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上坟时(清明不能回家上坟怎么办)

又到清明,

上坟、烧纸、扫墓。

缅怀先人。

可今年上坟不让烧纸了,

一怕污染环境,二怕烧了山林。

上坟不让烧纸了,咋办?

总不能不上坟了吧。

先说说自家以前上坟的过程。

自打记事起,就年年清明上坟、烧纸。

快到清明,母亲就叠元宝,糊锻子纸,用自家制的模子印制纸钱。准备很多上坟用的东西。

待到要上坟了,烙几张合罐,当祭品。

合罐是小城的地方特色,用鸡蛋或肉、豆腐、菠菜、粉条混合烙成的菜盒子。放凉也能吃,当冷食,特别符合清明寒食的特点。

清明吃寒食,既是缅怀先人,

也有防火的意思。

农村人上坟讲究前三天、连三天,

前三天是从清明往前数三天,

连三天是从清明往前数两天。

当然也有前五连五,前七连七的,

十里不同俗,各自有各自的讲究。

到上坟这一天,

带上铁锹,拿上香烛纸钱、挎一篮子合罐,

到了祖坟,父亲就要先讲一遍流程,

年年都讲,这些东西就长在了心里。

清明节上坟扫墓一般流程为:

修整墓地、清除杂草、上香、摆祭品、敬酒、化纸、缅怀、磕头、收拾。

祭拜辈分也有讲究,祭拜要分先后次序。

依次为:祖父祖母、祖父祖母的兄弟、长男、次男… 依此类推。

五服以内的先人,都得祭拜。

先人,是小城里的惯用话,

是对逝去祖宗的尊称。

羞了先人,意思是说给先人们丢了脸。

丢先人们的脸,被称为不孝之一。

五服,也必须解释一下,

五服,又称五伏,就是五个辈分。

从自己算起往上,或者往下五个辈分。

五服之内属于一个老祖宗。

五服之外的,只是同宗同姓,

但没有血缘关系。法律规定可以通婚。

清明上坟,五服以内的合起来上祖坟,

然后按五服图谱,各自分叉,

细分到各自最近的那一支,

才各给各先人们上坟。

有的祖坟早就没坟堆了,就约摸着在埋祖坟的地方用土垒一小堆,算做坟堆。在这儿磕头、典酒、祭拜。

拜祭化纸时,要用铁锹在坟前刨一个坑,给先人们的纸钱都放在里头烧,一个是化得充分,另一个也是为了防火蔓延。

当然也有说法,纸钱是要烧给逝者的,

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所以务必要焚烧干净。

化纸完毕,还要用土将纸灰埋住,防止纸灰中有火星乱飞,酿成火灾。

待香烛点完,才可以取食祭品,传说这些祭品已让祖先祝福过了,不用担心先人们的指责。

墓地是祖先们长眠之地,和我们的房间一样,如果不修整,杂草丛生,势必会影响祖先,祖先就不能很好的庇佑我们。

所以,清明扫墓必须清除杂草。

待这些弄利索,上坟才可以结束。

其实,清除墓地杂草也是为了防火。

上坟归来,还要顺带砍几条地楞上的悟子刺,拔一把麦苗,回家后别在大门上。

回家后要清扫自己的鞋,同时将鞋子的鞋尖朝里,同时将衣服上的尘土扫干净。

这些事干完,就会围坐在一起,听父母讲爷爷的故事,甚至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故事。

这,就是习俗的传承。

这种习俗,现在少了很多,

许多年青人都跑出去打工挣钱了,

留在家里上坟烧纸的,都是些中老年人。

想传承,没人听了。

就是有年青人匆匆赶回来上个坟,

也是匆匆忙忙,点纸、烧香、磕头,

完了,匆匆赶着又要走。

至于清明上坟那一套礼仪,

不管了,顾不上。

烧纸钱不挖坑了,烧完纸也不用土盖了,

也不管香烛是不是着完了,就匆匆走。

一切都在匆匆中,经常诱发火灾。

为啥能诱发火灾?

不顾礼数了。

以前讲礼数的年代,

你听说过几回因为上坟引发的火灾?

为啥没有,大家都懂清明的礼数。

祭祖讲程序,不着急。

现在都着急,上坟的着急,

管这事儿的也着急。

越急越没好事儿,

你不能把每个人都看死吧,

总有人偷摸着去烧纸,怕被抓,更着急。

更不顾啥礼数不礼数了。偷摸一烧,跑了。

风干物燥有火星,就是一个大隐患。

怎么办?

上坟烧纸慎用火、别因祭祖遭横祸。

祭祖放鞭炮、惹出火灾戴手铐。

这些标语,一看也是急得慌。写这些标语的人,工作上是勤快人,思想上是懒人。不动脑子。根本就没抓住问题的根本。

咋不把清明节取消,大家都别管先人了。

能行吗?

不行 !

不祭先人,就是数典忘祖啊 !

这才是羞了先人呢。

想问题,办事情,

光想着快刀斩乱麻,能管用?

也只能免免心焦罢了。

不知道有些人,为啥总是那么心焦。

心焦,就会急。急,准没好事。

有人说,清明祭祖要用鲜花替代烧纸,或网上开个纪念厅云云。

说这话的,要么哗众取宠,

要么也是脑子有问题。

老百姓清明祭祀,

人家都给先人送纸钱,你就送一束花?

先人们不捏你鼻子才怪 !

转变这个观念,且得宣传引导呢,

不是一两条标语能改了的。

还有就是,

网上开纪念厅,老百姓有几个会弄?

都是瞎咧咧。

况且老百姓讲实惠,

烧纸钱,一个坟头有个十块八块左右的纸钱就差不多够了。就是把五服以内、所有的坟头加起来,也就花三、五十块钱的样子。

用鲜花祭祀先人,买鲜花,一棒至少也得50元,你不能只放一个坟头吧,所有坟头都摆鲜花,得多少钱?哪怕一个坟头只放一朵鲜花,那花费也远远大于纸钱的开支,老百姓又不傻,能这么干?

老百姓过日子,细得很,

更何况鲜花还不能替代给祖宗们送纸钱的愿望。

你不能光埋怨老百姓不听话,

是你那点子太低,老百姓能听你?

从经济学角度讲,

能降低成本的事,你硬要抬高成本,就是提高了准入门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就是在大城市,用鲜花祭奠祖先也行不通。

我在太原南郊火化场参加过葬礼,

有一个楼,地下三层,地上五层,

全部存放的骨灰盒。

存骨灰盒的地方像档案室,每个房间十列柜子,每列柜子从底到顶七层,每层双面,摆上百个盒子。大致估算,光这一个楼,就有数万灵魂在这儿安息。

如果用鲜花祭祀,等清明一过,

光清理鲜花就是个头疼事。

况且,几万束鲜花堆一起,也放不下。

用鲜花祭祀,听起来美好,

实际上根本就不靠谱。

据殡仪馆的人讲,

每到清明,太原的晋祠路堵得要死,

人们祭祀先人,还是烧纸。

烧纸快。

为了加快烧纸进度,殡仪馆砌了一面很长的墙,墙边上砌个长台,在台子里烧纸。

一次能容纳好几百人,

能解决很多人祭祀先祖的难题。

也有纪念厅、纪念林。人实在太多,烧纸排不上队的话,也可以进去,把亲人的遗像挂上,站在遗像前缅怀一下。

所以,出主意,想办法,

一定要结合实际,光说高大上的话,

听上去不错,实际效果在哪呢?

不接地气,就是瞎吹牛。

典型的本本主义。

啥是好话?

能让人产生行动的话,才能叫好话。

有人说,就你能。要不你出个主意,

既防火,又防尘,还让大伙儿满意。

呀,你还别难为我,

其实主意都不用我出。

孔圣人他老人家二千多年前就出了主意。《论语》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

意思就是说,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就好像神真在那里。举行祭礼,与其恭敬不足而祭品有余,还不如祭品不足而恭敬有余。”

孔子老人家态度很明确,祭祀没礼数,

烧再多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用。

祭祀得用礼,用心。

不一定非得要烧纸。

这才是劝导乡俗的好方法。

清明上坟,以礼祭祀,用心缅怀。

既要把防火知识让大家了解,

也要把传统的祭祀礼仪告诉大家,

这,才是重点。能治本。

我们往往舍本求末,总是太心急了。

太心急不行,心急吃不了烧人饭。

清明上坟祭祀,是个庄重的事,

不能堵之,何不疏之?

以礼祭祀,先祖许之,自心也安。

不必梗着脸说,这不行,那也不成。

更不必瞎出主意,提倡什么鲜花祭祀。

你又不卖鲜花,那么卖力干什么?

况且就是用了鲜花,时间一长,鲜花风干在坟头上,也会成为易燃物,何必出这个点子呢。

清明了,回乡上坟,不让烧纸就不烧了。

多烧纸也不符合孔圣人倡导的礼数。

上坟,礼数不能丢,

用礼数拜祭祖上,大吉 !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