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名爱妾,叫鸾儿,经常跟随贵人董逍遥微服出行。她将轻罗制成梨花散蕊的样子,裹以月麟香,称之为\"袖里春\",在所经之处,不着痕迹地留下这种香。爱香之心自古有之,唐宋之盛时,熏香、品香千奇百样,名贵的香品经常出现在书几桌案之上、红袖香闺之间。
鸾儿的\"袖里香\"不仅香味独特,而且制法新奇,能留暗香让人不断回味。暗香之妙,在于若有若无,舒缓柔和,虽不似烧制篆香那般香气四溢,但更加有缥缈的意境。因而在崇尚雅生活的宋代,这种不直接点燃香品盛极一时: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一层云母片,最后在云母片上放香品,称为\"隔火熏香\"。
通常来说,若贵客登门,主人便会拿出珍藏香材,用隔火熏香的品香方式,慢慢煎烤沉香、奇楠、檀香、香丸、香饼等上等香品,在见香不见烟的意境里,品茗雅谈。
隔火熏香对香灰质量要求较高,以洁净、松软、通气性好为佳。香灰可用松针、荷叶、杉木枝、宣纸等煅烧成灰,瓷罐防潮密藏。若久未得火,潮气过重,应先用炭烘烤去湿后使用。
隔火片以传热性好,美观实用为原则,常用的材质有陶片、云母、玉、银、石、瓷、铜等。
隔火片最佳是陶片。熏香在古代是雅玩清赏之属,所用器具不是以材料的珍希和价格贵贱来评判优劣,而要看是否文雅。所以古人的隔火片多是自己制作,而且古人最崇尚的是陶片或瓷片,有的做出造型,有的雕刻纹饰,再磨成如纸的薄片。陶片或瓷片熏香可使香气更加温润纯正,是熏香的最佳选择。
香炭原料质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熏香的效果,所以香碳的制作及用料十分考究。常用原料有降香、蜀葵、茄腿、定粉、大枣、枣木炭、梨木碳等。
隔火熏香比焚香需要更多器具,熏香前应准备好香品、香炉、香炭、香铲、隔火片、炉灰、香箸等。
隔火熏香的步骤
1、烧炭
先将香碳“香道专用”放于点香网上,点燃香碳,让炭慢慢烧至透红,如此品香时,才能完全无碳味。
2、捣松香灰
在香炉里倒入适量香灰,用香箸捣松香灰,便于空气流通,在香灰正中心挖出一个碳孔(大小够放香碳即可)。
3、入碳
用香箸将已烧透的香碳夹入碳孔,再用香灰盖上。
4、抹灰
香灰应堆成30度左右的山形,切匆压得太紧,以免空气过少使香碳无法充分燃烧。
5、打碳孔
用一根香箸自从香灰顶部正中心插入,通达香碳,形成一个通气孔。若需木碳的温度较高可埋得浅一些,反之则深一些,一般香碳距香灰表面是1厘米左右。
6、放置云母片
用银叶镊将云母片放置在通气孔上。
7、置香材
将所要品香之香材切成小块状,用香箸放至云母片上。此时若有出烟,可稍待无烟时再品香,或将香灰加厚一点,即可减少烟气。
8、品香
以左手持炉底,右手半掩炉面,以聚集香气,将香炉托起至胸前,靠近香炉缓缓吸气品香,换气时将头转向左边呼吸,切匆对炉吐气。
每个人品闻时,一次最多闻三下,闻香有三品,闻香,也叫品香,古人也叫听香,这三个词看似具有相同的意思,但是,其境界却是大大的不同。越往后,境界越高,不只是用鼻子去识别香气,还要凝神、静气、专注、用心,深深的吸进去,引导香气到丹田,稍作停顿,再徐徐呼出,这种专注,不仅仅是吸一口有香味的空气那么简单的事,而是会给人带来不同凡响的滋养、休息,有时能使人突发灵感,那便是静心的功效。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