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作者简介

王红五,生于1954年,早年从军,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经济系。长年工作在隋唐大运河沿岸的安徽省濉溪县以及淮北市,曾任淮北市博物馆暨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长,现为名誉馆长。长期致力于隋唐大运河考古及“运河瓷”的收藏与研究,收藏有隋唐大运河出土的隋、唐、五代、宋、元时期约近百个窑口的古陶瓷。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聘任为文物保护档案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出版的专著有:《大运河瓷——兼考通济渠出土陶瓷及起止年代》、《大运河瓷——生成环境与辨识》、《运河瓷----辨识与鉴赏》、《睢涣水考古之谜》、《寻梦淮北》等。同时,对隋唐大运河的前身“古睢水、涣水”的变迁,及“古睢水流域”的“先商文化”,做过一些积极的探讨,发表过一系列的研究文章与专著。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香文化与香炉

国人燃香的历史,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流布于秦汉两朝,臻完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明清。运河瓷中出土香炉的常见器型,有鬲式炉、簋式炉、鼎式炉,然而,盛行于商周时的青铜器鬲、簋、鼎那时却都不是用来燃香的。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海外的木本香料尚未传入中华,所用只是兰蕙椒桂等香草香木,燃香的形式和器具也比较粗放,或随地堆焚、或盛于釜、罐、鉴洗之中;以香烟来熏蒸厅室服饰,遮掩体味和陈霉之气。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或以汤沐香,秦汉时还有一种奇妙的赏香形式:把沉香、檀香块,浸泡在灯油里,点灯时就会有袭袭芳香飘散出来,奇妙无比,称为“香灯”。香灯的使用,标志着西域丝路已开,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出产的珍稀香料已经通过贸易进入华夏,小巧精致的燃香专用工具——香薰炉可以应运而生了。

釉陶质的“博山香熏炉”是现在考古发掘中多见的汉代诸侯王墓中的随葬品,也是已发现最早地熏炉。典籍中考证“香炉之制始于博山炉。”这标明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迟至汉代才问世。博山,相传为东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炉的上盖雕镂山峦之形,上有瑞兽、羽人、朵云等图案,炉腹为半球形,下承以深盘,盘中注水,喻意海中仙山。用此香具焚烧香草、香木(沉香、檀香)或香料(龙涎香),其袅袅香烟,宛若神山之上终年缭绕着的云气。博山炉最早是一种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盛行于神仙之说风靡、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两汉及魏晋时期。在庙宇神坛中,缥缈于博山熏炉中的奇香烟霭,似乎是穿越时空隧道的媒介,在淡烟氤氲中,借香烟之功,请神明下界;祈求、祷告,许愿、还愿,实现了人神之间的心灵沟通;几千年来在精神上一直统治着国人的儒佛道三教,都注重禅定、养生,长期的宗教仪式使人们发现了,点燃香料的气味具有养神、养生,开窍、开慧的功能,于是,除博山炉外,三国两晋时,并行起“镂空香薰”。香炉渐由庙堂供器,被文人士大夫引入书房琴榭,成为琴棋书画的雅伴。至唐宋时,香炉已成为殷实富户人家必备之物;对国人而言,香炉已同时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炉香袅袅,既馨且逸,是大宋以降,中产阶级以上汉人闲适生活的写照。

焚香可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使自己浮躁的心变得静寂、踏实。香,在馨悦之中调动灵性,开发心智。一线香、两盏茶,高朋雅集,闻香、品茗,体现了文人墨客,清雅地意趣。用香,还可以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化病疗疾,兼具养生保健。

焚香进入了书斋雅舍,香炉由殿寺神坛走入书桌案头,它的造型便也逐渐随环境发生了改变,致仕的鸿儒、附庸风雅的巨贾,在焚香盛行的宋元明清时,把这炉具在祭器与文玩之间琢磨打造,于是乎便造就出了器型变化万端、形制小巧,简练沉稳、古朴肃穆地炉形,有了今天古陶瓷藏家蔚为壮观的熏炉收藏系列。

中国悠久地香道文化,孕育和促成了高古瓷的香炉收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没有香道文化,就没有炉具的多彩历史;没有瓷炉的物美价廉,也就没有焚香艺术的大行其道,没有香炉的争妍与普及,也就失却了香文化的滥觞;香文化在两千多年儒、道、佛争夺哲学统治权的碰撞、融汇中,始终盛行不衰,香炉也从祭祀走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走进了治学、治艺、治医,社交、养生、休闲;随着香道文化的渗透,香炉作用的拓展,香炉的种类日益丰富,香炉的文化内涵日益深广,其收藏与品鉴也宛如幽幽“品息之香”,回味悠且长。

香炉的器型,大概可以代表它的发展年代,因此可以作为香炉大概地断代依据。汉代始有博山炉,依次为三国时始有镂空熏炉,南北朝时始有托炉,唐始有筒式炉、三足樽式炉、缽式炉、五足炉,宋始有鼎式炉、鬲式炉、簋式炉、双耳三足炉、乳足炉……在炉式的发展上,宋代当为集大成;宋代烧造香炉作品较多的窑口有:官、哥、定、钧、越、吉、耀、磁、龙泉、景德镇等窑,目前传世的多为大窑口、中心窑场作品,从香炉的烧造窑口可以看出“没有金刚钻,是揽不了瓷器活的”。明宣德以降,皇家热捧“宣德炉”后,铜质的香炉便成为了高端香炉的追求,陶瓷香炉耐热度低于铜炉,过去的块香直接在炉腹内燃焚,一般在香块与炉腹之间,陶瓷香炉需放些导热性差的石英砂或香灰隔热,不似铜香炉使用起来方便。使用线香以后,陶瓷香炉虽然仍有较大市场,但在明清炉具中已然逊于宣德铜炉了。

在收藏家钟爱的文玩清供中,香炉属于端庄精巧的重器,因为高古瓷香炉的很多制式,都是仿青铜器的祭器造型。朴拙典雅、精致规整,是宋代皇家复古、残缺、病态的审美观,与宋代瓷器特注重器型、釉色装饰手法的最完美结合。宋瓷是中国古陶瓷艺术的巅峰时期,是古陶瓷收藏的终极追求;那么宋瓷中丰富多彩的香炉系列,在收藏界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1、唐巩县窑唐三彩鬲式炉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15、5厘米通高12厘米

直口、折沿,束颈、圆鼓腹,下承三足,足微外撇。上部施三彩釉,彩釉熔融较好;胎色粉白。

陶瓷器“鬲式炉”仿自青铜器“鬲”,但“青铜鬲”又仿自“陶鬲”。鬲,是新石期晚期出现的陶炊具,可以在三个袋状足中间直接生火烧煮食物。唐三彩中非常罕见鬲式炉,大运河出土的唐三彩器多为外销的实用器,此三彩器亦非冥器,这说明自唐代时,海外便已用香料与我国交换香炉,焚香即已成为各国共有的习俗。

2、宋越窑青釉镂空香薰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13.6厘米足径11厘米通高12.8厘米

上盖为半球形镂空雕缠枝花卉纹圆顶,叶片上有篦划出的叶脉;咬合规整的子母口,下承半球形炉腹,炉腹口部饰弦纹两道,下为莲瓣纹,炉足为金杯足。通体施满釉,足内有断续圆形长条支钉的支烧痕。

香薰又称熏炉,早期熏炉上部镂有数层三角形气孔,文献记载是熏衣之用,西汉时出土过有“熏炉”铭文的铜熏炉,但陶瓷熏炉最早见诸于三国时期,因此考古界普遍认为香薰的烧造晚于博山炉。

3、宋湖田窑青白釉高足炉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12.8厘米足径9.2厘米通高14.2厘米

直口、折沿微敞,板沿上饰弦纹三道,筒腹、外底斜收、内底弧收,高足上起三层伞状圆檐、一层平台,伞形檐上有放射状出筋。炉足为内空的喇叭形足。通体满施青白釉,釉裹足、喇叭足内用窑柱支烧,积釉处如冰种碧翠。

高足炉是由“陶豆”和“筒式炉”综合演进出的香炉器型,高足外饰以伞状檐和喇叭足,增添了炉的端庄稳沉,使这件形制比例高于一般香炉的炉具,既符合宋代瘦、秀的审美取向,又不至于瘦高的唐突。如果去掉高足上的两层伞檐,那么,造型上就感到高的不协调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藏有一件与此炉釉色、器型完全一样的香炉。此炉造型别致、制作规整,釉色清雅、为青白釉中极品。

4、宋建窑褐釉鬲式炉

口径12厘米通高9.4厘米

直口、板沿,束颈、椭圆球腹,炉腹有明显地下坠感,鬲足短而上部肥大,更贴近新石器时期袋状鬲足的形式,因而更显古朴、老拙;加之通体施黑褐釉,平添几分静寂、庄穆;鬲足下部的露胎处,不经意地显现出工匠削足技艺的刚毅、纯熟,以及福建建阳地区特有的黑色胎坯和酱色化妆釉。此炉很容易错断为吉州窑作品,主要原因是吉州窑烧造的香炉较多,也用化妆釉,但胎色明显没有这么黑,胎质没有这么细腻坚致,手感也明显没有这么沉甸。

5、宋湖田窑青白釉香薰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最大径6.5厘米足径4.1厘米通高8.3厘米

香薰的器型为蛋形,半球形的上部镂刻一段缠枝花卉纹,顶部开一圆气孔,围一周水滴状与三角形交替的镂孔;中部以子母口咬合,下半部自口沿起一圈凸弦纹,外腹部光素无纹;矮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裹足、垫饼支烧,糊米底。

该香薰釉色清亮,釉质细腻肥润,属发色纯正的湖水绿,明澈丽洁,青白淡雅,色泽恰如青白玉,晶莹剔透、光可鉴人,给人以青莲素爽之感。其造型典雅、工艺精湛,清妙绝伦、富具神韵。

6、南宋龙泉青瓷簋式炉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18.5厘米底径15.1厘米通高14.5厘米

微敞口、口下略束颈,涩口火石红如饰一线红边;颈肩处凸起两道弦纹,炉腹渐厚渐鼓,下腹急收,有下坠感;两侧对称各按一只寓意“美好吉祥”的螭龙耳;窄圈足,圈足内施釉,足底刮釉垫圈支烧。

该炉釉色粉青,是龙泉青瓷追求的顶级釉色,龙泉窑以厚施乳浊釉见长,与南宋皇家官窑推崇的“釉装饰”美学理念相契合,厚釉精品与南宋官窑不分伯仲,其簋式炉、鬲式炉、樽式炉故宫中都有收藏,遗址考古发现大窑窑场、溪口窑场都有专门的类官窑窑场,专司烧造贡品。

7、南宋龙泉仿官窑青瓷琴炉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6.7厘米通高8.4厘米

敞口、折沿,束颈、丰肩,圆鼓腹,三足微外撇,自肩腹交界处开始至足部外侧,凸起上宽下窄的出筋,足内侧各有一气孔。口沿釉薄处隐约可见黑灰胎,釉色青灰。

此炉的胎釉特征,均与龙泉溪口窑场的“类官窑”遗址出土的瓷片特征相符,笔者曾数次考察过溪口窑址,拥有大量此种“类官窑”瓷片。此炉由于烧制时火候偏低,釉面玻化度略不足,因而釉面土、碱满沁,十分开门老道。

8、--元哥窑青釉双耳三柱足炉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13厘米通高17.3厘米

唇口微敛、口沿上对称按立环耳,炉腹中间饰一凸弦纹,腹下部炉体稍厚稍鼓,炉体若鼎状,下承三只管状柱足。通体满施乳浊厚釉,釉色为“炒米黄”,炉体遍布冰裂开片,内壁与外底有缩釉现象;柱足底刮釉垫烧,露胎处可见砖红色胎体,叩之发声暗哑。

该炉的胎釉特征,与杭州市南宋至元时期的“老虎洞窑址”中,考古发掘的元代地层之“哥窑”瓷片特征一致。有专家认为:老虎洞官窑弃窑后,从地层关系看元代仍在烧造,所烧作品已失去官窑性质,应称之为“哥窑”。

9、南宋--元吉州窑褐釉奔鹿纹鼎式炉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25厘米通高28.8厘米

直口、板沿,沿口对称按半环形立耳,束颈、丰肩、圆鼓腹,平底,底部鼎立三蹄足,足微外撇、内侧有气孔。通体施褐釉、绘米黄色纹饰。板沿上部绘S形连圈纹,板沿外口及双耳外侧绘珍珠圈纹,束颈部绘连回纹,肩部绘两道弦纹,腹部满绘卷草纹,内有三个海棠形开光,分别绘有奔鹿、鸳鸯、团龙三个主题纹饰。

该炉器型硕大,不管是在炉中、还是在吉州窑作品中,均不可多得。底部露胎处可见,为增加胎体强度,胎泥中还加入了少许沙粒。

10、--明代德化窑青白釉暗刻花卉纹香插

痴说藏瓷系列之四:香文化与香炉

口径2.1厘米足径6.3厘米通高6.3厘米

柱状长颈,平口微敞,上部束颈,下部有三道弦纹;颈下为喇叭状腹,颈腹交界处内有隔板,隔板上开有三个小圆孔,下为盒盖状大圆足;腹部暗刻缠枝花卉纹,足檐上暗刻太阳纹;整体状若反扣的漏斗。

香插,是海外的一种简便易行、节约朴素的燃香器具,笔者初见此物,疑为漏斗或器盖,但海捞瓷中此类器物非常之多,同时出水的又无可以配盖的器物,作漏斗完全没有必要加隔板、再开三孔。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