有个中国名称,叫“蝴蝶装”。

随着纸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也不会远。到纸发明出来时,中国人和其他民族一样,一直以来在大石板上刻写经典文本,以便尽可能精确地保年它们,同时也让大众能够阅读。于是出现了在石板上反向雕刻的经文,好让朝圣者或游客可以带回拓片。这实际就是印刷,除了名称不是。但事实上直接导致书印周出现的是阳文家刻的发展。 到公元1世纪初时,度敬的信徒当中流行阳文篆刻的印章,上面刻的通常是长篇经文、祈祷词,其至还有佛像。这此印章有时会规放在僧人的神房里。不过,重大的突破可能还是纸张能够压出印痕,这x是丝绸无法做到的。对反向雕刻的文字进行压印就可以印刷出正面可读的书页。在大量的试验之后,在已有的发现中,最早的阳文反向雕刻木版是幅8世纪中期的小佛像,它是伟大的法国史前史学家伯希和在新疆的库车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书现藏于大英图书馆、那是868年用木版印刷而成的长书卷。它是佛经文本,有漂亮的卷首插面质量上乘,说明木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最近在韩国发现的本书也许年代更久远,但是目前学者还无法决定它起源于韩国还是中国。.雕版印刷可能出现在长江两岸,从那里开始往外传播,主要是宗教权威组织出于保存经文的需要。公元932年,冯道给皇帝呈送了一份报告,建议使用雕版印刷来保存经典文献,因为当时的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保存,即通过雕刻“石经”。新的方案非常成功,大大提高了读写能力,从932到953年,大多数传世文献都被印刷。这一新技术得到官方正式认可,冯道也被认为是印刷术的发明者。正如东汉时蔡伦和纸的发明一一样, 雕版印刷真正的发明者也是更早的不知名的人物。

试验在不断进行,但是铜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早期尝试都没有成功。对活字印刷的第-次真正尝试是在 11世纪, 发明者是一一个叫毕异的铁匠,他用胶泥制作活字,然后火烧令坚。这些活字被放入松脂和熔蜡浇灌的铁版内,松脂和蜡汁冷却后会凝固,能固定活字。当重新加热的时候,版上的字就会脱落,可以重新排列,组成新的文本。硬木、铅、铜和锡都曾被用作字模,但都不是很成功。当时的一 篇文章提到,这些字模按照发音分别存放,即同一韵部的字放在一起。

然而,现在清楚的是,活字印刷在中国的近邻朝鲜发展最快。这得益于一位仁慈的国王,世宗,他于1403年颁布了一项特别法令,这项谕令即使在今天也非同寻常,更不用提当时了。他说:“须广布律令、典籍,以地的夫恶:唯有如此,方能长治久安。我邦鄙处海外,自中国输人之书甚少。而木刻雕版容易腐损,且难以刻尽天下之书。朕欲以铜活字印刷,以印制更多朽籍。其利之广,诚不可限量。工程之费不宜由百姓承担,当由国库所出。法令颁布后,浇铸了约十万个铜字,-个世纪的时间内又制了另外十种字模,我们现在知道,前三种(分别在1403, 1420和1434年)在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前。"但是无论是朝鲜的印刷术还是中国的印剧术都似乎未能迅速传播到西方,对欧洲的印刷术产生影响。

虽然宋代的复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更多的书籍,但是中国人自己并不像欧洲人那样认为印刷术是一种革 命性的技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字不是字母文字,而是由数千个汉字组成,所以活字印刷没有表现出印刷拼音文字那样的便利性。另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在中国的欧洲人注意到,木版刻字工雕刻一页汉字的速度同欧洲的排字工编排-页拉丁文本一样快。木版印刷还有两个优势:雕版可以保存以备后用;雕版既可以刻字,也可以刻图。因此在早于西方的几百年前,中国书籍就有彩色插图。

印刷术必然引发书写和语言问题。汉语和汉字同印欧语言大不相同。虽然有很多方言,但是北方人所说的官话为现在70%的人使用。汉语所有的字都是单音节,例如,“China” 在普通话中是“中国”,字面意思为“中天之国”。而且,汉语中只用420个音节,而英语中有1200个音节;因为议语字典中大约有5万个字,所以有很多词的发音相同。这样,为了区分个同的意义,所有的音节都有声调:平、上、去、人。以周有光所举英语句子为例,想想英语中在不同情况下说“是”的语调:例如当你沉浸于工作中回答象门声时,义如同意某一观点但心 里仍有疑同时。这种声调的差其可以完会改变汉字的意义。例如, "mna" 依声调不同,既可以是“时”,业可以是“吗”.还可以是“鸡”。“更复杂的字如第四声“y",有41种意义,其中包括“易”“义”“异”“艺”等。意义必须根据上下文才能300清楚。因为汉语是非屈折语言,不会因为数、性、格.时态.语态或情态而发生屈折变化。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词序,或通过使用助词加以表示以汉语常用的一一句话为例:“昨天他给我两本文学革命的书。”“昨天”表明“给”是“过去给”(就像我们在英语中那样说)。从词序上,“我”是“宾格我”,而“两本”表明“书”应该是“书的复数”。最难理解的是“文学革命”。句子中的词序表明它是“文学的革命”,而不是“革命的文学”。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他给了我两本关于文学的革命的书。”助词“了”表明已经完成的动作,“我”和“们”在一起表示“复数我们”。汉语中的词还分成“实词”和“虚词”。实词本身具有意义,而虚词只有语法意义,具有介词、连词或疑问功能。“你是一一个英国 人吗?”意思就是问“你是不是一- 个英国人?”

汉语的思想不同于印欧语言,同样,汉字也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它更让人想起文字诞生之初美索不达米亚使用的早期图画文字。所有的汉语方言都使用一一种文字, 它也是朝鲜语和日语的基础。根据传说,汉字是由公元前3千纪初半神话时期黄帝宫廷的一位官员 仓颉所造,尽管并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表明存在比公元前1400年的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汉字的基确是四书,第一种是象形,例如,太阳开始是一个圆圈, 中间点。后来简化成-一个小长方形,中间一横。三个山峰连在起表示山。(见图1的例子)第二种是指事,例如数字用简单的短横表示,“上”和“下”的概念分别用横线上一点和横线下一点表示.第三种是会意(含有某种幽默),例如“雨”字,是两扇门中间个耳朵,“林”是两棵并排的树。第四种是形声,例如表示海洋和单的字都读"yang",第二声。如果加上“水”yang就是“洋”。这当然只是萌芽阶段。在字典中汉字根据214个“部首”或区别性字根分类排列,表示意义的一 般特征,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成分。

传统汉字用毛笔书写,而不是笔管。

有几种字体,例如楷书、行书和草书。楷书的每一笔都相互分开, 类似于英语或拉丁语的手抄体。行书的各笔倾向于相互牵连成流线状,比英语中的草写体更流动。草书则更为简约,就像速记。例如,“禮”字如果用楷书书写,有十七笔,用行书有九笔,而用草书仅有四笔。18 楷书用于正式书写场合,行书通常用于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作品中。

有必要使用动词“是”。周有光说:“因为没有主调结构,中国人没有发展布业中中的间律思想电业设有发展出哲学上的实体概念没有这些经念就不可能有因果关系成科学的观念。相反,中国人发展出了相关逻新、类化思难和关系思馆, 这些思想组然于科学无益。 却是种非常有用的含政治理论。这就为什么中国哲学的主体见关于人生的哲学。”然面,在讲到中国的时候,人们总是回到实用层面。无论纸张、印周术、汉字和中国人的思维之间有何关系,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具有其他更为实际的用途。例如纸币,这是宋代的又一项发明, 它其实体现出两种思想:印刷的纸和书面承诺。这是对钱币的一大进步, 因为钱币本身能代表这种或那种金属的价值。纸币首次见载于11世纪初,可能是对多种同时出现的危机做出的回应。首先,在10世纪的中国,也就是宋代之前,国家分裂成十多个各自独立的政权,每个政权都铸有自己的钱币,北方用铜,南方用铁或铅。10 世纪末,宋代完成了国家的政治统- - ,并实行单一的货币:铜币。但是,此时正值战乱频仍,国家花费巨大。因此,政府大量铸造铜币,但仍不足以应对。起初从为军队提供军需品的商人开始,国家开始发行纸券,它们被称为“飞钱”20,是真正的纸币的先驱。真正的纸币出现于1024年,后迅速传播,至少使用了-段时间,直到元代末期(14世纪中期)因滥发而废止。它们被称为“交子”,或“钱引”“关子”。纸币还促进了其他交易工具的出现。兑票、汇票等,都出现在11世纪。一开始, 政府新成立的交子务规定纸币分界发行,每界三年,不过,后来这一规定逐渐松弛。

除了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中国在钢铁制造方面也比欧洲先进几百年,从8世纪开的,煤护得到开采,并用于维护,制造高质做的供相钢,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从一项估算中可见斑,11世纪中国生产的铁已经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生产铁的70%。

一些中国人的发明, 尤其是马鞍和马镫(5世纪)很可能是中国边境草原游牧民族的首创,后被中国人习得。尽管如此,大批新技术县在中国境内被发明的,24 其中两项尤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即火药和瓷器。2“煤、硝石、硫黄的燃烧和爆炸性能首先是在唐代的炼金术中发现的,但是直到904至906年火药才被用于战事。20 起初,它只用于飞行投射物,称为“飞火”。后来该技术迅速发展,制造出烟雾弹和燃烧弹,最终制成炸弹。这些弹药在1161 年的采石之战中已经投人使用,帮助宋军取得了对女真人的胜利。女真族是满洲人的祖先,又称为金,占据了宋朝西北的303土地。换言之,虽然火药成为燃烧武器,但是就战事而言,它最有威力的性能是爆炸性能。

第三个也是最致命的发展是火药在管中的爆炸,它的使用可追溯到1132年。第一批火药管有点像白炮或火箭,其实就是第一批火炮, 用木头或竹子制成。使用时要用两次火药,一次用于箭镞的推射,- -次用于点火。金属管的第一次使用是在1280年的宋蒙之战中,有一个描述这一新 型杀伤性武器的新词叫“铳”。到火药传人西方的时候,它不仅仅是炸药,而且火炮的基本要素都已经具备。同纸一样,火药也是通过穆斯林传人西方的,具体来说是通过安达卢西亚的植物学家伊本.巴伊塔,他于1248年死于大马士革。硝石的阿拉伯语是“中国雪”,而波斯语是“中国盐”。在西方,火药的历史重要性被大书特书,人们一般认为,火药的发明加快了骑士阶层的没落,结束了刀剑和战马的主宰地位,从而加速了中世纪的终结。

在火药发明的同时,宋代瓷器的生产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鼎险。11世纪最重要的瓷器产地是黄河之滨的开封以及河南、河北一些城市的官窑。12、 13 世纪,这些官窑被东南沿海(香港的东北方向,台湾对岸)的其他官窑取代,例如杭州、福建和江西。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被外界看成是“奢侈之国度”的个原因, 它生产的商品令人垂涎。除了瓷器之外,大麻、养蚕用桑树以及棉花在13世纪也开始向外传播,茶树也开始在四川的高地种植。漆树在河北、湖南和浙江更加普遍。

中古中国最后项伟大发明是它出色的航海事业,它开始于11世纪,鼎盛于1405至1433年明代的探险,最远到达了红海和非洲东海岸。中国的早期航海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那个地区的风向。 那里的季风很有规律。风向突变或完全无风的情况相比大西洋或地中海要少得多。因此,对划桨奴隶的需求也少得多。相反,中国比世界其他地方发展了更先进的各种帆。季风的规律性以及它们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特性(冬天是东北方向,夏天是西南方向)意味着,每年一次的长途航行可以不需要停靠港,在中途做一长时间的停留后,一旦时机适合即可返程。这样的航行导致中国人在东南亚和印度海岸建立了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促进了思想的传播。所有这些大概对10、11世纪大型中国外海平底帆船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船的船体就有相互隔开的水密隔舱,这种构造直到19世纪初才被西方船只采用。但这决不是中国航海技术的唯一先进之处。 指南针发明之前最重要的技术是船尾柱方向舵的发明,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中国平底帆船的船体是长方形,能够把方向舵安装在船的尾部。直到1180年左右,船尾柱方向舵才传入西方,此前西方的船只一直使用后方桨控制方向。这种方法的控制力弱得多,而且在外海暴风雨天气几乎没有控制力。它还限制了大海航行船只的规模。与此相反,到两宋时期,中国的平底帆船规模巨大( 400英尺长;哥伦布的船刚刚80英尺)。这是一-系列发明和创新的结果,它的4个甲板可以装载1000人,4座桅杆上装有12张帆。这样的船可以在海上连续航行两年而不用添加补给。在中国人的其他航海发明中,还有锚、滑动龙骨、绞盘、布帆和转向帆,以及指南针。指南针第一次被提及是在一本名为《萍洲可谈》的中国书中,作者叫朱里面提到前一个世纪末广东船只就已经使用了指南针。两百年后,即1280年,欧洲船只才使用指南针。每项发明都证明,此时的中国人不仅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民族,而日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民族。我们检视过的所有这些发明都促进了中国的兴成,带给中国人探索世界的乐趣。但与此同时,中古的中国人生活中也存在另一面,一种更加抽象的、哲学的和形而上学的心性,它创造了另一种类的许多发明。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中国的土大夫阶层观念,这一观念 在欧洲也有对应物,但是在中国远比欧洲出现得更早、更广。

古典时期,由于各国之间的战争,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如第5章所说,这就是士。35在这段动荡混乱时期,世袭出身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而个人的才能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贵族子弟,虽然受过教育但是没有爵位,因此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游走于各国之间,充当书吏或史官。一些人的主张颇有成效,就能带来政治上的晋升:士开始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到两宋时期,这一阶层已经经历了几次变化。成为土的途径也变得更复杂。最重要的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士大夫从中产生,并由此形成一- 个事实上的文官行政体系,管理整个国家。在科举制度之前,土都由有威望的人甄选,尽管有时他们也会犯极大的甚至是荒唐的错误。36正因如此,习惯做法是,士必须先在地方官衙进行历练,可是,由于特殊阶层,总是尽力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一体系自然就弊端百出。结果定,到隋唐时期(581- -906), 不满情绪滋生。第一种改进的 方法是让荐举官为候选人的表现负责,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见效。从6世纪开始,人们尝试采用口试和笔试与推荐制度相结合的体系。

整个唐代,考试取代了推荐/实习制度,到宋代正式成为一项制度。到那时,称为“科举”的整个考试包括三个阶段,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一轮是在州、府考试,几乎所有的考生,不论家世,均可参加。38考生一般在地方书院学习备考,书院类似现代“填鸭式”私人教育机构。39现代研究者计算,大概两万到八万考生参加州考,而通过率很少高于百分之十、而且经常低至百分之一:考试非常难。 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进入县或府级的儒学书院学习,准备参加下一轮考试。第二轮考试在帝国的都城举行(从唐代的长安迁到宋代的开封),由礼部主持。合格的生员会留在京城,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这最高级别的考试有时被西方学者视为相当于博士学位。同样,第三轮及第的生员不会超过十分之- -,但是即使失败也不会感到耻辱。考生从十八岁开始参加科举,直到三十多岁才及第是很常见的事情,有的直到五十多岁才及第。事实上,那些仅取得参加礼部考试资格的生员就可称为“举人”,意为“中举之人”。起初,第三轮是整个科举考试的最后阶段,但是975年宋代第一位皇帝发现及第的名单中有一一个人的名字,觉得他缺乏才能,因此下令让所有的举人都参加皇帝的面试。这一做法延续了下来,而且由于皇帝亲自参与,使这一制度更有声望。从那时起,只有那些通过了州考和京城三个轮回考试的生员才被认为拿到全部学位。

考试分四场,每场考试用时一一天。考生可以在经、史、礼、法和算等科目中选择。四场考试前后持续几个星期,起初在大型会场举行,后来考场设立单间,以防作弊。为了做到公平,采取了各种别出心裁的措施。去掉考生的姓名或涂抹姓名,而代之以号码,这样考官无法确认考生的身份。1015年成立了誊录局,专门誊抄考生的答卷,这样考生的字迹也无法分辨。每张试卷由两位考官共同评阅,如果意见相左,两人必须达成一致才能上交给主考官。“对科举考试的主要批评是,认为它太学究气。就像我们所说的,太书本化。一股来说, 会考查考生对经书的强记博诵能力以及赋写各种诗体的能力,当然也会要求他们就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作策论。即使这样,也要求考生熟悉历史,运用古代的史传文体,知古鉴今,预测未来。科举制的批评者认为考生通经致用的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而且事实上,即使在现在的中国,科举对宋代社会的影响也是学术界争论最激烈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科举的真正开放程度以及鼓励社会流动的程度。无论科举是否刺激了社会流动(现代的研究结果既有支持的,也有否定的),有一点是肯定的,它是为此而产生的,而且,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官方精心制定了各种规章以实现这一目标。“法律规定考试面向国内每个男性臣民,由此树立了通过个人努力而成功的理想,它成为整个社会的动力。”在这一方面, 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制度在1905年才被废除。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明断层的强大国家。

所有外国学者都认可了中国文明的强大凡语读火到弗洛伊德(终章)(中国文明的伟大)

感谢点赞加关注[祈祷]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