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谢宇被捕的新闻已经发酵好几天了。
这些天,关于吴谢宇的新闻像连续剧般持续更新,在酒吧做男模、花几十万买彩票、在8小时审讯中顾左右而言他……每一条都能激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他在东窗事发、举国瞩目的时候成功隐身,又在销声匿迹好几年、逐渐被人遗忘的今天主动走入人们的视线。人们很容易就产生这样一个联想:他是不是不想再躲躲藏藏了?
于是,去机场送人被解读成是“故意投案”;据机场保安透露,他给舅舅发短信导致母亲尸体被发现也是有意为之;再加上“北大”“学霸”“GRE高分”等标签,一切与案情有关的消息都直指“高智商犯罪”,关于案情的讨论也愈演愈烈。
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会热衷于谈论“高智商犯罪”?
人人爱看猎奇内容
人们对于离奇事件,天生带有好奇的心理。
南京大学碎尸案、重庆红衣男孩案、彭加木失踪案……这些由于当时技术手段不足、迟迟未被侦破而带有神秘色彩的事件,被总结为天涯十大悬案。
这些悬案不仅在论坛内的点击率居高不下,时不时还会在各大社交网站被营销号翻出来,加上夸张的描述,赚足了眼球。
除了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各类罪案、悬疑、推理相关的小说、影视作品以及综艺节目,也颇受市场欢迎。
从90后的远古记忆《重案六组》《少年包青天》,到近些年热播的英美剧《神探夏洛克》《汉尼拔》,国产剧《法医秦明》《白夜追凶》,再到综艺《明星大侦探》,害怕又忍不住想看的观众们,就这样在“前方高能”“祥瑞御免””24字价值观“等弹幕内容的保护下完成了观看。
有的剧不但画面不敢看,连配乐也不敢听
还有一些作品,剧情本身可能并不恐怖,只是多了几重反转,如《消失的爱人》《看不见的客人》等悬疑片,被打上了“烧脑”的标签,也能引得不少人跃跃欲试。
在吴谢宇出现之前,“高智商犯罪”曾是系列推理小说《谋杀官员》的标签。在每一部小说中,浙大出身的主角们(作者紫金陈毕业于浙江大学)分别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筹划、实施犯罪,最后脱身,完成“完美犯罪”。
再回头看吴谢宇的案子,他本人可能兼具“高智商+犯罪”,但从案情本身来看却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高智商犯罪。
吴能够成为舆论的主角,可能还是因为他的不走寻常路,让关于他的种种猜想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
案发后,所有关于他下落的猜测中,人们最深信不疑的,就是他已经逃到国外,隐姓埋名。直到他被捕,所有人才惊觉:
原来这三年他一直在国内。
埋头在一线城市格子间的现代人,习惯了机场火车站的人脸识别安检,绑定身份证件、要求访问定位的各种app和移动支付,就好似站在冰山上,对于水面之下的生活如何,往往懵然不知。
随着媒体报导的一点点深入,大家发现这水面下的逃亡故事越来越戏谑。
他的朋友圈内容显示,他一直关注着社会新闻。
他白天做教师,晚上到酒吧当男模。酒吧前同事说他保持健身,胸肌和腹肌都很明显。
这样的“吴谢宇”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好奇。
”想知道他背后的故事“
由于第一视角的缺失,多家媒体陆续采访了机场保安、吴谢宇的酒吧前同事、邻居、亲戚、老师、同学,从多个角度,试图拼凑出完整的吴谢宇。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以往在社会恶性事件中从不缺席的声音“不想听他背后的故事,只想看他死”,这次并没有占领舆论高地。
大家反而希望挖掘他背后故事,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人们想知道吴谢宇背后的故事?他与其他社会恶性事件中的当事人有何不同?
首先,尽管北京大学在其中未必有责任,但就这起事件得到的关注度来说,名校标签仍是避不开的一个因素。
国内的名校学生往往被看作心思单纯的学霸,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刻板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形成了反差,名校学生与犯罪嫌疑人联系到一起,也就尤为引人注意。不仅这桩惨案如此,清华大学投毒案和复旦大学投毒案都曾耸动一时。
人们想要确切地知道,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是在哪个时刻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其次,与无差别杀人的疯子相比,吴谢宇算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嫌犯。
无论是案发前还是逃亡后,他与其他人的相处并无明显异常。
吴谢宇在逃期间尚未被发现存在再次杀人的情况,也使得舆论倾向于认为吴的变异来自家庭因素。在一些人看来,弑母的行为诚然天人共愤,但多多少少是囿于家庭内部的自我消化,吴的身上毕竟不存在报复社会的风险。
就像@微路 所说的一样,关注这样的事情,也能使看客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此外,在渴求吴谢宇故事的背后,可能还存在着一种自保的心理。
也就是说,我们很难接受看似安全的社会也会无端出现恶性事件,如果能为完美男孩弑母找出具体的缘由,就可以避免这种风险因素。
就像有的人指责被性侵的受害人穿得太少,是在潜意识里强化这样一个意识:ta被侵犯是因为穿得少,而我穿得不少,所以不会被侵犯。
似乎这样,就可以将自己和危险隔离开来了。
推测式写作
每当社会中出现热点事件,人们对相关信息的渴求都是巨大的。
这种渴求大到即使媒体们迅速反应,介入采访,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填补信息真空。
这个时候,一种推测式的写作往往会应运而生。
远的不说,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发生后,就有人开始推测车中的对话了。等于是自己树了一个靶子,然后去打。事实上,在这之后关于跳桥事件所产生的讨论,就已经跟当事人没有什么关系了。
同一个作者,还扒出来揣测过袁隆平的心理活动。
不知道袁隆平嘴上不方便说的内容,作者又是从何处得知的呢,难道是看面相?
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在吴谢宇事件中也不曾缺席。
一篇文章中写道,吴谢宇小时候撞见父亲出轨,而后性情大变。还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
吴谢宇没有玩伴后,一个人回到家中。
当他推门进去时,却看到晓芳正坐在自己父亲的大腿上缠绵。 他愣了一下,没有说什么,只是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吴父公司专业的工程书,关上门,去外面读书了。
文章中阐述的部分信息如吴父出轨,已经陆陆续续被媒体采访中的相关人士否认。但接收了过多信息的观众们,已经很难分清自己得到的每个信息点的来源,以及是否可信了。
这篇稿子被广为流传,让很多网友都信以为真。
前两张图片来自上述文章截图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能为读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在新闻事件中,这种”仿佛在现场“的写作方式,往往值得警惕。
不少人也已经开始反感这种推测式写作。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对《史记》的吐槽,诚然,鸿门宴中对樊哙的描写,垓下之战中对项羽的描写,都鲜活到令人产生一种“难道司马迁在现场吗”的感觉。
事实上,司马迁的写作完全不是“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他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奔赴各地考察史料,走访了当地在世的老人,尽力还原历史。可以说,司马迁已经在他所处的时代局限之下做到了最好。
两千多年过去了,在流量作祟下,有些人讲故事的方式还像《武林外传》里面郭芙蓉说书一样。
”说不上来“
昨天,@南方人物周刊发布了一篇对吴谢宇高中同学的采访。可以想见,他们的心情十分复杂。
“这种消息,会让人感觉世界是撕裂的,感觉没法把新闻上的人和他本人联系在一起,是断裂的,嗯,就像人类发现黑洞一样,又可怕又难以置信。”
毕业多年后,当吴谢宇的名字被贴上”杀人嫌犯“的标签,朋友们才突然开始思考关于他的种种细节。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的人回想起与他高情商人设不符的交浅言深,有的人回忆起他每日与母亲事无巨细的报备电话,有的人还记得他充满激情的赛前动员。
所有人都努力地,试图在回忆中提取他一丝一毫异常的,但当时又未被注意到的表现。
这种努力是如此的难以避免,但又很有可能会徒劳的。
就好像在一个寻常工作日,办公室里某个同事突然变异成丧尸了,开始啃人。把他控制住之后,所有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回忆,拼命想要找出他平时就是丧尸的蛛丝马迹,但那个人,在之前,有可能就是完全正常的。
@毛十八
不同于推理小说中线索逐渐浮现带来的抽丝剥茧的快感,在这个案件里,大众接收到的相关信息越多,就越困惑: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个普通的心理变态;了解到父亲早逝,母亲严格,他曾经打算出国留学后,舆论开始转向原生家庭造成的悲剧;最近又有自媒体言之凿凿说他是gay,可是跟妓女的恋爱又是怎么回事?
稍有判断能力的网友,不满足于大行其道的听墙根文学,都会想要看看更具思考能力的意见领袖们怎么说,结果发现他们也很迷茫。正如@红娘丁当的小号所说的那样,在目前事实还不清晰的情况下,这个极端案例可能什么指导意义也给不了我们。
就仿佛我们的假期作业拿到大段大段的材料题,翻到最后一页,看见参考答案上面写着:
”略。“
在原子化的时代,人们对单个悲剧的记忆越来越短。
然而,大数据不会忘记。按照@每日人物的信源,此次吴谢宇的落网,是被警方用某种”科技手段“锁定并逮捕。
或许我们生活的世界终将成为精确运转的巨大模型,那些也曾有血有肉的嫌疑人嫌疑人,只是偶尔闪现的错误代码,修正过后便很快恢复平静,仿佛无事发生过。
就像此前每个从进入人们视线开始,生命力就在衰减的社会事件一样,终将会在被围观过、猎奇过、戏谑过之后,被匆匆遗忘、风干并打包成一段又一段谈资。
· END ·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就告诉大家你“在看”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