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俗语坟塌后人发)

“坟塌后人发”是农村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祖坟塌了是好事,后人会人丁兴旺,财源广进。然而,按照旧时在农村普遍的说法,祖先的坟塌了,不但不是什么好事,反而是坏事。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旧时农村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说明人们对坟塌了的现象,存在不同的看法及见解。这些不同的看法及见解,一种是出于尊重自然,要遵循规律发展的观念;另一种则是出于重视祖坟,尊重祖先的观念。

不过,在农村“坟塌后人发”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人们对“坟塌”的不同理解,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不同时期坟墓的崩塌和凹陷的不同理解,又会有不同的说法。

在农村,坟墓根据埋葬和时间长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新坟

农村普遍把三年内新葬的坟称为新坟,有三年“拦社”的说法,意思是说,三年内,每年上一次新坟,要在立春以后,春社日之前完成,也就是春社为时间节点,把上新坟的时间“拦”在春社以内,不能超过春社这个日子。也有一些地方把一年内或两年内葬的坟称新坟。各地方风俗不同,说法也不尽相同。

过去,坟墓普通来说就是一个土堆,不同的地方,土堆的形状不同,各种各样的都有,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类似馒头形,另一种是棺罩形。馒头形,就与手工揉出来的馒头类似,准确地说是类似馒头的椭圆椎体,或者底部为椭圆体顶部为椭圆椎体的组合。另一种棺罩形,就是像出殡时放在棺材上的棺罩,是长方体与不规则的半椭圆体的组合,也有的坟没有长方体,只是堆成不规则的长条形半椭圆体。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旧时,农村普通百姓的坟墓,大多为土坟堆,也就是坟堆没有用岩石或砖头砌筑,纯土堆起来,只有少数富裕的人家才在低部用岩石或砖头砌筑,再在上部堆土。新坟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容易流失。因坟是刚葬不久,坟的表面还没有长出草来,天下大雨,表面的泥土就随水流走一些,还会形成一道道的流痕。即便有一些比较讲究的人家,在坟表面覆盖了一层草皮,但草皮还没有生根,长得不太牢,虽然比没有覆盖草皮的新坟泥土流失少些,但还是要流失一些。

过去农村,新坟最怕的就是下雨天,雨水在坟头一泡,就会垮塌。因此,起坟堆也有一定的技术,土压得紧,坟堆就不容易垮塌,土压得不紧的,就不容易垮塌。尤其是在雨水比较多的南方,就更加注意起坟堆的技术。尽管一些人在起坟堆时尽了力,但是,由于下雨的原因,还是有一些坟会垮掉一部分,或者一小块。

农村人主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新修的房屋用石头所砌的保坎,雨大时也会垮塌,何况在野外用土堆起来的坟堆。

很多地方在有连续上三年新坟的习俗,南方一些农村称为“挂畲”,以清明时节“挂青”区分开来。通常在立春以后,“春社”以前,很多地方因对“春社”的日子记不住,就定在春分节以前。上新坟时可把坟修整一下,连续三年都如此。三年后,由于连续修整,坟头的土越来越紧,再说坟头长出草来,对坟头的土起到保护作用,也就不会垮塌了。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新坟塌掉一点是没办法的事,于是,农村就出现了“坟塌后人发”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不过,也有一些地方认为,新坟塌掉一些土,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主要有利于第二年上新坟的时候,或往坟上多添加一些泥土,人们把上新坟时为新坟添土,叫做“添财”,寓意后代财运亨通,兴旺发达。这就是“坟塌后人发”说法的来源之一。

这也就是农村人的一种重视先人的做法,也寄托着后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老坟

在农村,人们把埋葬三年之后的坟都称老坟,包括上百年的坟都可以叫老坟。通常来说,人们习惯把三年之后,百年之内(有的地方为五代内)的坟称为老坟。

过去农村传统习俗,过了三年新坟期之后,家里的老坟一般不会轻易去动,人们认为以保持原状为好,只要坟墓不出现坟塌了,坟墓让野物挖了洞等意外情况,是不可随意乱动坟墓及周围的泥土和岩石,不能瞎折腾。农村常说老人去世后“入土为安”,不去乱动坟,就是不要惊扰地下的老人,让其不得安宁,是对他们的不尊敬和孝顺。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人们认为老坟塌了就不是什么好的预兆,其中有一种的说法,认为老坟塌了,祖坟就会“泄气”,不但无法荫庇后人,反而会给后人带来诸多祸事。比如,老坟塌了家里会不和睦,夫妻感情不好,容易遇上奸险小人的算计;家里人挣钱比较难,而子女花钱无度。等等。这些说法与家里先人的坟是否塌了,没有任何联系,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

那么农村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实际上,这是我国农村祖宗观念比较强的表现,是为了让后人重视祖坟,用迷信的手段吓唬人的一种手段。在农村,如果有的人在清明节不去给祖先祭扫,除了人们认为这样的后人属于不义之人外,同样也有上面的一些迷信说法。

坟都大多葬在荒山里岭,对坟具有破坏力的主要有两类动物:

一类是野兽。主要是穴居内的野兽,也就是在地下打洞居住的。比如中小型野兽穿山甲、狐狸、狗獾、猪獾、狸子大山鼠等等,挖的洞穴直径比较大,洞穴比较深,洞内有挖洞,错综复杂,对坟墓的危害性比较大。还有小山鼠、蛇类等小型动物,虽然危险没有穴居野兽那么大,但还是有一些危害。坟墓的土壤被这些野兽掏空后,就容易塌陷。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另一类是家畜。坟墓之地,往往是草比较深,春天草刚长出来的时候比较鲜嫩,因此是农家耕牛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在耕牛中,母牛对坟墓的危害不大,无非就是从坟墓踩过,留下深深的脚印。牯牛就不同了,特别是青壮年时期的牯牛,不管是黄牛还是水牛,喜欢与其他牛打架,找不到打架的对手,就喜欢把头抵到土坎上去磨角。有一些不太结实的田坎,牯牛磨角时,可把田坎掀翻崩塌。同样,牯牛进了坟山后,喜欢找一些纯土堆的坟墓磨角。牯牛好像记忆力比较好,可能是在坟堆磨角比较舒服,一头牯牛磨了第一次角以后,就会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把坟头推倒和崩塌后才肯罢手。

家畜中有一种对坟墓也有一定的危害,那就是家里喂养的猪。猪一旦从栏舍逃离出来,喜欢到菜地里拱菜,也喜欢用嘴拱泥土。一些离村庄比较近的坟墓,一旦遇到了逃出来的猪,坟上的土就会被拱得乱七八糟,有的坟头让猪拱塌。当然,通常长满柴草的坟,猪不会去拱,只有那些柴草稀少露出泥土的坟,才会遭到猪拱。

过去农村人们的经验证明,普通农家祖先的坟墓,在百年内,只要棺材的材质好,木匠和漆匠手艺好,老人入殓时密封性好,一般来说棺材在土内,一百年内还可保存完好。富裕人家因棺材更好,保存得也更久。人们认为,如果坟墓受到穴居野兽和穴居小动物挖洞破坏,或者家畜的破坏,致使坟塌陷,坟墓穴坑进气,也有说是棺材“泄气”,就会加速棺材的腐朽,没有了棺材在穴坑的支撑,坟堆自然要塌下去。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过去,农村很多人有一种习惯,除了清明扫墓必到祖坟祭扫外,平时农闲的时候,也要到坟山上去看看,如果出了问题,可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过去,如果村里人或邻村人到坟山做事时,看到别人家的祖坟遭到破坏,也会及时告诉坟墓主家。

如何补救呢?先进行止损,也就用柴火放进洞穴用烟熏过,然后用石头把洞穴堵起来。野物比较聪明,平时它们挖的洞穴就比较隐秘,就是怕有人发现。一旦知道被人发现了洞穴后,怕被人猎捕,也就远远地逃离,不再使用这个洞穴。通常来说,祖先的坟墓遇到破坏后,都要进行修补,不然就会被人笑话,人们认为只在家里没后人,坟墓才没有人照管。很多农村习俗,清明节这天上坟,可以给老坟添土,或者修补老坟,是没有任何禁忌的。不过,也有一些人家要挑选吉日给老坟添土,或者修补老坟。

因此,过去农村人认为,后人平时要对祖先的坟墓好好照管,祖墓塌掉了有人及时修补。这样做是对祖先的尊敬,心里装着祖先,不忘祖德祖恩。至于农村那些认为坟塌后,会给后人带来灾祸的迷信说法,其目的就是通过吓唬手段,让人们对祖坟产生敬畏之心,从而重视对祖坟的打理。那些迷人的说法当然不可信。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三、古坟

在农村,人们通常把上百年,或者五代以上的坟墓称为古坟古墓,当然也有人仍然称老坟。这就像上百年的房屋,一般称为古屋,也称老屋。

虽然有一些古墓,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保存完好,但是,那些都是古代皇家陵墓,或者贵族、富裕人家的墓,他们有财力,力求下葬的先人保存千年而不朽。对于农村平民百姓来说,历经百年之后,棺材会腐朽,除了少数坟墓保存得和原来一样外,大多数的坟墓都会出现塌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的坟墓,便化作泥土,湮灭在大自然中。

古代凡是能够保存下来的坟墓,在农村无非有三种人的坟墓:一是家族中的始祖,或者从发源地迁到某地后的始祖,以及与始祖葬在一处的少数先祖,因为始祖的坟葬得近而得以保存;二是家族里非常有名望且神化之人的坟墓;三是在某地的著名人物,或者为某地作出过特殊贡献之人的坟墓。其他一些人,虽然在族谱上有名字,也载明坟墓所葬的具体地址及山向,但到现场看时,已经很难找到。

以上三种人的坟墓,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并不是坟墓中的棺材没有腐烂,主要是因民间喜欢寻祖溯源,或者民间敬仰其名,从古代开始就被列入定期祭祀重点对象,他们的坟墓也得到民间的自觉保护和历年来的修补添加泥土。有的坟墓不但看不到塌陷的迹象,反而比原来的坟墓要大了数倍,就是因为后人不断添加泥土的原因。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我所在的村庄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记得小时候,我与村里的小伙伴到村里的老坟山去扯水竹笋、采蕨菜、摘栗子和毛栗子等,老人反叮嘱说,千万不要到古坟头上去蹦跳,别看坟头好好的,可一旦有人爬上去,坟就会塌陷。这些上百年的古坟,外表是一个好好的土堆,但里面的棺材已经腐朽,一旦受到压力,就会塌陷。事实上,我们在漫山遍野都是坟墓的山里,经常看到凹陷的坟墓,村里人叫“窨井坟”。还有一些坟墓土堆只有一尺来高,实际上也是一种塌陷的坟墓,我们村里称为“瘪坟”。实际上,这些都是塌了的坟。

据村里人说,这些坟并不是没有后代,而是其后代早就从村里迁徙到四川、贵州、广西和云南等地去了。这几十年来,我们村里常见从四川过来的人寻祖,这些人就是清朝时期“湖广填四川”先人的后裔。他们拿着手抄本族谱上记载的祖坟地址和山向,但多数已经找不到了。

据说,清朝初期,我们村庄人口达到三千,后来陆续迁出到全国各地,到民国初期,村里人口保持在一千二左右,从此就再也没有增加了。而“湖广填四川”时从我们村迁出的一支落户四川成都,现在的人口已达七千多人,迁徙到其他地方的分支人口也繁衍不少,都有上千人口。

按照村里老人的说法,我们在老家守着祖坟的人口总增长不起来,而迁出去后,他们的祖坟塌了、瘪了、凹陷了,后代却兴旺发达,“坟塌后人发”就是这个理。

农村俗语“坟塌后人发”,怎样才算坟塌了?到底是好是坏?

农村任何一句俗语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任何一句俗语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坟塌后人发”这句俗语也同样如此。从历史背景来看,这句俗语就不是迷信之说了,相反,蕴含着人要有追求发展观念,类似如“树挪死,人挪活”这样的说法。这就像现在农村人一样,在农村种地赚不了钱,生活过得很累也很辛劳,而到外务工或者经商,就彻底改变了家里经济状况,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一家人都外出了,就连家里的老房子都无法照管了,祖坟就更不用说了。

总而言之,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尊敬祖先,不管祖先有没有灵魂,能不能荫庇后代,祖先就是我们的根,值得我们去追思和纪念。但是,如果我们将个人的前程和家庭的幸福,迷信地寄托于祖坟风水,而自己不去努力拼搏,祖坟的风水再好,个人和家庭也不会“发”起来。生活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