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选的位置必须拥有以下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至少要同时具备三条,否则房租再便宜也不要考虑。
1、人口密度要高——很好理解,就是人多啊,这是必备的基本条件;
2、交通要便利——至少附近有步行不超过10分钟的公交车、地铁,或是步行街,以及充裕的停车位;
3、附近有人流量巨大的街路——要注意的是,可能你紧邻着城市中最宽广的马路,但是都是走机动车的,这是没用的,必须是有大量行人,并且可以流动、经过你选址位置的才算;
4、商业氛围要活跃——有一种情况是理论上的繁华,也就是写字楼啊,居民区啊,车站什么的都有,但就是不热闹,这个就要仔细甄别了,比如,有的小区看着好多栋楼,结果入住率不高,写字楼不少,但空置很多,或是消费能力非常低,所以,别看理论数据,要自己感受当地的商业氛围;
5、易见、易达——也就是铺位要容易被顾客看到,看到以后顾客还很容易走过来。在热闹的地方顾客看不到你们的招牌不也是白费吗,看到了,但还要七转八转,甚至过个天桥,那对于休闲娱乐之类的非必需性消费品店铺来说也凉了。
通常能同时符合以上5点的铺位,都是在一个精心打造的商圈里,而非一般街路两侧的店铺。所以,我们选址的第一步也通常是先选择一个商圈,要找口碑比较好的商圈入驻。在一座城市,市民会给不同的商圈贴上不同的标签,比如某某商圈东西贵、某某商圈假货多、某某商圈东西便宜、某某商圈很高端等,要选择符合自己店铺特点的商圈,比如你经营的商品是走低价亲民路线的,却把店开在了大家公认是高端的商圈里,那注定会失败,如果你经营的是有品质的品牌商品,把店开在大家都认为便宜货、假货很多的商圈也注定失败。
当大的范围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就要看这个区域的基本面了,也就是周边环境,比如你开的是街边店,就要人流量很大,当然,也不能单单看人流,更要看你的目标顾客会占多少比例,还要综合的看人口密度高低、顾客群的主要类型、消费能力之类的,这些基本信息可以通过城市规划部门、互联网,以及购买大数据获得。
看繁荣程度主要是看行走的人流,马路很宽,车辆很多,但行人很少,这样的环境生意通常就很难火起来。比如步行街、地铁公交站附近就很好,除了步行的人流量,还要看方便程度,也就是要方便到店才行。如果有天桥、护栏、树木之类的阻挡视线或走起来费劲,效果也会差很多。而且,门店的门头也尽可能够宽,因为越宽越醒目,展示效果越好,反之,门头很窄,很深,这样的店铺就不太划算。
如果投资不大,只是开个小店,那就用不到数据公司,调研公司之类的,自己亲自调查这些情况就好,比如在目标周围走访,询问邻居,因为大多都是自己选址,所以后面会重点介绍自己选址的技巧。
无论在购物中心里或是街路两侧,顾客行进都有一个流动线,也就是人流的方向,习惯的走法,尽量选址在顾客流动的主线右侧,因为中国人习惯右侧通行,抬腿就能迈进去的店铺会大大提高顾客的选择概率。客流和水流一样,最好找整条“河流”中河水汇集的地方,至少是河水放缓的地方,比如通道,那就是个快速人流流动的地方,很少有人会停留,如果是在一个开阔地,或是小环岛,人流就会把脚步放缓,这样的位置就好过通道,但是如果在整条“河流”的中心,通常是广场一类的,顾客不仅最终会汇集于此,而且可能长时间停留,这就是最好的位置。
从整体角度又要考虑能够“截流”也就是处于同类业态商铺的人流上游最佳,比如一个市场里,开始的几家生意都会更好点。从经验角度来说,不要看购物中心或是商业街规划好的客流动线,要自己在不同时段去亲自感受人流的流动特点。
你挨着一个什么“邻居”也很重要,最好的情况就是彼此生意能够互补,或是目标顾客相同,但彼此不存在竞争关系。如果你旁边是一个知名的品牌,顾客对你们店的好感度或信任度就会无形中增强不少,如果你周围店铺的生意很好,也能给你带来一定引流效果。
说完了好邻居,在说说坏邻居,也就是那些人气很旺,又会分流与抢夺你顾客的商家,比如与一些很牛的品牌在一起开同类店铺,就要考虑是否有竞争关系,可以考虑为超级竞争对手做配套的生意,比如你卖手机规模很大,很有名气,那我不买手机,我买手机周边,电话卡,就会借势。
再比如,在麦当劳、肯德基旁边开一家西式快餐店肯定是不明智的,但完全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聚客能力,做一些替补生意,比如中餐,逻辑就是:反正做西式快餐做不过你,那就做中餐,把不喜欢洋快餐或想换换口味的顾客拉过来。这样在特定的环境下就有了和肯德基、麦当劳较量的能力,品类不同嘛。
这也说明了,商家不要和消费者的认知与习惯做对——喜欢洋快餐的,你做的洋快餐再便宜,他们还是会去麦当劳、肯德基,但是对于不喜欢洋快餐的顾客来说,你做的中餐哪怕生意很小,味道也不怎么好,也具备了获得这位顾客的优势。
当然,在综合商业环境里可以做弥补型店铺,但是在单一型的商业环境,比如某某一条街,那就必须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了。
冲动型产品就要把店开在消费氛围浓厚,消费者容易随手获取的地方,比如购物中心、商业街之类的,在这种地方逛街的人一来有闲心,二来看着周围的人,都大包小裹,拿着零食饮料,觉得自己不买点什么都不对劲,这样的地方就非常适合卖冲动性产品,比如零食饮料、休闲娱乐、装饰品小玩意儿之类的。而大宗理性商品的店铺则可以考虑位置稍微偏僻点的地方,以降低经营成本,通过营销或性价比等方式吸引顾客。
一些可能影响生意的细节也要注意,例如,你是把店开在购物中心内,就要看购物中心的顾客群体、整体档次、平均消费,以及和自己的店铺、商品是否吻合,购物中心停车是否免费,有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场地方给出什么样的承诺政策等,比如你是开美发店的,购物中心是否有同品类排他保护呢?如果没有,一栋楼里三五家美发店的情况也不少,没有生态维护,最后谁都赚不到钱。
再比如,虽然你把店开在了路口,但客流量却不大,那就很可能是因为你的店铺位置是在红绿灯的前方,这样别人着急看红绿灯过马路,就很容易忽略你的店铺,相反的,如果你的店是开在过了红绿灯的路口,行人过了马路,也就有心思放慢脚步或东张西望了,生意自然就会好很多。
上面说了环境,然后就是自身需求,这点也很重要,在满足了前面的前提条件下,场地一定要符合自身的需要,比如,如果你卖的是没什么特色,价格不贵,靠走量的商品,那火车站、地铁口之类的地方就很合适;如果你做的是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如冰淇淋店之类的,那开在购物中心里就很合适。
反过来,你开的店是走高端路线,那地铁口对你来说就不见得是好位置,因为那都是行色匆匆的大众工薪阶层,你的目标顾客很少;如果你的店有特色,品质又很好,开在居住区就很合适,人员流动性小,能攒下口碑和回头客。所以,要因地制宜,先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群体,而后找这一群体最容易出现,并且容易逗留的地方开店,比如买糖炒栗子,这种随吃随走,价格不贵的小吃,在公交站旁就在合适不过了。
选址还有一个原则是“宁要鸡头,不要凤尾”这里指的“鸡”就是整体商圈并不是很好,可能处于城市中的二类,或是三类,而“凤”指的就是城市中最好的商圈或地段。所谓的“宁要鸡头”就是宁可选择差点商圈的最好位置,也不要最好商圈的最差位置,两者的租金可能差不多,但是收益却差很多,当然,有其他情况除外,比如有些品牌就是希望进入某个知名商圈,起到品牌号召效应,满足战略需求,那另当别论。
作者简介:美国Tutti Frutti餐饮连锁中国区CEO、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连续创业者。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