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朝歌建鹿台,文王西岐建灵台,同耗资搞建设,为何效果大不同
人都有落难的时候,一文钱也能难倒英雄汉。
临潼关前,雷震子展开风雷双翅,没有多久就背着父王姬昌过了五关,来到了金鸡岭。
按照师父云中子的指示,雷震子解救西伯侯过关后,就圆满完成了任务,还需要回到终南山玉柱洞,进一步听从师命的安排。
父子恋恋不舍告别,雷震子就此别过回了终南山,留下文王独自一人,行走在返回西岐的途中。
徒步行走一天,好在傍晚前,姬昌看到一个客店,就住宿到了这里。第二天出发前,姬昌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根本无法支付住店的费用。
在店小二看来,这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是想吃“霸王餐”、住“霸王店”了,见状拽住周文王不肯放行。
小二怒气冲冲地向文王嚷道: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俺们这西岐在西伯侯的仁德领导下,道不拾遗,路无犬吠,你竟然吃了住了,敢不付钱?还是识相点,不然将你送去见官,到时后悔晚矣!
姬昌再三解释,先记账上,回到西岐一定会补上,双方的争执,引起了店主的注意。
这位老板名叫申杰,祖上五代都在此地。申老板见文王虽然年老衣着贫寒,但其貌不凡,就详问了一番,得知眼前就是大名鼎鼎的贤侯姬昌时,马上答应送文王回到西岐城中。
申杰在金鸡岭深山中虽开有小店,但也属于小户人家,没有马匹,只有一个磨面的驴子。就这样文王骑着小毛驴回到了宫中,同时重谢了还不算势利的申杰。
回到西岐城,姬昌决定在城南处建一座规模不小的“灵台”,得到百姓们的热烈支持和拥护,灵台得以顺利建成。
此前,纣王也在朝歌城中建有鹿台,却闹得官逼民逃,百姓苦不堪言,成为他的一个败笔。
那么,为何同样是耗费重资搞建筑,为何纣王在朝歌建鹿台没人拥护,文王在西岐建灵台却深得民心呢?
结合《封神演义》和民间故事传说,今天,“源易缘”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动机不纯:纣王建鹿台劳民伤财
纣王建鹿台是谁的主意呢?
文学作品《封神演义》原著里称,最先提议建鹿台的是——苏妲己。
姜子牙下山后,不得已在朝歌城中开起了算命馆,生意稍有起色,便有轩辕坟三妖之一玉石琵琶精前来捣乱。
姜子牙趁机将玉石琵琶精擒拿住,并用三昧真火炼出玉石琵琶原形。
妲己见自己同行的妹妹遇害,恨不得杀了姜子牙。她先是向纣王举荐姜子牙任下大夫,后又鼓动纣王,建造高四丈九尺,犹如琼楼玉阁、玉阙阆苑的壮观鹿台。
“陛下建好鹿台,早晚宴于台下,自有仙人、仙女下降,可与真仙遨游,延年益寿永享人间富贵。”苏妲己的谗言下,纣王不顾工程浩大、劳民伤财,任命姜子牙为监造官。
姜子牙直谏纣王,当国库空虚,刀兵四起,当以社稷为本,休养生息,不可大举妄兴土木,陷害万民。
不肯建造鹿台,纣王便要当场斩杀姜子牙,姜尚这才借着水遁逃走。
纣王随后又换成了言听计从的,北伯侯崇侯虎来建造。
后来,我们知道,鹿台建造过程中,工程浩瀚,花费人力、财力无数,官员还借机贪贿勒索、欺压百姓,累死的人不计其数,万民恐惶,最后不得偷偷逃离朝歌,
二、造福于民:文王建造时尊重民意
看到西岐百姓受到惊慌之灾,文王有了建造“灵台”的想法时,还曾忧虑忡忡。
南宫适和散宜生等贤臣问文王顾虑什么?周文王回答:担心大动土木,劳伤百姓。
散宜生劝慰文王说:建造灵台是为了向百姓祛灾祈福,并非供自己游观之乐,这是主公的仁爱之举,百姓知道后肯定会感恩和支持。
在动工前,文王坚持不奴役百姓,不轻用民力,自愿来干活的人,照付工钱。
果然,军民百姓无不心甘情愿,表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此台上合天心应四时,下合地户属五行,中合人意风调雨顺。文王有德,使万物而增辉;圣人治世,感百事而无逆。灵台从此立王基,验照灾祥扶帝主。”
灵台建造过程中,从池沼中挖出几块枯骨,文王还命人将枯骨用匣盒安置在了高阜之地。
文王“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泽及枯骨”的举动,使得军民无不心悦臣服,高呼文王是个圣德之人。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