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兴市,4岁的女孩昕昕,在5月30日这天跟着爷爷奶奶去大塘村的亲戚家串门。孩子在家门口和村里一位男孩踢球,奶奶回去10分钟,发现孩子不见了,亲戚朋友翻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有找到线索。
小女孩的失踪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孩子妈妈甚至希望孩子是被拐走了,起码有活着的希望。但是,最坏的事还是发生了,8月11日有消息传来:68岁的邻居把孩子杀害后,埋到了后山。
事情没有如果,但如果昕昕没去串门,如果奶奶当时能看得紧一些,如果邻居当时能保留一丝善念,孩子可能还幸福地生活着!玩童稚的游戏、跟父母撒娇、陪爷奶逗乐……
为什么孩子“一失踪就遇害”?
这么说不是绝对的,只是有太多的案例了,多到让人害怕!
4月25日,贵州毕节市8岁的女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饭盒没有带回来,返回学校拿饭盒,然后失踪再也没能回家,凶手是一名50多岁的男性!
5月29日,陕西泾阳县11岁的男孩杨展豪,在去村里一商店买冰棍回家的路上,被同村70多岁的王某诱骗到家里杀害!……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的人际关系几乎为零,反抗和逃生能力也几乎没有,所以孩子一旦被心怀叵测的人盯上,逃生的几率也几乎没有。
如果一个小孩子,没有成年人的监护,他很可能被坏人盯上,拐卖甚至杀害,也可能遭遇很多潜在的意外伤害,比如说溺水、车祸等。
为什么儿童遇害,多数是老人所为?
犯罪不分年龄,为什么近期我们关注的儿童失踪遇害案,多数都是老人所为呢?我又查看了去年曝光的几起案件,也都是在50岁以上。真的是“坏人变老了吗?”
我不是心理学出身,只能尝试分析一下,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在评论区发表。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现在出现的问题,起因至少要往前追溯10年以上。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观念”上,我们常说的一件事做不做就在于“一念之间”。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辆车,他有发动系统必须要有制动系统,车子发动起来没办法制动,结果就是车毁人亡,观念就是最重要的制动系统。
比如说,父母谈起某件事,说:“怎么能对这么小的孩子下手,伤天害理呐!”父母对待事物的言辞,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观念,你看到类似的事情就知道:“伤害孩子是万万不能做的,伤天害理。”没有制动系统的人,对生命就没有敬畏,为所欲为!
我还听一位老人说过:“流个产有啥呀,我们那时候,谁家尿盆里没有溺死过孩子啊!”当时,可能很多人都会这么做,她们认为女孩子是讨债鬼,生下来就扔到尿盆里,亲眼看着也心无波澜。
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因为她们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自己就是这样被人对待的。
保护孩子安全,我们能做些什么?
坏人会在什么时候做坏事?即便对方是个小孩子,他们也会选择把孩子骗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因为谁都不敢在众目睽睽下犯罪。所以,最关键的就是,避免孩子单独和陌生人(以及不在安全名单上的熟人)在一起。
美国的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曾制作过教会儿童自我保护的视频,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触发什么警报,这些警报一旦发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其中,.就包含“一个人警报”,如果你自己和陌生人呆在一起,就触发了“一个人警报”。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坏人很容易就能伤害你,“一个人警报”触发时,要赶紧跑到人多的地方。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坏人的心里生病了,但他们很胆小,经过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敢于发出声音,向有能力的人求助。
言语上的教导,孩子当时记住了,过后可能就忘记了。父母还要多向孩子提问,让孩子把自我保护意识内化在思想里。比如说:“老师喊你和几位同学一起去办公室,可以吗?”、“一位爷爷说他家里有零食,要分享给你,可以吗?”、“一位叔叔给你糖果,想带你去一个地方,可以吗?”问一问孩子,哪些情景触发了“一个人警报”。
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都有责任。前几天,在小区外的广场上,一位3岁多的男孩光着上身,一边哭一边喊妈妈。我赶紧上前询问:“你是找不到妈妈了吗?”孩子哭得很厉害没有回答,但他的哭声把我怀里的妞妞也吓哭了。
这时候,宝爸有些不乐意了:“走吧,走吧,你别管了,广场上这么多人呢,就差你管吗?你看妞妞都吓哭了,让自己孩子哭着去管别人的孩子……。”我一边哄着妞妞,一边跟着男孩不让他往别处走,几分钟后男孩的姐姐找过来了,我才放心。
有机构在招募志愿者时,说:“当一个失踪的孩子,在被坏人盯上前,先被我们发现,是不是就少了很多悲剧?”“我们”包括你,也包括我,包括的人越多,孩子生活的环境就越安全。就像最近一位男子去救落水的孩子,救出来后发现是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不袖手旁观,自己的孩子也会有别人守护!
以前,“生9个活6个,随便养养”的情况不存在了,现在的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对孩子的监管,父母是第一责任人,无论何时都不能掉以轻心!
天宝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小学语文老师,一位有想法的二胎妈妈,用文字传播育儿知识,关注@小天宝大玉儿看更多家庭育儿知识。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