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详细解答,选择题的分布有些反常(2022年全国乙卷数学试卷答案解析)

闲下来了,这几天将继续对各省历史选择题做详细解答过程。在2022年湖南卷的解答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当然也有个别网友说风凉话。做错题对于历史老师来说,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不应该把老师神化。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详细解答,选择题的分布有些反常

接到的最新消息是,2022年湖南卷我解答的第一题是错误的,只是至今我仍然无法知道其选C的理由是什么,有人说是体现“士阶层的崛起”,这个说法无法说服我,首先士阶层属于贵族的一部分,其次,材料显示的是各种不同的思想在不同区域的传播情况与冲击贵族统治关系不大,原有的贵族还是贵族。期待各位网友对此题加以解释。

今天接着就2022年全国乙卷的选择题进行一个详细解答和分析,同样,我先申明,如果大伙的思路和我不一致,以您的思路为准,您肯定是正确的。

第1题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详细解答,选择题的分布有些反常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本题我的选择是C。从地图来看,政治中心在北方,铜矿集中在南方,夏商周三代为“青铜时代”,意味着北方的青铜铸造依赖南方铜矿开采,这反映了南北方的联系加强。A选项无法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B选项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商业被官府垄断,不太可能存在大规模的商业活动;D选项商周时期的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且地图中未标记出统治区域范围,地理因素不是青铜铸造繁荣的主要因素。

这个题对于我们了解夏商周三代青铜铸造有了知识的拓展,即青铜铸造的原料主要由南方来提供。是否符合史实,我觉得仍有待考证。

第2题

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 小篆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本题我的选择是B。抓住材料中的“刚健丰伟、庄重博大”关键词,宋代书法家米芾所做的比喻,主要也是说明这个特点,对比选项中的几种书体,较为符合的应该是楷书,楷书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A选项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字体,且篆书比较舒朗,具有曲线美;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要太受法度之限制,与“刚健丰伟、庄重博大”不相符,排除CD项。

第3题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规范地方行政

B. 防止武人干政

C. 提升军事能力

D. 削弱州府权力

本题我认为选A。材料对通判的设置与职责进行了说明,其主要职责从材料中看属于行政事务,有利于规范地方行政;B选项在材料中也有体现,如“武官任知州,则必置”、“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等,但这并没有完全反映材料主旨;C选项从材料中的信息无法获得;D选项通判也是州府构成机构,只能反映分散了州府的权力,而不能反映削弱州府权力。

通过本题,我们同样可以加强对通判这一职务的认识,教材中就简单提了一句,设通判来监督知州,而这个题能够让我们对通判的职责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4题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 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 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 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本题我的选择是D。材料说的士人认为江南那种有钱人家建造的园林显得很俗气,说明士人固守原来的观念,先排除A;B选项中的“初现”一词使用存在问题,因为这个时期有这种现象,不代表“初现”;C选项材料无法看出,且不符合历史史实;D选项由材料可见当时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当时的社会风俗有一定的影响,才会出现有钱后建设园林的做法。

第5题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 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 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 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 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本题我的选择是C。由材料可知湖南巡抚陈宝箴一方面推行变法改革,但另一方面对康有为及《孔子改制考》所宣扬的思想又不赞同,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与他的阶级立场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否定民权平等思想的做法却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A选项新旧势力的合流,不符合史实,且不同的势力代表不同的阶级的利益,正如材料中陈宝箴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会反对民权平等学说一样;排除A项;D选项中的用词“彻底否定”,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第6题

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 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 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 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 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我认为本题应该选D。由材料可以看出,五四时期新旧的标准带有“一刀切”的嫌疑,但之后则能“排好恰当的关系”,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说明思想解放运动上对东西方和古今文化的处理更加理性,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

第7题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

A. 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 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 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

D.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这个题我的选择是A。从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将“工农”政权的基础扩大,改为“人民”政权,给了其他阶级一定的权利,拉拢其他阶级,结合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可知是为了团结更多的阶级阶层共同抗战,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抗战,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不能表明夺取城市为目标,且不符合这个阶段的史实,排除C项;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提法是抗战胜利前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

第8题

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2022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选择题详细解答,选择题的分布有些反常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 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我选择的是B。从材料图示可以看出,男主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的占比大大增长。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业劳动力得到解放,加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更多农民选择从事别的职业,因此推动了工商业等从业人员的增加。A选项开始一词的使用不准确,1978-1986不能都是开始,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与材料反映的郊区男户主关系不大;材料不能看出城乡之间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郊区的发展,排除D项。

第9题

据学者研究,古代雅典官员在接受任职资格审查时,需要回答:直系亲属姓名及男性亲属所在村社名称、崇拜的神祗及其圣所所在地、墓葬方位、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等。下列属于成为古代雅典官员前提条件的是( )

A. 军事才能、宗教信仰

B. 道德品质、演说能力

C. 丰厚财力、贵族血统

D. 本邦籍贯、成年男性

这个题选D。类似的题应该做的很多,主要考察的雅典公民身份所具备的条件。从材料来看,成为官员需要满足公民身份,其资格审查中的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看你是否是公民。根据教材所学,我们知道要成为雅典公民,必须具备“祖籍是本城邦,有一定的财产,能够自备武器服兵役”的成年男性。ABC是其中的可能优先成为官员的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

第10题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

A. 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D. “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本题我选择的是A。材料突出“俗语写作”“捍卫法国文化和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等说明法国人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这与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以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发展有关,这些都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因此要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即人文主义的传播;B项摆脱宗教神学束缚在这一时期还不存在,最多只能说摆脱天主教的束缚,因为宗教改革是用一种宗教代替另一种宗教,况且《论货币》的出版在1514年,宗教改革尚未出现;C选项“迅猛”发展不符合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才16世纪,资本主义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法国工业革命更晚一些;D选项中“人民主权”学说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时间在17-18世纪,排除D。

第11题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 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 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 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 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本题我选择的是B。首先可以排除C和D。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是蒸汽机的改进;德国建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不是共和政体;A选项也可以排除,“世界工厂”是第一工业革命后对英国的别称,且德国在第二工业革命中并没有成为“世界工厂”,不符合史实;材料反映的是德国运输业的发展,并成为英国的强大竞争对手,所以选B。

全国乙卷用连续两个选择题考法国和德国,有没有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呲牙][呲牙][呲牙]

第12题

1917年3月中旬,加米涅夫和斯大林连续发表文章,主张只要临时政府不直接危及群众利益,就应给予支持;要求放弃无条件反对战争的立场,改行对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以迫其开始和谈的策略。这个主张得到了党内大多数人的支持。这表明当时( )

A. 临时政府反对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 沙皇残余势力仍对革命存在严重威胁

C. 布尔什维克党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 国际局势不利于俄国革命持续深入发展

本题我的选择是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考查的内容是俄国二月革命之后两个政权并存时期,苏维埃政权领导人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态度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一定的妥协成分,对革命形势尚未明晰。所以C项正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张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A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未涉及沙皇残余势力,排除B选项;一战时期,列强忙于战争,对于俄国革命来说有着较好的外部局势,排除。

这已经是全国乙卷的最后一个选择题了,是不是有些意犹未尽?竟然没有对世界现代史的其它内容进行考查?跟以往的选择题分布情况有些不一样,太反常了!

好了,全国乙卷的选择题分析解答就这样吧。再次重申,这仅是我的解题思路,不是官方答案,如果您有更好的答案或者思路,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不要打棒子,不要进行职业攻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