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真的有预知未来的梦吗?)

《推背图》是被誉为中国古代预言第一奇书,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天文学家李淳风、相士袁天罡推算大唐气运而作。这本书中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语、图画风水于一体。

推背图构建了一个中国时代发展的格局:“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一历史观而命定式发展的理论体系。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讲述唐朝之后的朝代发生的重要事件。

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

由于每一卦象都有特定的图画和文本指涉,导致很多研究《推背图》的学者都从这些卦象中联系到了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客观事实。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推背图》是真实存在的,而其预言的历史事件也是真实存在的,从侧面验证了《推背图》具有强大的预言功能。

国内外都曾存在着一些神秘的预言,包括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预言。但是,这样具有预言几千年历史走向的天书是真的吗?我们不妨先来仔细揣摩一下,看看到底有什么端倪。

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

传闻某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心血来潮,要让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推算唐朝国运,两人虽然不情愿,但皇帝的命令也不敢违背,便开始预言推算,并一发不可收拾。从“武周代唐”之始,到大唐之后2000年历史,直到袁天罡推开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六十象所述,是以《推背图》之名由此而来。

根据历史记载,武则天授命薛怀义等炮制的《大云经疏》(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S.2658、S.6502两个抄本)记载:按《推背图》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来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也就是说,这是《推背图》出现的最早的历史记录了

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

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提到《推背图》。南宋岳珂(岳飞之孙)的《桯史》“艺祖禁谶书”条也提到推背图,首提作者是李淳风,还记载“艺祖(即宋太祖)即位,始诏禁谶书,俱其惑民志以繁刑辟。《宋史·艺文志五》则将该书归入子部五行类,作者佚名。因其对政权更替的预测犯了统治者的大忌,自成书以来就屡遭禁止

等到了元初对此书进行了更严厉地打击,《元史·世祖纪》:“有私习及藏匿者罪之。”除此,《元典章》中还记载了“禁私造授畴历”、“禁断推背面等 ‘禁收天文图书”等条目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推背图》一书应该是存在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史书和一些古本中存在。

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

《推背图》的版本最早有实物存在的是明朝的版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有一本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芝加哥大学藏有明钞本。《推背图》只有明朝版本,而之前唐宋元版本的已经没有实物存在,所以最初版本的推背图无据可考。

目前的《推背图》其实是流行本(即金圣叹批注版),据称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被人偷拿出宫,至此流出 ,网络上流传的多为此版本,但此版本没有任何一家图书馆或学术机构收藏。

然而这些如永乐四年(1406)姚广孝作序的手钞本、清抄彩绘本、清末石印本等等,不同版本的内容甚至都存在不同

这些版本,越是时间早的,就越简单,准确率也越低。如今流行所谓预言十分准确的版本单指金圣叹批注本。这说明,《推背图》是在历朝历代是不断被人为修改的。

从明末的事件开始,每个卦象之间的时间跨度明显缩短,这种跨度就像是我们学习历史的课本一样,记载历史曾经发生过的事件。《推背图》更像是专门的讲某些过去已经发生过的故事,而不是在预言未来将要发生的历史。

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

为什么说金圣叹版本的《推背图》不可信,因为从金圣叹的生平来看,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年(1608),“壬戌之夏,得一抄本”是1622年,“癸亥年人日金喟识”则是1623年。当时还未成年的金圣叹还没有能力去批注此书,此外,第32象和第33象的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历史时间还没有发生,书上便作出评语,说“证已往之事易”。

时间对不上,皇太极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也分别是在1635年和1636年。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满洲族成为清代的统治民族。辛亥革命后通称为满族。

真有预知未来的奇书?《推背图》到底可不可信

从音韵学也可以分析出,《推背图》不但不符合《平水韵》韵例所反映的语音年代,而且混乱到各个年代都有。如第1象押“夷、奇、机”(《广韵》韵部分别为支、脂、微),这是中唐后期特征;第2象押“实、竭”,(《广韵》韵部分别为质、薛),这是两宋特征。后面甚至还出现了明中期后才有的语音现象,越往后时代越近。

综上,《推背图》不但不是唐朝的作品,而且还是历朝历代人不断修改的作品。现在流行假托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基本可以确定是民国年间才成书的。它的内容在清末后也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 。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